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军时的上世纪60年代,司号员和军号在基层部队是有编制的。当时每个连级单位都有“司号员”,营级单位都编有“号目”;师团级单位就有了“号长”,“号长”是干部,负责培训“号目” 和“司号员”。如今,这些称谓已经鲜有人知了。那时可不一样,当个司号员是很令人羡慕的。首先要有知识,多少懂点音律;其次对司号员的口型也有明确要求,要适宜于吹奏。记得当年新兵下连时,师里都要举办一次全师司号员集训,号长们带领全师上百名号兵列阵吹奏,其场面之壮观、旋律之齐整,与现在室内演奏的音乐会相比,完全是另外一番感觉。百十把军号发出的雄壮之声,在方圆十里或几十里的山谷间、平原上回荡,这往往被视为军旅的一道亮丽景观。
听惯了军号的人,没有军号声就会显得生活乏味和寂寞,就会觉得缺少节奏和旋律。相比较于今天那些由广播喇叭播放的军号录音唱片来说,我依然怀恋并且更为喜欢过去那种由号兵手握铜管、直接吹奏出的军号声,就像今天的人们不会喜欢舞台上的假唱一样,总觉得唱片的演奏失真,缺少了那种原汁原味的感觉。遗憾的是,伴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及军队编制体制的变化,如今军营的号声,大多出自由制式音响或高音喇叭播放的录音唱片,原来由司号员吹奏的原生态号声以及号兵们在军人行列里的矫健身影,都已不复存在了。再去军营时,我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甚至还有几分莫名的失落感。我曾经这样想,有一天,军号会像骑兵正式退役一样永远地在军营消失。但我同样也相信,作为激发斗志、催人奋进的英雄旋律,军号声将永远回荡在军人的生活中,流淌在军人的血液中。因为这是一种不怕牺牲、无所畏惧的精神象征,更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奏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