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一颗子弹随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县出发,踏上了两万五千里长征。80年后的今天,这颗子弹“回家”了。
10月17日,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广场上,开国上将杨得志的儿子杨建华,向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捐赠了父亲曾随身携带保存的3颗子弹。三颗子弹分别来自苏区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三个不同阶段,每颗子弹背后都浓缩着一段难忘的历史。
第一颗是穿越近百年光阴的比利时造“勃朗宁”手枪弹。它身高不足2.5厘米却是个“老资格”,静静地向人们昭示着长征精神永存。1934年7月,杨得志时任红一军团一师一团团长,在福建温坊战役中从敌军连长手中缴获手枪。后来,将军带着这把枪和这颗子弹从于都梓山镇长口村山峰坝渡口出发,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第二颗子弹是德国造的“驳壳枪”手枪弹。抗日战争初期,时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五团团长的杨得志拿着这把“驳壳枪”参加了平型关战役。
第三颗子弹为美国造的“卡宾枪”子弹,解放战争时期从国民党军队手中缴获。后来这把“卡宾枪”走出国门,在抗美援朝中立功。
“三颗子弹是父亲革命斗争生涯的历史见证,告诉人们那段历史不能忘记,长征精神需要代代传承。”杨建华深情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