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百鸟争鸣,来溱潼喜鹊湖旅游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喜鹊湖畔柳丝飘飘,鲜花绽开,处处都是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喜鹊湖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千年古镇溱潼西南隅的湖北口、湖西庄、湖南庄三村之间,湖区面积约一点五平方公里,这里烟波浩淼,波光粼粼,风景十分秀丽,湖区西南的国家“AAAAA”级 溱湖风景名胜区更成了人们旅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早在两千年以前,喜鹊湖那片草类丰茂的沿海滩涂,就是麋鹿的家园,被称为四不像(脸儿似马、犄角似鹿、身材似驴、蹄子似牛)的这群食草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成了喜鹊湖最早的开拓者。多少年来,溱潼人民在耕作时,曾多处拾到麋鹿化石。麋鹿是在这里繁衍,也是从这儿消失,当年八国联军从北京皇家公园掳走我国最后一批麋鹿,100多年后经麋鹿专家和国际友人多方努力重返故地,正在故乡喜鹊湖畔的生态湿地里繁衍生息。《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呦呦鹿鸣,食野之萍……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麋鹿失而复得的这段悲壮的故事也是中华民族100多年的兴衰史的一幕速写。
多少年前,喜鹊湖(南湖)还是一片土肥草美的“小平洋”荒田,由于有“窑乡之称”的湖西庄窑民世代取土做砖,己让这里成为一片汪洋,广阔的水域也就成了鱼、虾、蟹等水生动物繁殖生长的地方,为素有“双璧之称”的溱潼鱼饼、溱潼虾球提供了主要食材,并称雄市场享誉海内外。
湖区芦苇四起,水草丛生,环境优美无污染,是水鸟、水鸡、野鸭,稻鸡栖息的家园,特别是秋天,从北方向南迁徙越冬的候鸟,降落到这里休养生息,御寒越冬。喜鹊湖水质清澄,水草丰茂,白天鹅、灰天鹅、大雁、野鸭、白鹭,丹顶鹤成群结队在嬉戏飞翔。这时喜鹊湖又成为远近游客观鸟的好地方。
天下会船数溱潼,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喜鹊湖上四邻八村会船来这里聚会,真可谓百舸争流,盛况空前,那沸腾的湖面上花团锦簇,热闹非凡,连年都引来数十万游客观看。
喜鹊湖独特的旖旎风光,早己闻名遐迩,可它的成因人们却知之甚少。喜鹊湖的来历,人们各执一词,说法很多很多。一九七八年的《乡土报》上的一篇文章中说:喜鹊湖原先不叫喜鹊湖而称“止岳湖”,因宋朝(南宋)岳飞抗金到此受金军所阻,故称“止岳湖”。一九九三年出版的《古镇溱潼风情录》和二OO二年四月五日《姜堰大众报》载的文章又说:喜鹊湖因唐明皇驾神龙游月宫,降落此处休息时被一群喜鹊戏弄,神龙尾巴一扫,让这里成了一片汪洋,故称喜鹊湖;又有人说:在汉朝时喜鹊湖原名鳷鹊湖,真是众说纷坛,各执一词。为此,湖西庄己故民俗学者田焘先生曾做过长期调研和深入研究,提出喜鹊湖是从明代 “鸡雀湖”衍称过来的观点,现供请相关人士分享。
喜鹊湖起源要从湖北口田氏旺族和湖北口村的来历说起。湖北口历代传颂着这么一个故事,田氏一族的祖先本是某朝姓“纪”的驸马,因得罪皇上被满门抄斩而逃来湖北口改“纪”为“田”的,经考证这一说法与史实不符,就明清两代而言,只有清代乾隆年间的纪晓岚是大官,但不是驸马,他也曾得罪乾隆皇帝,被发放边远地区充军几年,但没有遭满门抄斩。那么湖北口说的这个遭满门抄斩的人究竟是谁呢?经考究查实,原来是明代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时,因燕王朱棣不满侄儿朱允炆继承皇位,就带兵从北平(北京)攻打南京,破南京夺得侄儿朱允炆的皇位自立为帝后,令建文帝时的翰林学士方孝儒写诏书,诏示天下朱棣登位,方孝儒抗命不为,并责骂朱棣叛逆不道,为朱棣杀害,并遭满门抄斩,株连九族。与方孝儒同期为官的一同族方姓本家为逃避朱棣的追杀,就带了厚重的银两举家乘从苏州来苏北拓荒的田氏一族来到溱潼,而方氏在溱潼南边的荒垛上(今湖北口)改“方”为“田”,安居下来。因无方不成田,田中有方的含义。后来方氏便成了湖北口的田氏一族。长期困惑人们的纪驸马改“田”之误传也就有了答案。田氏为兴旺子孙,就把湖北口营造成一个凤凰垛(庄),而庄南边有一片水域,聚集着水鸡、稻鸡等几种水鸟,芦苇丛中多聚云雀,燕雀等鸟类,因湖名由人而定,这片不知荒凉了多少年、自然形成的处女水域第一次迎来了人类的开发,人们就把这片水域因多聚鸡,雀而名鸡雀湖,刚兴起的村落正坐落在鸡雀湖北方的几道口子边上,这个村落就始称“湖北口”。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湖北口鸡雀湖也就传开了。
到了明万历年间,泰州知州在全州范围内的水域,湖泊进行水情调查时就有了关于鸡雀湖的记载。《明万历泰州志》载:“淤溪湖州治东北三十里,水下流鸡雀湖;鸡雀湖水自淤溪湖入”等字样。《明万历泰州志》所载的鸡雀湖就是指湖北口南边人们口语中称的鸡雀湖,相比之下 ,尽管那时鸡雀湖特小未具体注明方位,但它毕竟也是历史上第一次以书面文字的形式载称于世,至今还有些单位依然以鸡雀湖做广告,溱湖风景区公路旁的一幅大型鸡雀湖展示图就证明了鸡雀湖的存在。
清乾隆末年,鸡雀湖西边荒滩上来了一批从溱潼转移过来从事砖瓦生产的小手工业者;他们在这里兴庄建窑,因所兴之庄坐落在鸡雀湖的西边,故称“湖西庄”。之后在鸡雀湖的南边又相继出现了一个湖南庄。这就是历史上溱潼地区鸡雀湖畔的湖南、湖西,湖北口三湖村庄;所不同的是湖南、湖北口均以农耕渔猎为生,而湖西庄则以从事窑业砖瓦生产为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鸡雀湖以它那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三湖村庄的世代儿女,它是湖南、湖西,湖北三湖村庄人民的母亲湖。
咸丰六年(一八五六年),溱潼地区遭遇大旱,鸡雀湖湖底朝天,农田干裂颗粒无收,三湖村庄人民饥饿难忍,纷纷跑到周边各大荒田里找野菜、挖芦根、掘野茨菇等植物为食;这中间要数湖南与湖西庄之间的荒田里的人找野菜的人数最多。可见,现在湖南,湖西庄之间的喜鹊湖那沸腾的会船赛区水域在咸丰年间还是一片荒榛草地,喜鹊湖还未形成。
同治年间,鸡雀湖南边的荒滩,由于湖西庄窑民不断的向南开挖,鸡雀湖湖区水域也随之向南延伸扩大,这阶段就“喜鹊湖”而言,它不见任何口语相传和史载,这说明同治之前并无喜鹊湖存在。同治三年的一天,一群喜鹊在湖西庄和鸡雀湖的上空盘旋飞翔良久后降落在湖西庄东和鸡雀湖南的几处荒滩上,湖西庄庄民触景生情,就在村庄与东八家垛之间一条十米宽的东夹河上架起了一座五孔五级的双栏杆大桥,把它取名喜鹊桥。庄民们又以喜鹊这一吉祥物将庄东鸡雀湖的“鸡雀”二字,取“喜鹊”二字谐音,就把“鸡雀湖”改称“喜鹊湖”,从此喜鹊湖就一天天传开了。相比之下,这对一里之隔的湖北口人来说却不以为然,仍以鸡雀湖为口语。即使到了今天湖北口的一些老人还称这里的喜鹊湖为鸡雀湖,这好象是湖北口人心中只有“鸡雀湖”,而湖西庄人头脑里也只有“喜鹊湖”。一湖两称,反映了这里沧桑变化和历史变迁的不同感受。
清末民初,由于湖西庄窑民不断开挖喜鹊湖周边的荒滩草地,取土做砖,喜鹊湖湖区水面也随之向西南外围延伸扩大,是原鸡雀湖湖区面积的十倍之大,形成了今日的喜鹊湖,这里水域宽广,烟波浩淼,每逢发水季节,特别是遇有大风,巨浪滔天,湖水给过往船只带来麻烦,成了旧社会地方上的一大水患。一九三七年,湖西庄绅士,扬州治水副会长田嘉树为了防范喜鹊湖再遇上大风大浪给过往船只带来不测,亲自撰写了一篇题为《喜鹊湖水灾为害》的报告文章呈给东台县政府,倾诉人民遭受喜鹊湖水患之苦。现摘录这篇文章中对喜鹊湖在恶劣天气情况下的一段水环境描述: “……时当秋至,西水下注,或数月不退,鹊湖水势泱泱,每遇大风,则巨浪滔天。过往船只,时有沉没。野居人家,浪逼屋宇。若不予以防范,则束手待毙矣!”文章中寥寥数语,不仅把喜鹊湖那种恶劣的水环境写的淋漓尽致,同时在这篇文章又以书面的形式把喜鹊湖记载下来。次年,田嘉树还发动湖西庄民在湖区筑了一条一里多长的避风港。
一九四二年,湖西庄曾以喜鹊湖的名义设立鹊湖庄。
建国初期湖西庄曾以喜鹊湖设立双湖(湖北口,湖西庄)乡。之后,又改双湖乡为三湖(湖南、湖北,湖西庄)乡。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于窑民取土做砖瓦,湖西庄周边的荒滩草地几乎被掏空挖尽,只剩下庄西北约三百多亩、人称“小平洋”的荒草田,并在几年内全部挖尽,形成了十多万平方米的水面。人们就把庄北边的这片水域称为喜鹊湖的北(后)湖,而庄南边的喜鹊湖则称为南(前)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