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瀚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
主持人:今年是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诞辰110周年,6月1日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杨虎城将军的孙子杨瀚先生也参加了本次大会。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非常荣幸地采访到了杨瀚先生。下面请看现场的采访报道。
人民网:杨虎城将军和张学良将军共同发动了西安事变,周总理对他们也作出了很高评价,我们想听听您作为后人是怎样评价两位将军的。
杨瀚:作为后人不可能超过周总理的评价,两个基本点是已经肯定的,一个是民族英雄,一个是千古功臣。但是两个有各自的特点,杨虎城是一生追求民主、追求进步的一个人物,他作为“西安事变”的主要策划人,通过“西安事变”实现了抗日这样大的目标。虽然他的下场很悲惨,囚禁12年,然后又被杀害,而且殃及到子女、部下。但是他是一个胜利者,他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直在谋求抗日之路,最后通过张学良将军跟他联手,他的打算得到了实现。虽然他关在监狱12年,条件非常的差,因为他是一个胜利者,不用向失败者投降再去乞讨什么,所以他必须坚持自己的信念,直到生命的结束。杨瀚:另一方面来讲,张将军有自己的特点,他要比杨虎城小很多,也是通过“西安事变”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但是他的人生有了很大的起伏,丧失了自由。在政治上讲,在某种意义来讲,他解脱的比杨虎城晚得多了。
人民网:另外我们知道张将军的后人,他的侄女是1982年的时候曾经来到过北京,也经由当时你的父亲,能否讲讲当时的情况吗?
杨瀚:解放以后,我们和张将军的联系,整个从大陆来讲,联系都不是很畅顺。1982年突然有人介绍的时候,说张将军有一个亲戚从台湾来,通过香港找到的,大家都非常欣喜。.经过一番了解,当时我父亲确实说有条件能够保持一定的联系,是比较难得的。这样我的父亲从两个方面,一个是从工作方面讲,他在对台了工作,再一方面这么多年作为杨对张来讲,作为我祖父,对张将军一直是非常尊重的,从杨虎城的嘴里,在张学良失去自由以后,没有说过一句不好的话。
杨瀚:从情谊来看,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他非常尊重。后来,我父亲继承了一点,一直希望我能和张学良建立一种关系。基于这两点,就把张闾蘅介绍给当时负责统战工作的各方面的同志。张闾蘅当时对中国的近代史不懂,因为她是在台湾接受的教育,张学良、杨虎城两个人在台湾的小学生课本里有,是作为历史罪人出现的,没有前因后果,只有批评。所以来了以后,从政治上对她进行一些关心,再一个就是生活,建立一些渠道,做了一些介绍工作。
人民网:我们知道您也是有过两次去夏威夷看望张学良将军,有这样难得的机会,想请您谈一谈当时的情形?
杨瀚:我见张学良将军第一次是由张闾衡女士安排在一个教堂里,在一个华人的教堂。见了以后,对张学良将军来讲比较突然,因为事先没有告诉他,临时说杨虎城的孙子来看他。当时他有点震惊,身体有点颤动,说“你好,谢谢”,我说您“很客气”。当时,他在做礼拜,以前我从来没有做过礼拜,自从那一次开始做了一次。
杨瀚:然后,他们又安排我到他住的地方去,在散步的时候,推着他的轮椅,当时我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看一看,了一个心愿。因为我对“西安事变”的内情也没有深入的研究,没有觉得里面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研究和解答,所以没有涉及到任何政治方面,认为看了他以后了却心愿就行了。
杨瀚:从他的态度表现看,是不愿意谈“西安事变”,不愿意谈杨这个人,里面是有一些隐情。所以,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关注“西安事变”和有关的故事。后来,研究越来越深入,感觉需要把历史真实还原社会。这样对我们认识,作为我们民族自己的发展过程是有帮助的。因为“西安事变”不单单是实现抗日,实际上起的作用非常大,给人有很多的启示。包括在政治推进方面、政治改革方面,减少社会振动,减少民族的残杀各方面。
人民网:您是民族英雄的后人,可能很多网友都很关心您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能给我们讲一讲吗?最近有一些计划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