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转眼甲子瞬息过,又到缅怀先烈时。当战场硝烟散尽,当苦难成为追忆,当英灵在热血播洒的泥土中安睡,当最后一批见证者渐渐变老,面对远逝的历史,我们除了震撼于时光的沧桑,似乎只剩下追忆和惦记。所幸,与那场战争伴行的还有摄影,还有那一张张浴火而生的生动图影,我们还可以透过一方方定格的瞬间,捕捉到那个血火年代的热血、汗水、呼喊与雷鸣。“一图胜千言”。在那段国破山河碎的日子,奋战在烽火前线的摄影师们,以镜头做投枪,为我们摄录下一幅幅战争肖像:炮火中血流不尽的伤口,以及铁蹄下奋起的臂膀……他们用眼睛记录下战争,而我们又透过他们看到了历史。8年抗战,14年抗争,30个经典瞬间。在怀念与追忆的日子,我们辑录下了关于那场战争的经典瞬间,述说照片背后的传奇故事。
这是一张日军为展示其“辉煌战果”而拍摄的照片,也是英雄留给我们的最后身影。他那高大的身躯化作永远抗争的雕像,而侵略者的炫耀最终成为其累累罪行的见证。毛泽东曾经说过,中国革命有三大艰苦,红军长征、东北抗联和南方游击战争。而就民族抗战史而言,东北抗联的斗争无疑是最为艰苦的,杨靖宇将军之死已经凝聚了所有的悲壮与决绝。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一个贫苦的家庭,原名马尚德,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活动期间,他曾5次被捕入狱,敌人的任何威逼利诱都没能使他动摇。1936年6月,杨靖宇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此后,他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在杨靖宇光辉的一生中,最震撼人心的是他那壮烈的死。1940年,抗联的斗争到了最艰苦卓绝的时候,日寇的“围剿”和屠杀,东北大地的严寒,极度饥饿和疲劳,都是杨靖宇和他的战友们面对的严峻考验。
这年年初,在金川马皮骨山的一次战斗中,杨靖宇的部队伤亡极大。当时,他身边只剩下十几名战士,饥饿、寒冷、疲劳,还要应付从四面包围上来的敌人。杨靖宇率部与敌周旋,一连奋战五昼夜。最后身边的两名警卫战士也牺牲了。2月23日,他来到吉林濛江县保安村西南三道崴子,已经是精疲力竭。下午4时,杨靖宇被跟踪上来的100多名敌人包围在一个高地上,敌我相隔仅50米,汉奸大声喊话劝降,但杨靖宇只用子弹回答。他双手开枪射击,打死打伤了20多个敌人。敌人见劝降无望,便下令从两面夹击。4时30分,杨靖宇胸中三枪,手中一枪,仰面壮烈殉国,年仅35岁。顶天立地真英雄,林海雪原写春秋。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他的英雄壮举感天地、泣鬼神。
杨靖宇大事年表
1905年—1929年
1905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原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里。
1912年,入当地私塾读书。
1918年,考入确山县第一高等小学。
1923年秋,入开封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开始接触马列主义,参加反帝爱国活动。
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回确山开展农民运动。
1927年2月,当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指挥攻克县城。
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1月,参与发动刘店秋收暴动,成功后,任确山农民革命军总指挥。
1928年秋,到开封、洛阳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其间3次被捕入狱。
1929年春,在上海中共中央举办的干部训练班接受短期培训后被派往东北。
7月,接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领导煤矿工人运动。
8月,遭敌逮捕,屡受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灌煤油、灌马尿、上大挂等酷刑折磨,始终坚贞不屈。
1930年—1940年
1930年,在狱中,同敌人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