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抗战时期设立的“中美合作所”,成了广为人知的“美蒋罪行”的代名词,解放战争时国民党当局在重庆歌乐山下设立的那两座臭名昭著的关押政治犯的看守所——“白公馆”和“渣滓洞”,曾被称作是“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前些年开始有文章介绍中美合作所的真实情况,力图澄清这一误会,但人们仍存在困惑——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历史误会呢?这个历史误会何以流传得如此广泛而久远呢?本文试做分析。
把中美合作所与军统渣滓洞、白公馆监狱和大屠杀联系在一起,在当时有一些客观原因
1949年国民党溃逃重庆之际,在重庆秘密杀害了杨虎城将军、江竹筠、李青林、许晓轩、许建业等革命烈士,并在11月27日对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等地的革命志士进行了惨绝人寰的集体大屠杀,200多位革命志士倒在了胜利的黎明之前。1950年1月,重庆市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追悼杨虎城将军及在渣滓洞、白公馆、松林坡等地殉难的烈士们。在纪念大会期间刊发了一本《如此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会刊,副标题是:蒋美特务重庆大屠杀之血录。这本会刊当中第一篇文章就写的是《中美合作所真面目》,文中说:“当重庆的百万人民正以无比的狂热来庆祝解放之际,发现在(1949年)11月27日一夜之间,有300多位人民英雄,被蒋匪特务集体屠杀的惊人大暴行……这次大屠杀的屠场就在重庆西北郊磁器口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内……中美合作所……就是美国特务指挥国民党特务如何监视、拘禁和屠杀中国人民的训练所和司令台。中美合作所内的两座集中营——渣滓洞和白公馆,就是蒋匪囚禁中国人民的最大牢狱。中美合作所的本身,就是一个举世罕见、骇人听闻的人间魔窟。白公馆看守所,这有名的牢狱,为中美合作所的第一看守所,是直接属于伪国防部保密局(即军统)的……渣滓洞是中美合作所第二看守所……渣滓洞是1939年9月才开始关人,当时的囚犯是由渝市黄家垭口301号伪行辕第三科看守所移此。叶挺、车耀先等烈士亦曾被囚在这里。抗日战争结束,重庆召开政协,政治犯们有的释放,有的被杀害,渣滓洞就空起来了,直到1947年,又才由伪行辕第二处改为中美所第二看守所,重新禁锢政治犯……渣滓洞是直属于伪西南长官公署的,看守所所长也由伪长官公署第二处任命”。
把中美合作所与军统渣滓洞、白公馆监狱和大屠杀联系在一起,在当时有一些客观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戴笠既是军统局的局长,又是中美合作所的中方主任,所以两个单位被连在一起。按照当时对历史问题的认识、研究所受的时间、史料限制,再加上殉难于渣滓洞、白公馆的烈士戴的手铐、脚镣上有USA和中美合作所的编号,所以将两个单位混为一谈。
为什么渣滓洞、白公馆烈士使用的床和桌子,以及戴的手铐、脚镣等有“中美合作所”字样和“USA”标志
这要从中美合作所的成立谈起。1941年12月初,军统局破译出日本海军将偷袭珍珠港的密电,经蒋介石批准,由戴笠将这份密电经军统美国站站长、中国驻美使馆武官萧勃,通过中国驻美大使郭德权透露给美五角大楼海军司令部,但美海军首脑怀疑是中国有意挑拨日美关系,故未引起重视。战争爆发后,美国人才意识到国民党军统局在搞情报方面还有点办法,而且大有潜力。随即双方开始接触。后来美方根据双方商谈内容拟定了一个名为《友谊合作计划》的方案。在这个方案中规定:“美国提供给国民党军统局技术、器材、械弹、军用物资;国民党军统局提供人员给美国海军,在中国沿海地区和被日军攻占地区,建立水雷爆破站、气象情报站、情报侦察站、电讯情报侦译站、行动爆破站。”
1943年4月1日,《中美特种技术合作协定》在美国华盛顿正式签字。7月1日,“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在重庆军统乡下办事处钟家山正式成立,戴笠任主任,梅乐斯任副主任,他们对中美合作所的工作都享有否决权。
按协定的规定:“中美合作所系因对日作战而成立,如战争结束应立即宣告结束。”1945年抗战胜利后,当时任中美合作所代表的L·A·洛夫格利少校草草地给戴笠写了一份备忘录:“既然杜鲁门总统决定于十月一日解散战略情报局,中美合作所协定不再有效,所以,人员应该撤走……”中美合作所结束后,所剩余的物资包括办公家具、桌椅板凳床等以及特工使用的手铐、枪支等全部移交给军统局,这也是为什么在后来的渣滓洞、白公馆烈士使用的床和桌子,以及戴的手铐、脚镣和特务屠杀革命烈士使用的枪支有中美合作所的字样和有USA标志的原因。
渣滓洞、白公馆关押的政治犯以及屠杀政治犯的情况与中美合作所无关
中美合作所自成立以来,完全以促进中美两国共同利益,努力打击敌人为目的,从多方协助美国太平洋舰队,攻击敌海军与所占领岛屿,最后直捣日本本土。仅1944年6月至1945年6月一年的时间,中美合作所指挥的部队就击毙了2万3千名日军、击伤了9000名,俘虏了300名,摧毁了209座桥梁、84辆机车、141只船舰、97个日军军需库。中美合作所的对日作战,为取得抗战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