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德把烈士纪念塔比作人们前行的航标
刘英德每天都要为纪念塔打扫清洁
故事导读
一位年近70的农民,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表达对先烈的崇敬——他谋划20多年、耗资4万多元、投入400多个工日,在自家承包地建起一座烈士纪念馆。
开县南门镇莲池村平坦开阔,古老的莲池大寨(原名南门大寨)突兀而立,静静的浦里河偎依古寨蜿蜒而过。远望去,断壁残垣间新添了一处景致——红色的城墙、白色的高塔,这就是刘英德修建的烈士纪念馆。
8月31日,南门中学初中毕业生赵发明邀约几个同学,再次登上古寨参观烈士纪念馆。赵发明说,这里他已来过两次,马上要开学了,临走前还来看看纪念馆,看看传颂先烈故事的刘英德老人。
甘做先烈守墓人
他把家也搬到纪念馆,从此英灵不寂寞。
烈士纪念馆位于古寨“玉皇阁”左侧,占地1亩。
“借天地之躯还神灵之身,树山川之秀立民族之业。”门两侧是刘英德编撰的对联,上方“凯旋”两个红红的大字格外耀眼。
纪念馆为何命名为“凯旋”呢?刘英德说,虽然颜昌豪、冉思源牺牲了,但他们为之奋斗的革命取得了胜利,“寓意就是让先烈的英灵凯旋。”
踏进馆门,右侧第一间房屋是刘英德的卧室、书房兼厨房;走道墙壁上张贴着刘英德撰写的《细说古城》和《古城景观》两篇装裱文章;走道末端是书写有“发扬革命传统,开创美好未来”的“励志堂”。“励志堂”内摆放着烈士冉思源当年用过的砚台和训练童子军的战鼓,墙上是颜昌豪、冉思源烈士的遗像和简介。除了陈列烈士遗物,刘英德还打算把南门当地的名人资料收集起来,成立“名人堂”。
纪念馆中央,白色的6米高塔就势而立,塔身正面书写着“颜昌豪冉思源烈士纪念塔”一排红字。“高塔矗立古寨一角,环视四周,为人们树立了前行的航标。”刘英德说。
纪念馆建成后,刘英德一个人住了进去。白天,他守候着纪念馆,打扫清洁,向参观的人们讲述先烈的故事;晚上,他与先烈同眠,从此英灵不再寂寞。
刘英德,一个68岁的农民,为什么耗尽积蓄举债修建烈士纪念馆?为什么甘做先烈的守墓人?
“老师原是地下党”
“你们要好好读书!”在特务监视下,冉老师留下最后一句话,离开了南门。
早在明末清初,新浦县城就建在南门镇,莲池大寨就是古城遗址。民国时期,开县新浦中学在这里开设大寨分校,刘英德家就住在寨上,父亲刘云章是学校炊事员。1945年,冉思源到大寨分校任教。
“‘开县新浦中学大寨分校’就是冉老师重新写的。”冉思源用的就是这只陈列的砚台,刘英德93岁的母亲回忆,当时冉老师还找她要了两个鸡蛋打碎了调墨汁。1947年,6岁的刘英德上学了,冉思源教他国文和体育。
“我们都喜欢上冉老师的体育课。”冉思源挥汗如雨地敲击着战鼓,同学们扛着1米多长、酒杯粗、两头抹上红、黄颜色的童子军棍,在寨门外操练。
“共产党来了你们怕不怕?”花林村12组78岁的李明宣当年在大寨分校上过女子班,她回忆在童子军操练之余,冉思源偶尔向他们问起这样的问题,“传说共产党杀人放火,大家都说怕。”
“不要怕,共产党不打人杀人,专门为穷人办事。”冉思源若有所思,略有顾忌地安慰孩子们。
“冉老师身材高大、皮肤白皙,待人谦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