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红色联播-龚立堂:烽火淬炼的初心印记——参观柳林革命纪念馆(组图)
作者:龚立堂
浏览次数:
2025-07-18 09:14:00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柳林老街的青石板路,被百年风雨磨出温润的光泽。初夏的蝉鸣里,一座青砖灰瓦的院落静静矗立。这里就是柳林革命纪念馆——35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里,藏着豫南山乡从苦难深渊到曙光万丈的壮阔史诗。

    推开纪念馆的木门,长廊两侧的图版在光影中铺展中共一大至十九大的红色脉络,而展厅内,马列主义的星火、农民协会的号角、红军战旗的猎猎声、抗日烽火的噼啪响,正穿过时空,在耳畔次第回响。

    第一展厅的灯光带着历史的沉郁。玻璃展柜中,1898年谢缵泰绘制的《时局全图》触目惊心:列强的势力范围化作虎狼盘踞华夏,柳林所在的豫南大地,正被挤压在“英租”与“法势”的夹缝间。隔壁展墙的照片里,鸡公山的西洋别墅群刺目地嵌在青山间,那是殖民者用不平等条约圈占的“国中之国”;商城农民殷方荣那件穿了90年的棉袄,补丁摞着补丁,棉絮里凝结的,是旧中国农民“半年糠菜半年粮”的饥寒。

    “1920年初冬,恽代英踩着薄雪走进柳林高等小学时,看见的就是这样的人间。”讲解员李姿霖指向一组泛黄的照片。互助社成员围坐的课桌前,油灯盏里的火苗仿佛仍在跳动——雷跻唐、陈南仲等青年将《新青年》的文章译成方言,把“阶级斗争”拆解成“穷人要齐心”,粗糙的课本上,“科学”“民主”的字迹被反复圈点。东双河王家店小学的旧址照片里,土墙斑驳,却挡不住进步青年传阅书刊的热忱,那是马列主义在豫南农村最早的扎根。

    转过展角,“实现生活社”的名册在灯光下清晰可辨。高峻宇校长从谭家河陈家庙迁来的不仅是组织,更是不灭的火种。玻璃柜里的书信影印件上,恽代英的字迹力透纸背:“欲救中国,必先醒农”。1925年夏,当周叙伦在柳林小学的密室里举起拳头,九名党员的手掌紧紧相握——烟匠黄顺漠的指间还沾着烟叶末,酒匠朱业炳的掌心留着酒糟香,校工李廷金的手背上有磨出的茧子,这双双劳动者的手,共同托起了河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星火。

    第二单元的展陈骤然明快。1925年8月18日的柳林学校,600余名农民攥着锄头镰刀涌入操场,信阳第一个农民协会在此诞生。上海《民国日报》的影印件上,“二日之间接连成立两平民团体”的报道鲜活如初,郑英主持会务时用过的算盘,算珠间仿佛还留着“减租减息”的计数声。

    “这不是普通的算账,是农民对公平的渴望。”讲解员指向一组场景还原。1925年10月,柳林警察所长无故毒打农协会员,郑英、周性初率领千余民众冲进警察所的瞬间被定格:学生举着“农会万岁”的标语,农民挥舞着扁担,枪栓被夺的警察缩在角落。这场斗争的胜利传单上,“团结就是力量”的墨迹似乎至今未干。

    1926年的北伐军号角仿佛在耳畔响起。信阳车站的老照片里,民众举着“欢迎国民革命军”的彩旗涌向站台,蒸汽火车的白雾与欢呼声缠绕成烟。展柜里的“柳林治安委员会”印章格外厚重——这个由刘展宇、刘蔓葛、聂宜之组成的三人政权,是河南第一个人民自治组织。复原的会议场景中,30余名代表围坐的八仙桌上,煤油灯映着“废除苛捐杂税”“农民有土地权”的决议草案,那是柳林人民告别军阀统治、当家做主的第一份宣言。

    妇女协会的展墙前,“三华四兰”的照片熠熠生辉。张瑞华与聂荣臻在延安的合影里,这位谭家河女儿的眼神坚定;“中央交通局第一女交通”周惠年的交通证上,钢笔字清秀却有力。她们挣脱封建枷锁的勇气,恰似大河滩上召开妇女协会时,那些裹脚布被扔进浉河的决绝。

    灯光陡然转暗,“红军战旗卷柳林”的字样在暗影中浮现。四望山暴动的示意图上,1927年11月的枪声化作红色箭头,百余农民武装攻破杨家寨的瞬间,被定格成河南工农武装斗争的第一帧画面。展柜里的土枪枪管弯曲,木柄被磨得发亮,那是农民用劈柴刀改造的武器,却劈开了“耕者有其田”的希望之路。

    1931年的柳林车站在油画中震颤。红11师攻破李家寨、柳林的战斗示意图上,箭头如飞,《红旗日报》“毙俘敌2000 余人”的标题力透纸背。玻璃柜里的铁轨残片,带着爆炸后的焦痕——那是红军破坏平汉铁路时留下的印记,与战士们的鲜血一起,凝固成鄂豫皖苏区反“围剿”的胜利勋章。

    柳林交通站的复原场景令人驻足。姜家湾周性初家的地窖里,昏暗的油灯下,交通员正将成仿吾的文稿塞进竹筒。墙上的路线图上,周继猛往返苏区的脚印连成虚线,麻袋里装的不仅是药品、子弹,更是鄂豫皖根据地与中央血脉相连的密码。1934年11月,红25军从柳林与东双河之间越过平汉铁路的示意图上,箭头向西延伸,那是长征路上,柳林与中国革命的深情告别。

    抗日展厅的灯光裹挟着硝烟气息。“铁破队”合影中,李家寨当谷山的铁路工人紧握钢钎,炸药包引线与铁轨火花交织,在历史上留下滚烫印记。1939年2月,柳林王家店,王海山部袭击日军列车的场景震撼呈现,手榴弹炸开的火光中,“满路是血”的惨烈与战士呐喊交融成悲壮战歌。“一支手枪的游击队”展柜前,鲁彦卿动员青年献出的手枪静静陈列,1939 年11月柳林集市的三声枪响,以3发子弹驱散日军嚣张,彰显柳林不屈脊梁。

    展陈光线渐亮如黎明。1946年6月29日夜,柳林车站复原场景里,37团冲锋号穿透夜空,贺家店火光中,中原军区撕开包围圈的箭头在图上醒目,毛泽东“整个突围战役是胜利的”电报带着历史温度。1947年12月十纵突围路线图上,王宏坤部突破平汉铁路的箭头如利剑,西双河、骆驼岭等红笔圈注的激战点浸满战士鲜血,毛泽东“甚慰”的贺电背后,是柳林百姓推独轮车支援前线的身影。

    1949年3月的信阳城照片中,解放军进城时,百姓捧出茶水与珍藏的红旗。柳林老街连夜赶制的灯笼从街口绵延至纪念馆,红光摇曳中,讲解员轻语:“那时的柳林人知道,天亮了。”

    走出纪念馆时,时针指向临近中午。初夏的阳光穿过老街的檐角,在青石板路上织就细碎的光斑,像撒落一地的金箔。附近小学学生清脆的读书声顺着风飘过来,与展厅里仿佛还未散尽的革命呐喊奇妙地交融——那是互助社成员在柳林高等小学传阅《新青年》的低语,是柳林农民协会成立时“靠自己团结一致”的口号,是红11师攻打柳林车站时的冲锋号声,是“铁破队”在平汉铁路沿线爆破日军列车的轰鸣。我忽然明白,这座纪念馆最珍贵的展品,从来不是泛黄的文献、生锈的武器,而是一代代人血脉里流淌的信念——就像柳林的青石板,纵然被百年脚步磨得温润,那些被烽火淬炼的初心印记,依旧在阳光下清晰可辨。

    回望门楣上“柳林革命纪念馆”七个金字,在正午的光线里愈发庄重。终于明白:所谓传承,就是让恽代英1920年初冬播撒在山乡的星火,经柳林儿女代代相传,在新时代的阳光下,长成足以照亮前路的莽莽森林。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李克勤:他,象征中国健康:由器而道,由道而器,道器变通
·下一篇:无
·李克勤:他,象征中国健康:由器而道,由道而器,道器变通
·特稿:星火燎原,青春力行——河工大土木学子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寄哀思(组图)
·特稿:铁骨抗争燃星火,丹心奉献照征程(组图)
·特稿:江西师大学子三下乡:入乡慰问党员,传承红色基因(组图)
·特稿:江西师大学子三下乡:踏访红色旧址,赓续抗战精神(组图)
·特稿:烽火“三杆”传薪火——三明学院师生寻踪省立永安师范抗战办学路(组图)
·特稿:一支驳壳枪承载千斤担——大坪战斗中“敢死冲锋队”队员陈古老的担当(组
·特稿:梅县区老促会连续荣获全国、广东省老促会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图)
·特稿:闽西红土地松毛岭上“非遗”夏令营让孩子们快乐度暑假(组图)
·红色头条-张殿阁:水调歌头·毛主席畅游长江追思(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红色联播-龚立堂:烽火淬炼的初心印记——参
李克勤:他,象征中国健康:由器而道,由道
意识形态阵地上的忠诚战士——记红色藏家杨
徐东阳:星火燎原,青春力行——河工大土木
特稿:星火燎原,青春力行——河工大土木学
彭双:铁骨抗争燃星火,丹心奉献照征程(组
特稿:铁骨抗争燃星火,丹心奉献照征程(组
邹超:江西师大学子三下乡:入乡慰问党员,
特稿:江西师大学子三下乡:入乡慰问党员,
倪雪怡、朱媛媛:江西师大学子三下乡:踏访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