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国民党一级上将、剿总副司令张学良,竟然在事变发生之前,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可惜,他的入党申请虽然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特别批准,却遭共产国际的否决。事变之前、之中、之后,张学良和中共党中央始终保持着频繁的密电来往,彼此之间,甚至一度以“同志”相称。
国内刊物最近公布了新近发现的张学良1936年写给周恩来的一封亲笔信,根据此信,多数学者认为:张学良曾经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张学良在发动“西安事变”前 夕,曾由西安前往肤施(延安),与中共领导人周恩来进行两次政治性会谈。问题是:张学良在受到周恩来以及中共的影响后,是否改变了自己多年信奉的“君子不党”的传统观念,申请加入到中国共产党的行列中来? 一封珍贵的信函 最有说服力的论据,莫过于新近发现的张学良1936年夏天写给周恩来的一封亲笔信了。 这封信的全文如下:
恩来同志: 弟此间必须准备整理,在六个月功夫。如时机迫切,那就例外了。“贵我两方屡生误会,必须互谅互让而调整之。”外间情况等等,嘱刘同志面达。特此敬祝努力!并迄代问候诸同志为盼!
弟张学良 启 (而后用李毅)
这是一封绝对珍贵的信件,也是我党重要档案资料中非常稀有的一封张学良的手书原件。对照这封历史信件与张学良早年(即1936年前后)的往来信件手迹,不难看出,此信确实出自张学良的亲笔。 信函中间加有引号的一句话,应该是周恩来给张学良信中的原话。张在此作了引用,表示他赞成周的“这一说法”。 这封信,是通过中共驻西安秘密通道,委托“刘(鼎)同志”直接送往延安的。可见,西安事变发生前,中共与张学良之间,已经建立了可靠、专用的秘密通道。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封珍贵信件生动表明,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发生前,已经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至诚至信的情感。特别是他视周恩来为“同志”这一事实,不容置疑。正因为如此,这封信目前已被国内史学界认定:这是张学良希望加入我党的重要佐证。
众所周知,张学良当时在国民党内的职务,是仅逊于蒋介石的“剿匪”副总司令,如果他对中共没有至深信任和倾心靠拢的意向,是决不可能称一个被蒋介石和南京政府公开宣称为“共匪”的周恩来为“同志”的。 值得注意的还有,张学良在这封不足百字的短函中,居然还称呼被中共派往西安张公馆担任联络员的地下党员刘鼎为“刘同志”。 而这封信的最后一句话,他竟然这样写道:“并乞代问候诸同志为盼”。 张学良在这里所写的“问候诸同志”,当指中共中央的毛泽东、张闻天和彭德怀等高层人物。问题是,像这样出自国民党军政大员手书的信件,既称周恩来、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为同志,亦称刘鼎这样的中共地下党员为同志的写法,决不是一般的笔误。 查阅张学良1936年前后的大量信函,这种称谓,也绝不是张写信时的习惯用语。由此可以断定,这是张学良在思想上向中共靠拢和实际上已将他自己的政治命运,与中共结合在一起的真实体现。
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员、张学良问题专家毕万闻所著《张学良口述历史解密》一书称:“张学良早在1936年7月1日前,就正式通过刘鼎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而上面提到的这封由刘鼎转给周恩来的信,则写于当年的7月3日。 如此一来,张学良在致周恩来的信中称对方为同志,就有了较为合理的原由。 张的入党申请遭拒绝 查阅党史可知,1936年4月,毛泽东、彭德怀曾给张学良发去密电,电文如下: 汉卿将军:我方代表周恩来偕李克农于八日赴肤施(延安),与张先生会商救国之计。定于七日由瓦窑堡起程,八日下午六时前到达肤施城东二十里之川口,以待张先生派人到川口引导入城。关于入城以后之安全,请张先生妥为布置。毛泽东 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