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初,日军沿中缅边界向中国滇西进犯,畹町、芒市、腾冲、龙陵等地相继失守。中国军队依托怒江天险阻击敌人,敌我双方隔江对峙。1944年5月,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争进入反攻阶段,16万中国远征军在卫立煌将军率领下率先在滇西发起战略反攻,以配合盟军太平洋战场的反攻,滇西反攻战就此打响。
滇西反攻战从1944年5月11日开始,至1945年1月27日结束,历时8个月16天。此役,以我方伤亡64000多人的代价,歼敌27000余人而取得了最终胜利。滇西反攻战最早将敌人赶出国门,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和抗战必胜的信心;打通了国际交通线,为抗战最后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盟军在印缅战区和太平洋战区的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强渡怒江
渡过怒江是滇西反攻的第一步。日军在怒江西岸盘踞近两年,各种工事固若金汤。1944年春,日军根据我军的调动及部署,预测中国远征军将在近期发动反攻,于是巩固工事,修整道路,囤积粮食,并加强了兵力部署。怒江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平时渡江已十分不易,在敌军踞守之下渡江就更加困难。1944年5月11日晚,中国远征军2万多名勇士在夜幕掩护下,从北起栗柴坝渡口,南至三江渡口的150多公里内的12个渡口,发起了大规模强渡怒江战斗。在美军第14航空队的支援下,渡过怒江,攻上高黎贡山。远征军经过40多天的渡江攻击作战,将龙川江以东盘踞高黎贡山的日军全部肃清。
光复腾冲
腾冲是滇西边境重镇,东靠保山,西南连接缅甸八莫、曼德勒,西通密支那,是中缅印陆上交通的重要节点。
6月中下旬,中国远征军对腾冲形成包围态势,7月27日攻占腾冲屏障来凤山,扫清外围据点。日军龟缩到城内,凭借坚固城墙和城内30余处堡垒,作困兽之斗。远征军在炮兵和空军支持下,在城西南发动进攻,摧毁碉堡,8月3日攻入城内,当晚遭敌人反扑出城。美军飞机集中轰炸四周城墙,炸开13处缺口,双方在城墙破缺处展开激烈的拉锯战。8月17日,远征军从城西南及南门等处,大举攻城,各主力部队先后突入城内。敌人利用各种建筑和明碉暗堡顽强抵抗,双方展开激烈巷战。远征军逐房逐屋争夺,双方进行白刃肉搏,战斗异常惨烈,中国军队以每天几米到二三十米的速度向前推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重大伤亡,平均每天牺牲四五百人。腾冲攻城战历时近2个月,远征军阵亡官兵达8000余人,可谓是一寸山河一寸血。9月14日,远征军肃清零星日军,胜利光复腾冲。
攻克松山
松山位于保山和龙陵之间,是滇缅公路的咽喉要道。日军在松山构筑了12个阵地,每个阵地有主堡和子堡,阵地内和阵地之间组成了远近、交叉的强大火力网,储备了大量弹药、粮食,还设有医院,被日军吹嘘为东方的“马奇诺防线”。
6月4日,中国远征军主力开始向松山发起攻击,敌人凭借坚固工事拼死抵抗。远征军经过一个多月的多次强攻,仍不能攻破敌人主阵地,决定采用地下爆破的方式摧毁敌人堡垒。从8月3日起,远征军每天昼夜不停地在松山顶峰周围袭扰敌人,掩护工兵营掘壕作业。工兵营在松山主峰敌阵地下约30米处掘进一条“Y”字形地道,构成两个炸药室,共填装约3吨炸药。8月20日拂晓,中国远征军万炮齐发,步兵发动佯攻,引诱附近日军进入堡垒后,起爆炸药,两个炸药室同时爆炸,我军随即冲上阵地,与残存敌人反复拼杀,打退反扑敌人,巩固了松山阵地。在打扫战场时,在一个角落发现有60对远征军战士与日军尸体紧紧抱在一起,战斗之惨烈可想而知。至9月7日,历时3个多月的松山战役结束,打开了反攻龙陵的通道。
激战龙陵
龙陵在怒江以西的滇缅公路上,是腾(冲)龙(陵)公路与滇缅公路的交汇点,其县城扼控滇缅公路要冲,也是日军在滇西、缅北的六大守备据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