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农”,是指农民群众为反抗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自发地聚集起来,向国民党当局交出农具以示罢耕的一种斗争方式。后来,陕西的中共党组织多次利用这一形式,发动农民反抗国民党当局的残酷压榨和苛捐杂税。
1929年至1931年,陕西连年大旱,国民党耀县当局不顾人民死活,苛捐杂税有增无减,当地驻军大量征调民工建造兵营。这些倒行逆施激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耀县人民的反抗情绪空前高涨。
这一时期,刘志丹、谢子长率领红军陕甘游击队多次来到陕西照金地区进行革命活动,三原武字区人民以武装斗争创建苏维埃政权的运动也波及耀县,渭北游击队先后到耀县华里坊、让牛村、柳林一带开展游击活动,在耀县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刻影响。小丘、西塬一带农民和外地逃荒到此地的灾民纷纷行动起来,抗粮、抗捐、抗劳役。在这种形势下,中共耀县特支发动党员在群众中秘密宣传革命思想,成立农会,进行革命活动。
1932年夏收前,中共耀县特支利用“鸡毛传帖”(鸡毛传帖,是指在装有通知或传单的信封上插三根白公鸡毛表示紧急,送信人单独将信送到指定一家,这家照收到信的内容,抄写两封,迅速向下一站传递,使更多人迅速知道行动的内容、时间与地点,是过去民间串联集众,抵御土匪的方法)的联络方式,发动和组织西塬、楼村、小丘一带数千民众,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交农”斗争。
在中共耀县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愤怒的农民群众首先砸毁了国民党政府的收税机关。随后,这些贫苦农民肩扛木杈、锄头、镢头等农具,从四面八方赶到石人堡会合后,高呼“废除粮捐,减轻杂税,打倒劣绅”等口号,潮水般地涌向耀县县城,要求政府减免粮税、停建兵营。国民党耀县当局闻讯紧关城门,群情激愤的农民群众围在西城门前,将带来的农具堆在一起,用草帽引燃。风助火势,大火升腾起来,直向西城门楼扑去。瞬间,西城门便淹没在一片火海当中。
西城门前冲天的火光,群众的呐喊,使得耀县城内国民党当局人心惶惶。耀县驻军旅长唐嗣桐害怕事态进一步扩大,赶紧派代表出来和斗争群众见面,许诺停建兵营。县长李建堂也站在城墙上连连鞠躬作揖,向城外斗争群众承诺“兵营不修了,粮捐不要了”。“交农”斗争取得了胜利。
耀县“交农”斗争,是耀县党组织领导耀县人民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次有力实践,拉开了耀县农民革命斗争的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