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立宪被激活的外在形式是,喜好参观英雄纪念馆:杨靖宇纪念馆,关向应纪念馆,雨花台……他三次瞻仰北陵公园内的朱瑞司令员,这位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将领。他痴迷冷兵器收藏,他的文史知识部分来自藏品蕴含的历史。
“渗透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中”,原立宪以曾经的时代语言说明他成长岁月中三观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成功。有人评说烈士陵园即是渗透与落实的典范。原立宪试图在成功点燃他的场所续燃爱国心、民族魂、凝聚力。
参观者中,原立宪特别重视军人与学生。逢团体参观,原立宪必亲自讲解。他首从烈士陵园所处的太平社区开讲,“太平来自哪里?”他从受众的表情中、反馈中深感“太需要补上这一课了”。讲到尾声,原立宪诚邀:“有空时,抱束鲜花来看看他们,他们太寂寞了,寂寞得太久了。”
1月上旬,市政协会议上,多数人围绕物质文明谈发展、谈指标、谈中长期展望,而原立宪谈的却是精神文明。他强调“民族复兴,两手都要硬”。对于最近发生在洛阳、歌乐山的两起毁陵事件,原立宪认为即是精神文明疲软的征兆。“毁的不仅是烈士遗骨,更是解放军的军魂。”
冷英学评说毁陵与修墓:毁陵者伤天害理,原立宪替天行道。替天行道的原立宪表示愿终生守护烈士陵园,为280位烈士尽孝到死。原立宪母亲生前曾提醒富起来的儿子:“你手太散(不聚财),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刀刃何在?母亲没有具体指向。今天,原立宪认定建烈士陵园、为烈士尽孝、燃爱国情怀即为刀刃。
如今,唐房烈士陵园被命名为“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示范点”。1月9日,原立宪将烈士陵园、纪念馆、敬老院、休闲广场无偿移交当地政府。
记者联系采访原立宪时,他没听清报纸全名,而仅凭“青年”两字就一口答应了,“青年报,好哇,我有话对青年说。”他要说的话是,让青年牢记先烈是“民族脊梁”、“民族魂”、“是人心散不得的黏合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