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廷锴
“高老才”是电视剧《天涯浴血》前期琼崖红军的主要对手,他长得细瘦高长,老谋深算,指挥作战颇有办法,给琼崖党组织和红军造成了重大损失。尤其是第三集出场时他主持召开的作战会议,会上他一方面安抚三十三团团长叶肇,肯定他的“剿匪成绩”,可见政治手腕不俗;另一方面又决定兵分三路“进剿”,对琼崖特委机关进行突袭,并鼓励部下:“包饺子要包得滴水不漏”,军事手段可见一斑。这么重要的角色在真实的琼崖革命史上确有历史原型,他就是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蔡廷锴是广东罗定人,身高1米8以上,南方人有此身高实不多见,故有外号叫“高佬蔡”。
被迫参加南昌起义
蔡廷锴字贤初,早年曾务农、学裁缝、开小杂货店,辛亥革命前投营,后效力于粤军,在孙中山大本营特别团中任过营长,北伐时曾任第10师第28团长,后升任第10师师长,与叶挺是同乡,私人关系也不错。
南昌起义前夕,蔡廷锴任国民革命军第10师师长,恰巧驻扎在南昌城,叶挺率第24师准备起义时,拉上第10师。起义领导机关开会时,蔡廷锴勉强到了会。当时大家热烈发言,要求反对武汉政府,建立新的政权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蔡本人长久不发言,其实内心是不太愿意的。但由于第10师刚好夹在叶挺和贺龙两支起义部队中间,很难逃跑,因此在会上蔡勉强同意了南昌起义计划。起义当天,蔡廷锴师并没有真正参加起义的军事行动,严守中立。南昌起义后成立的临时革命政府,任命蔡廷锴为“军事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军副军长、第十师师长兼左翼总指挥”。蔡接受这个职务时表现得犹犹豫豫。事后,蔡廷锴的自传中回忆“根本信仰不同,主张亦异,惟有待机定进退”。可见,蔡廷锴当时内心是不赞同共产党主张的,只是由于该师的主力第30团团长是共产党员,事先表示坚决拥护起义。第29团中也有不少共产党员,整个第10师的政工部门又是共产党人掌握的,所以蔡一时无法拉走队伍。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途中,蔡廷锴找准机会,将部队中的30多名共产党政工人员扣押起来,给予路费后和平释放,可算手下留情。
入琼“剿匪”深受震撼
蔡廷锴率第10师南下后,被国民党政府派遣到海南岛“剿匪”。所谓土匪,其实主要是指琼崖红军。因为当时国民党右派把红军与烧杀勒索的土匪等同起来,以混淆是非。蔡廷锴那时觉悟不够,还是一味向蒋靠拢为其卖力。蔡廷锴师抵琼后,先行制造反共、“剿匪”舆论,发布《剿匪条例》,声称“不论共匪、农匪、土匪,凡为地方害者皆在要剿之列;凡共匪所组织之农会、农军应一律解散”。4月下旬,蔡挥军向西,集结28团三营及29团一部和地方民团共1000余人,向澄迈、临高革命根据地进攻。西路军民在琼崖红军总司令兼西路总指挥冯平率领下,在太平地区占据有利地形,多次击退敌军进攻。后因敌我力量悬殊,加上红军弹药缺乏,被迫转移。冯平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
冯平被捕第二天,蔡廷锴亲自对其进行劝降。蔡廷锴劝说冯平:“你如改变信仰,可以到省里当官。”冯平答:“要我不信仰共产主义,比太阳从西边上来还难。”蔡廷锴说:“你是苏联留学生,有学问,又年轻,回头是岸。”冯平说:“我为革命生,也为革命死,你何必白费心机。”蔡廷锴多次审问,但冯平宁死不屈、昂首以对。蔡廷锴连续劝降多次未成,对如何处置冯平犹豫未决。后有部下报告:“琼崖红军准备在澄迈至海口的道路上武装解救冯平。”蔡得到消息,心头一怔,觉得共军要犯如果被救走,自己责任重大,故决定在澄迈就地将冯平处决。冯平临刑前英勇不屈的大无畏精神,对蔡廷锴影响很大,此后他“剿共”就不像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