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组长,1955年就当上了社长。
1956年,生产队里要修一口用于农田灌溉的堰塘,由她带队,整天都泡在那里不停地挖土、挑土,为了起好带头作用,她总是最早去最晚归。" 这是我报答祖国的最好时候,我不能停下。" 在她的带动下,堰塘提前完工,她当年就被评为县劳动模范。
1957年涨洪水,两三米高的河堤眼看就要被水冲垮,河堤一旦冲垮,大片的农田将被全部淹没。她立即发动当地民兵和村民们去救河提,挖土扛沙袋、打木桩……哪里最需要她就出现在哪里。
她正背着沙袋往河堤上运时,一段河提被大水冲垮,将当时也在现场抢救的村支部书记压在了沙袋下,水马上冲了过来,眼看书记生命难保,她丢下沙袋冲上前去,硬是在强大的水流里将压在书记身上的沙袋拖开,把书记救了起来。她自己也累得筋疲力尽,刚上岸就躺在了河边上一动不动,直喘粗气。经过大家艰苦的奋斗,终于保住了河堤。也就在这一年,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大跃进" 之后,全国开始重建家园,因过度砍伐炼钢,让许多的青山变成了秃山,农田荒废,四处一片荒凉。作为党员,她又发动群众开荒,在山上种柑桔树,经过不知道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奋斗,终于让荒山变成了绿山,也为以后发展柑桔打下了基础。
由于杨世群的工作出色,1960年4月,她连续参加了万县地区、四川省、全国的民兵代表大会。4 月17日,作为开县四个代表中唯一的一位女代表,杨世群来到北京,参加了为期4天的全国民兵代表大会。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出席开幕式。
令杨世群终身难忘的是,她在北京又被四川省的民兵代表选为全省" 代表的代表" ,与全国32省市的" 代表的代表" 一道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宋庆龄等十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毛主席还来到杨世群的面前,问她是哪里人,干什么工作,生活怎样。杨世群尽管每天只有两角钱的工分收入,还是连忙说:" 很好!很好!" 接下来是首长们与代表们合影。毛泽东坐下照相时大声幽默地问:" 我就坐在这里好不好?要不要得?" 逗得首长们和代表们大笑。毛主席还叮嘱大家要当好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
会议的最后半天是举行闭幕式。毛主席出席了闭幕式。大会经毛主席向出席会议的所有民兵代表赠送了一支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枪托上刻印有" 全国民兵大会" 字样。领枪是按省分批上台领奖,代表们接过枪后,毛主席和党中央主要领导站在主席台位置分别与代表握手。" 握手的时候我觉得好激动,一股暖流传遍全身!" 杨世群回忆说。当时省、地、县都没有这么先进的步枪。直到1989年开县县政府和开县武装部为中国民兵武器装备收藏馆收集藏品时收回枪支时,她的枪还是崭新的,子弹一颗也没有用。
牢记毛主席的嘱咐,用行动感谢党和国家给她的荣誉
载誉归来的杨世群被乡亲们团团围住,大家都争着来见见这位受到毛主席接见的民兵代表,她也开始觉得这份荣誉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更要好好工作回报国家。
为了提拔这个全国先进个人,当时万县地委曾3 次来到她家考察她,可她只读过5 个晚上的书,按政策是没有办法提干的,有个领导看她能力这样强,字也写得不错,知道她努力的自学过,曾暗示她说自己读过初小的,可她却坚持说实话,她说如果当时她听了领导的话,现在或许不是一个村妇了,肯定会成为国家干部。记者问她因为这件事后悔吗?她摇摇头说从不后悔,还说做人就要诚实。
1962年的一个冬天,杨世群在经过一条河时,突然听到了一个孩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