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名女性而言,50岁已不是创业干事的最佳时段,但段月萍却在这样的年龄,开始事业二次“转型”,这一干,又是31个春秋。
为纪念馆搜集南京大屠杀史料;组织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调查;接待侵华日军老兵东史郎……作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创始人”之一,段月萍开启了诸多“第一次”。81岁的她至今仍在为此操劳。
为抗议日本文部省篡改教科书,将南京大屠杀事件铭刻在国人记忆中,1983年底,南京市成立了“南京大屠杀”编史、建馆、立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宜。50岁的段月萍与另外两人一起组成了办公室“三人小组”。
上世纪80年代初以前,国内学界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鲜有涉及。面对“一穷二白”的状况,负责史料搜集的段月萍只能每天往返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南京市图书馆,找出了南京大屠杀相关的档案史料120多种,共计550万字,图片照片200多张。
如今,纪念馆的馆藏史料、文物丰富了,但段月萍当年搜集的史料至今仍是展陈核心内容。
“活证据”也很重要。建馆前,段月萍主持开展了为期五个月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普查工作,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他们设计了登记表格,以亲身受害、亲身经历和亲眼目睹为取舍标准,经过一遍遍筛查,确定了1200多名幸存者。正是这次普查,唐广普、刘永新、李秀英、夏淑琴等一批重要历史见证人被发现。
“最激动的事便是幸存者的口述证言与档案记载全部吻合。”尽管30年过去了,但段月萍对幸存者的经历与证言依然记忆犹新,“口述与档案互相佐证,这充分证明了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真实性。”
令段月萍心痛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幸存者不断老去,当初的1200多人,如今只剩下100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