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东抗日联军高志远部副司令陈宇寰烈士长子陈希林:平凡中辉映一片赤子丹心
图为陈希林老人指点着旧照片,回忆着往事。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记者刘珲/文、记者赵勇/摄) 一场秋雨刚过,天气转凉,略显萧瑟的旷野里阳光分外耀眼。我们驱车来到滦南县城南约10公里的小陈庄,寻访冀东抗日联军高志远部副司令陈宇寰烈士的长子陈希林老人。
70年前,脚下的这方热土因冀东抗日暴动而沸腾;今天,她显得格外静谧而祥和。村里一处朝阳的墙根下,三五位老人聚群而坐,浅声低语。听说我们要找陈希林,一位老人爽快地站起身,拉着我们就往不远处的家里走,原来这位蓝衣黑裤、行动利落、待人热情的老人就是曾经跟随父亲陈宇寰副司令驰骋沙场,杀敌抗日的陈希林。
90高龄的陈希林老人讲起当年的往事兴奋不已。
陈希林老人今年已经90岁高龄,可身子骨特别硬朗,与自己小儿子一家住在村里,没事儿还能自己骑自行车赶集呢。老人思维清晰,谈吐自若,当我们问及陈宇寰,老人打开了话匣子,思绪又回到了70年前那个动荡的岁月……
(一)
陈希林是陈宇寰的长子,在他的记忆中,父亲是个硬朗朗的汉子,刚直不阿、敢作敢为,对敌人嫉恶如仇,而对百姓则会倾其所有出手相助。
陈宇寰出身贫寒,曾外出给大地主当长工,直到1931年才回到小陈庄的家中,一家人靠经营几亩薄田勉强糊口。由于陈宇寰为人公正、深孚众望,百姓公推他为联庄会会长。父亲不畏强敌、一心为民的思想深深植根在陈希林的心中。
1938年农历6月,冀东抗日暴动打响。父亲英雄儿好汉,时年20岁的陈希林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暴动队伍中,和他一起参加暴动的还有两个弟弟陈希隆和陈希侯。陈希林清楚地记得那次双方交战激烈,在父亲的率领下,他作为先遣部队的一员率先攻进了乐亭县城的西门,他身后的一位队员在进城时受了伤,而他幸运地毫发无伤。那次战斗后,冀东抗日联军司令部发给陈希林一支手枪,那是他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枪,他爱不释手,常摆起砖头练习枪法。
暴动后,八路军第四纵队党委决定四纵主力和抗联部队大部撤到平西整训。1938年10月9日,部队进入蓟县境内遭遇日军。有人提出撤退,陈宇寰坚定地说:“我们参加抗联,就是为打日本鬼子,今天日本鬼子就在眼前,我们绝不能撤,要狠狠地打!”战斗打响了,抗联战士把仇恨的子弹射向敌人,鬼子一个个倒下了。可就是在那次战役中,陈宇寰却不幸胸部中弹,壮烈牺牲,时年41岁。
父亲的生命虽然短暂,可留给孩子的是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忘不了父亲投身抗日的决心和热情,忘不了父亲杀敌时无畏的神情,更忘不了父亲变卖家中仅有的几亩薄田换来高粱救济村里食不果腹的百姓乡亲,这一切都深深印在陈希林的心中。
(二)
陈宇寰牺牲后,陈希林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为了躲避鬼子的追杀,一家人不得不撇家舍业逃往东北,一走就是20年。在陈希林老人家中的相框里,有一张别人家的全家福,小小的黑白老照片上一家人6口人笑容温婉。面对这张照片,老人又向我们讲起了一段往事。1947年,陈希林带着一家人逃到了长春,靠他和妻子两个人卖油炸糕维持生计。一天,有一家人路过他的摊位前,大人孩子都瘦骨嶙峋,几乎走不动路。闻着油炸糕的香味,他们却不敢抬眼,陈希林看了可怜,尽管自己也只是艰难维生,但还是主动留下了这一家人。“他们是逃难出来的,如果我不帮他们,他们又冷又饿,怕是没什么活路了!”在陈希林的帮助下,那一家人渡过了难关,他们视陈希林为救命恩人,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保持着联系,这张照片就是后来他们寄给陈希林的。老人用手指轻轻擦拭着相框上镶嵌这张照片的那一小块空间,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