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专访毛秉华老人
初见毛秉华,满头银发,老花镜下一双深遂的眼睛迸发出老年人少有的激情。脸上始终挂着的微笑,让外人一下就从这位78岁的老人身上感受到了老区人们的朴实,简短的握手相识,就让记者对这位年近耄耋的老人产生了崇敬。就这样,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和“井冈山精神宣传第一人”的毛秉华老人展开了“喜迎党的十七大-----2007红色之旅”对话,倾听老人的故事。
井冈山精神的一本“活字典”
认识毛秉华的人,都称他为井冈山的“活字典”。其实,毛秉华的出生地并不在井冈山,1929年他生于江西省泰和县上圯乡。1949年夏初中毕业于吉安文山中学,同年7月参加革命,195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当过教师,进过工厂,1968年才调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从那时起,怎样“继承和发扬光荣的井冈山革命传统”便时时萦绕在毛老的脑海里,他开始广泛收集井冈山斗争史料,只要一有线索毛老就全国各地去跑。自1989年离休后,他只身一人自费跑遍了湘赣两省边界各县的农村,还到赣南、闽西、广州、北京、长沙、洛阳、汕头、徐州、三门峡等地拜访老红军和红军后代,毛老一共拜访肖克、宋任穷、康克清、杨得志、李聚奎、陈士榘、曾志、彭儒等32位老红军及其亲属,收集了革命文物21件。如今,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料都陈列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和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井冈山革命斗争史和井冈山精神,毛秉华开始了他的义务宣讲,从黑发满头讲到银发稀疏,从老区讲到首都和特区,从部队讲到校园和企业,孜孜以求,不知疲倦。在30多年的时间里,他将自己对井冈山精神的感悟和一些鲜为人知的红军故事告诉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而且用真诚朴实的语言诠释井冈山斗争、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博得听众一次又一次的掌声,让听者深受教育和鼓舞。据不完全统计,听过他的革命传统报告的游客已达120多万人次,真正成了“井冈山第一宣传员”。
随着来山游客的日益增多,有时他甚至一天要讲四、五堂课,每堂课都是一个多小时。他的老伴心疼地说:“现在来井冈山的人更多了,他总是随叫随到,这么一大把年纪了,真担心他会累倒下!”面对老伴的嗔言,毛老总是一笑了之:“我身体的零部件没什么大毛病,生活很充实。井冈山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客人千里迢迢来井冈山,都是带着对党的深厚感情来的,只要找到我,我就会把我所领会到的精神财富传授给他们。因为,我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为井冈山精神做一个好的榜样
作为弘扬井冈山精神的演说家,他先后应邀为国防大学、南昌陆军学院、长沙政治学院、省军区、省武警总队等单位作井冈山优良传统报告100多场,并被国防大学、同济大学、南昌陆军学院等数所大学聘为兼职教授。人们亲切地称毛秉华为“血肉里都融注了‘井冈精神’的人”。
井冈山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是面向全国的(包括港、澳、台)。毛秉华每年给10万多人讲课,其中三分之一是大学生、年轻官兵和各级党校的中青年干部。配合吉安市关工委,他将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流传的一批革命故事加以整理,出版了《井冈山市革命故事选》,免费发送给全市中小学校及有关单位。他不仅从政治上关心下一代的成长,而且还为贫困学生办了许多实事。仅2002年就通过义务讲课,筹集社会资金8万多元,帮助120多名家庭贫困的大、中、小学生继续上学,受到了各级领导、家长和学校的称赞。
按毛秉华的讲课次数,他每年可拿到6万元讲课费。可他从来不收讲课费,实在谢绝不了的,就作为特殊党费上交。除此之外,他还掏出4400元钱资助希望工程。有一次,60多位海外侨胞听了他的演讲后激动不已,执意要付给他报酬,他坚决不收,后来侨胞还是给他寄来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