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8月15日电(记者赵梦卓)近来抗战老兵杨正新的心情格外高兴:他的外孙女即将结婚,而他也将参加下个月的大阅兵,“很激动,现在的生活真幸福。”
杨正新现居住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合隆镇,原籍山东,1926年出生,1944年6月入伍。“当时在日寇的统治下,百姓生活困苦,备受欺凌,于是我参了军,想为国家出一份力。”他说。
杨正新表示,印象最深的是1945年6月参加滕县岗上战役时,被日寇包围了驻地,担任通讯员的他带领战友将敌人反包围。“当时与日寇面对面用刺刀拼杀,情况十分危急,我在刺死3个敌人后腿部中弹。”杨正新给记者展示了左腿后侧的伤疤,“那时也不觉得疼,继续战斗,等围剿胜利后我就被送到鲁中南军区卫生处治疗。”
由于抗战时期医疗条件有限,弹片存留在杨正新大腿3年后才被取出。
他告诉记者,打仗的时候胆子特别大,“一是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深恶痛绝,二是想为老百姓真正做实事。”他说,我们是小米加步枪,敌人是机枪大炮,“但是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品质,也有勇有谋,最终取得了胜利。”
后来由于身体原因不能上战场,杨正新在鲁中南军区任班长、排长,一直从事政治教育工作。1966年,军区派驻他到北京市公安局工作。1974年,他重回部队,直至1978年离休。
记者在杨正新家采访时,恰逢第二天是他外孙女的婚礼,亲戚们从各地来到他家。杨正新和大家谈笑风生,时不时还给大伙讲个笑话活跃气氛。近90岁的高龄的他,如今享受到了四世同堂的喜悦。
“我爸爸非常乐观,热爱生活,每天都读报纸、看新闻联播。平时也愿意给大家讲他当年的抗战故事,我们都为他骄傲。家里三四岁的孩子听得津津有味,还给幼儿园的小朋友讲呢。”杨正新的女儿尹丽华说。
据亲属透露,杨正新一直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之前居住的房子附近有一个加气站,每到下午三四点出租车交班的时候,周围堵得水泄不通。杨正新义务为大家疏导交通,坚持了四五年的时间。
“经常在那一带活动的司机们都和他认识了,见面也冲他微笑,都夸奖这老爷子心地好。冬天天气寒冷,他就在棉袄里面放上暖水袋,就惦记着为社会做贡献。”杨正新的女婿孙伟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