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
历史的车轮倒退76年。1931年9月18日夜,夜黑风高,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借此突然袭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随即在几天内侵占中国20多座城市及其周围的广大地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9·18”事变。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76年过去,很多亲历过当年那场灾难的老人都已作古。而在年轻人的心中,“9·18”意味着什么?年轻人成抗战纪念馆主流观众
9月15日上午,北京。
748路公交车停靠在卢沟桥畔的抗日雕塑园站时,5位年轻人下了车,他们是北京林业大学的同学,今天结伴来看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展览。“快到国耻日了,参观一下抗日纪念馆,加深对历史的了解。”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社会教育科李雪丽副主任经常带队走进学校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在她的印象里,大学生对“9·18”了解程度比较高。“活动很受欢迎,他们的热情很高,由于他们在高中都比较系统地学习过近代史,他们对那段历史都很熟悉。中小学生相对弱些,很多学生知道"9·18",但是详细问起来就答不上来了。”
“那个用来装人的钉子车太恐怖了,真是难以想像当时坐在车里的人有多疼。”来自北京科技职业学院的王建君这样回答我们。
王建君是北京科技职业学院的一名大一新生,在学院老师的领导下,今天她们学院80多名新生来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虽然以前在课本上学过这些知识,但是今天参观仍然感到很震撼。展览馆用多媒体更形象地把抗日战争的状况展示给了我们,对我们的触动特别大。”
带队老师荆季苹说:“国家有展览馆这样好的教育资源,我们就应该好好利用,不能浪费。”荆老师表示,每年到“9·18”学校都会组织主题活动。
记者在纪念馆现场看到,游客中有很多是衣着时尚的年轻人,一位身上穿着韩式衣服的女孩在侵华日军武器展柜前用手机拍照,她叫韩露,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全校同学都来参观,学校分批包车组织我们来看的。我是第一次来这儿看展览,这里资料很丰富,我很受教育。”
天津南开翔宇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一大早专程从天津赶来,班主任老师赵T告诉我们,这次活动是班里家委会的家长发起的,因为南开翔宇小学是私立学校,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好,很多同学长大后会选择出国,老师和家长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告诉孩子们:勿忘国耻,长大后要报效祖国。
“孩子们之前就在网上搜集了很多抗日战争的信息,并且制作了关于侵华史的简报。”赵老师说,这些孩子特别懂事,他们搜集完资料后会问“为什么我们要进口那么多日本的电子产品?”“为什么美国硅谷那么多中国人不回祖国工作?”等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齐密云表示,目前参观的观众中多为年轻观众,大学生最多,一般是学校组团前来。但在暑假期间,也有很多散客。日本年轻观众逐年减少
齐密云介绍说,作为国家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抗日战争史研究机构,同时也要沟通世界、宣传和平。每年都会和相关机构组织接待大量的国外观众来此参观,“日本观众来的是最多的,年轻人的比重不少。”齐密云说。
“大概是2001年以后,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上台后,特别明显,来馆里的日本年轻游客少了。”李雪丽说。“在外国观众中,日本观众比例是最大的,而且日本学生特别多,大约占到80%,但是现在日本年轻观众来的明显少了。”
据李雪丽回忆,曾经有一段时间,一拨拨的日本孩子过来参观。“刚来的时候,还是有说有笑的,看过展出后,都很凝重。尤其是看过日军暴行展区后,女孩子都哭了。说没想到会是这样,她们很难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