我,记住了没有?我奇怪地说,这些事情我又没有经历过,又不像小说那样吸引人,我记不住。”之后,彭德怀总是有意识地反复在侄女面前,讲述他“八万言书”中的内容。
彭钢知道,此时无论说什么,也无法排解伯伯的苦闷。她陪伴伯伯一起读书:“我推荐《远离莫斯科的地方》给他看,挺厚的三大本,伯伯看后还和我讨论主人公巴特诺夫,很多外国人的名字他都能记住。伯伯最喜欢《马克思的青少年时代》,还买了很多本送人。他说那本书写得很真实,既写出了马克思的聪明好学和才智过人,也把他童年时代的顽劣和青年时期一度有过的放荡甚至吃喝玩乐、耍酒风,都描写出来了。他称赞这本书表现出马克思是一个从小就有自己独立思想和意志的人,写出了马克思的个性。他认为青年人就应该这样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伯伯的办公室里放满了书,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也有《二十四史》,还有大量的经济学著作以及文学作品。伯伯很爱看书学习,直到他去世前,还在看一本小说《沸腾的群山》。”
彭钢认为,她和伯伯之间的感情既似父女,又似朋友,更似知己。伯伯的无微不至,她一辈子都难忘。“我喜欢游泳,但家里没有热水洗澡,他总是把一盆一盆的水拿到院子里面晒热了,等我游泳回来用。即使父母也很难做到这样。”彭钢工作以后,因为工作地点很远,下班回来后总是疲惫不堪。“伯伯就帮我洗衣服,他说‘反正我闲着也没事’,我听后特别心酸,再也不敢留下脏衣服在屋里。每天上班,伯伯总是一早就把奶粉调好,再把鸡蛋打进去,才敲我的门叫我起来吃;吃完早饭,他会送我到公车站,说就当散步;晚上下班,伯伯已经站在站台上,等着接我了……”每每提起这些往事,彭钢都难掩泪水。
侄女的“万言书”
1965年,彭德怀被派往成都任三线建设第三副总指挥,两人由此告别。谁也没想到,再见面时,彭德怀已重病缠身。
“庐山会议后,伯伯在巨大的痛苦中生活了15年。1967年他被红卫兵揪斗打断肋骨,接着又被专案监禁,直到1973年4月发现癌症晚期入院,我才得到允许去看他。”1974年10月,彭德怀半身瘫痪,他用唯一能动的手紧紧拉着彭钢说:“我想死后和你们的父亲埋在一起,但是他们是光荣的烈士,我却被打成反革命,我怕玷污他们……”说着眼泪流了下来。11月29日,自称“我仅是一个幸存者”的彭德怀辞世,他的骨灰被化名“王川”寄存在成都的一座公墓里。
1978年,当彭钢看到很多曾经被打成“右派”和“反革命”的同志都陆续得到平反时,她决定向党中央写信,为伯伯澄清冤屈。“我突然间意识到,伯伯一次次反复向我讲述‘八万言书’,似乎早有用意。我写的就是伯伯‘八万言书’讲的事情。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知道了,答应帮助我。我从此一头埋进回忆中,写作的过程非常艰辛。从来不抽烟的我,一夜抽了一盒烟。但我越写越坚定,就是把我打成反革命,我也要这么做。20多页的纸我不知改了多少遍,写了几个月的时间。”
在王震的帮助下,彭钢的信终于送到了邓小平手中。不久,党中央为彭德怀平反。1978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为彭德怀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邓小平致悼词。然而,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征求意见稿中,却未见“庐山会议”的事。彭钢着急了,她去请求黄克诚。“因为当年被定为‘彭黄张周’反党集团的,就剩他一个人还活着。开始黄伯伯认为这是个人问题,不方便出面。后来我急了,我说这不是个人的事,我把八届八中全会的公报拿去给他念,念完跟他说,你看,这里说你不但是‘彭黄张周’反党集团的,你还是‘彭高饶’反党集团的重要成员!这下可把黄伯伯给说动了,他半是无奈半是赞赏地说,‘你这家伙还真有头脑,你伯伯没白疼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