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14岁时被日本兵抓到升谷坡修机场,和大家在升谷坡与鬼子所做的种种斗争。老人建议,把这段故事写进去。听了老人的建议,郑心侨眼前一亮,他当即决定就以“升谷坡机场”为故事的落脚点,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反映海南人的抗日精神。
然而,跑了很多地方、查了很多资料,关于日军修建升谷坡机场的记载虽然有,但只是寥寥数语,难以展开成一个故事。郑心侨有些失望但并没有气馁,他继续在升谷坡附近的村庄寻访70岁以上的老人,同时还拜访了年近8旬的琼崖纵队老战士李昌妥,李老向他介绍许多鲜为人知的抗日故事。郑心侨硬是通过老人们的回忆,一点点搭出了故事的框架。
真实开始动笔创作时,多年收集的素材一个个浮现在他的脑海里,很多老人都成了郑心侨故事的原型。
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初步完成了,但这并不是郑心侨最终想要的。作为一个海南人,他希望在故事中融入更多体现海南文化的东西,让将来看电视的人还能够通过这部电视剧了解海南的自然景观、乡土人情、民俗风貌和文化底蕴。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郑心侨又把初稿交给了他的启蒙老师符绩锡润笔,符老古文化功底深厚,符老的加入使这个剧本有了更浓厚的文化内涵。
一年多时间,郑心侨和符老用尽心血,三十易其稿。如今,翻开剧本,你就能感受到浓浓海南气息。宋氏祖居的历史、升谷坡的由来、鹧鸪茶的传说等都巧妙地带入了剧本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郑心侨钻研的《易经》这回也派上了用场,在“借神斗鬼”一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前不久,26集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喋血升谷坡》终于出版了。如今,郑心侨又在为把这部剧本变成电视剧而奔走,他已经报名参加了第七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第二届电视剧剧本投资交易大会。现在,他的新奋斗目标就是,让《喋血升谷坡》有朝一日通过电视荧屏走向千家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