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枕头底下颤抖地摸出了写好的字条,交到领导的手中。
看着有书法家美誉的黄涛,写得歪歪扭扭已变了形的字,在场的人感动不已。
“文化大革命”那会儿,黄涛受到迫害,编辑部也被遣散。
黄涛被关进牛棚前,叫过大女儿说:“你是老大,除了要带好弟弟妹妹们,爸爸还有一件事要交待给你,你一定要保护好那几本《星火燎原》和所有的资料。”
当晚,女儿掘开地板,把所有的资料和书籍埋到地下。这些珍贵的资料才躲过了那场浩劫。
许多老编辑都说:“如果没有黄涛的谋划和把关,没有他那种对历史、对后人负责的精神,没有他的冒险保护和坚持,《星火燎原》不会有现在的历史价值。”
1987年12 月,中央军委批准黄涛离职休养。按说,他的工作应该画个句号了,可他说,句号放大了就是零,零就是一切从头开始,我还能编书。
离休20多年,黄涛始终没有停止工作。
在解放军出版社领导的支持下,黄涛先后主编过《中华爱国英杰辞典》、《苦斗十年》、《解放军烈士传》、《革命烈士传》等一系列讴歌英雄的书籍。
此外,他还组织编辑出版了《硬骨头六连》、《朱伯儒》、《张华》、《张海迪》等反映时代群体和英雄楷模等先进事迹的书籍。
他主编的《志愿军英雄传》、《星火燎原》等革命史传著作是目前我军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影响最深远的传记文学作品,因此,黄涛也被誉为我军史传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说:只有离休的岗位,没有离休的党员。
编书应少留遗憾,多留青史
2005年,时年85岁高龄的黄涛,双眼都做了人工晶体,两条腿和右肾安装了支架,一身伤病。
他却找到社领导,强烈要求担任《红军英雄传》、《中国共产党抗日英雄传》、《解放战争英雄传》丛书的出版编辑工作。
他说,“我今生今世最大的幸事,就是让这3部书成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和建军80周年的献礼图书。”
社领导何尝不想让黄涛担纲此项工作,可考虑他疾病缠身,于心何忍!
黄涛拍着胸脯说:“这一段历史我熟,我牵头做这项具体工作,能节省很多时间,这是一项传承红色经典的工作,时不我待呀!我中午吃了两碗饭呢,身体好得很。”
社领导拗不过他,只好答应他的要求,并给他配了3位助手。
黄涛虽然年事已高,可工作标准依然不降。
他的严谨是出了名的。红军长征中使用过一种叫梭镖的武器,但很多文章都将“镖”写成了“标”。为此,他翻阅了30多个版本的辞海、辞典,认定从武器的角度来讲,用“镖”更为准确,并及时向出版社编辑人员做了通报。
他不只在一次编前会上讲:“回忆录虽然是作者亲身经历,但时隔多年,难免有错。编辑工作不能完全依赖作者,对文中的时间、地点、人名、事件的提法和观念,须一一核对。”
在再版一部获奖图书时,责任编辑认为,这是一部精品,不必修订了。黄涛却送来了10多处修改意见。当得知这是黄老在刚刚做完白内障手术后写的意见时,编辑深受感动。
黄涛常说,“出版工作是铸造精神支柱的,编书应该少留遗憾,多留青史。”
执笔写英雄,躬身学英雄
“执笔写英雄,躬身学英雄。”这是黄涛早些年工整地写在《星火燎原》一书扉页上的一句自勉的话,更是刻印在他心灵深处的人生信条。
1960年秋天,接到姐姐打来电报:“母病故速回”。黄涛心情很沉重。
此时《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人手短缺。思量再三,他还是悄悄将电报收了起来,然后给妻子打去电话。
“艳秋。”他只喊了一声名字,就在电话里头哭了。
“老母亲走了,我这块儿的事扎堆了,有劳你替我回去一趟,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