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不忘初心践使命 赓续红色血脉庆七一——梅州市梅县区老促会、闽粤赣边纵队研究课题组等到闽南开展调研之三(组图)
作者:黄声洪、李耿新、王继伟
浏览次数:
2025-07-11 16:57:14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上图;长乐乡乐北村深山的南委电台旧址。

    2025年6月28至29日,为开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不忘初心践使命、赓续红色血脉庆“七·一”的党日主题教育活动。梅州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闽粤赣边纵队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周云水博士,广州市荔湾区驻松源帮扶工作队队长吴爱兵,闽粤赣边纵队研究课题组成员、梅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梅县区老区建设促进会代表副会长王继伟,松源镇老促会会长何胜超等调研组一行8人,到与梅县红色文化密切关联的闽南漳州市平和县文峰镇、平和县打响“八闽第一枪”的“平和暴动纪念馆”、长乐乡联三村、秀山村、乐北村“南委电台”等老区的革命旧址、遗址参观学习调研。

    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前述

    1939年,日军控制了广东中部和东西两翼及闽南之后,以扩占战略据点,打通交通线和夺取经济资源为目的,向全省各地发动了无数次军事进攻或扫荡。广东除兴梅几个县之外,大部分县市都被日军占领侵扰。同年4月,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原闽粤赣边省委)机关,为适应抗战相持阶段的新形势,更好地领导和指挥闽西南潮梅党组织与群众的抗日救亡运动,从闽西的龙岩白土迁往潮梅抗战前沿的广东梅县雁洋南福陈卜人家、不久迁往梅县城郊三角地泮坑村桃树下熊屋地下党员熊念敦 (秋魂)家——体仁居设驻(今梅江区辖)。5月中共松源区委选调区委妇女书记陈莲秀、郭玉莲、郭玉意3位妇女党员干部,到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机关,担任交通员和特委机关后勤保障等工作。

    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成立

    1940年10月,经中央书记处同意,博古代表南方局传达了中共中央的指示:统一南方各地党组织的领导,成立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简称“南委”)。11月“南委”由方方、张文彬、涂振农、王涛、郭潜等五人组成,书记方方,副书记张文彬(南委成立初期兼组织部部长),组织部部长郭潜(江西省委原书记,南委成立初期为组织部副部长,后为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涂振农,委员王涛(兼闽西特委书记),秘书长姚铎。“南委”机关设驻大埔,下辖江西省委、粤北省委、粤南省委、琼崖特委、湘南特委、潮梅特委、闽西特委、闽南特委、广西工委等,代表南方局领导广东、江西、广西、福建、湘南、香港、澳门等地党组织开展抗日救国运动。

    “南委”电台建立

    1941年2月“南委”电台的建设,在原闽西南潮梅特委电台的基础上扩大建立“南委” 电台,得到了中共南方局重视,为壮大“南委”电台的力量,周恩来、李克农、童小鹏等分别从延安中新社、重庆南方局、桂林八路军办事处调来王清生、程严、袁克伦、方芸、马绍、肖敏等30多名无线电骨干,电台地址从永定沿田村迁往大埔吴沙,后迁平和长乐。

    “南委”电台遗址调研

    29日下午,梅州调研组一行人员在革命老区平和县长乐乡秀山村参访后,继续到长乐乡乐北村开展“南委电台”旧址、遗址参观学习调研活动。活动得到了平和暴动纪念馆馆长罗燕军、长乐乡秀山村革命堡垒户后裔代表罗秀煌等全程陪同。

    调研组一行在罗燕军馆长、堡垒户后裔代表罗秀煌等人的引路下,驱车行走在崎岖而蜿蜒曲折的山路,来到乐北村下村自然村与秀山村下洋仔自然村毗邻乌窠山一山溪边公路上停车,见有几位师傅在红色景点正在沿路施工,调研组一行走在公路左边已修缮规整的沿山溪小路不远,见距小路上方1米左右,有纯天然三块大石错落有致,坐向东南,其中一块三角平面大石下有一大岩洞,调研组周博士入洞亲近实测,口高约1.5米、深3米、宽4米口宽内浅的洞型。罗燕军馆长介绍,这岩洞有深厚红色历史,刘永生、黄月英夫妇,为保卫“南委”电台曾在这洞、度过了一段艰苦岁月,后人为传承红色基因,将这岩洞东面大石上面竖刻有“将军洞”三个大字,另路边处一块平立面大石也刻有一百多字的红色历史铭记,作永久纪念。

    沿山溪行往下不远,架有座宽不大,单桥墩长约7米的水泥桥梁,铁质便桥栏横跨山溪而过,步随山小路而下十多米,有块平地50多平方,靠山座东用一小石结成近10平方的房子,仿原成立“南委”电台山草寮,室内已布展长乐“南委”电台部分有关珍贵史料。“南委”电台旧址向西,正对二条山溪相汇,新中国成立后这已建成水电站的堤坝,水库增添这风景独好,山水美如画景观。其“南委”电台旧址背山不远,用金属结构伸出几米,架造了观景平台,中间用大红五角星钢管造型搂平台而设,随平台基修有一条观景小道,平台基道围栏配红火炬造型,傍约1.5平方米的黄色南委电台大字,在绿林中格外壮丽显目。再上不远就是公路,路边有十多亩梯形小山田,原是刘永生等经济工作队为保卫“南委”电台时所开垦。平和县有关部门立有碑、牌的简介。

    调研组一行通过在乐北村下村自然村红色旧址、遗址的保护、利用参观学习,认识到平和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能认真挖掘、打造,促进革命老区红色文旅与美丽乡村的高质量振兴发展。

    “南委”电台初期

    电台建立初期,正处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皖南事变。“南委”电台及时下达延安党中央和南方局一个个指令。1941年2月,“南委”考虑到平和长乐地处闽粤边界的崇山峻岭,也是闽粤边最早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有长乐区委(县级)书记张全福领导的坚强党组织,长乐群众思想觉悟高,电台的安全和生活供给有保证。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南委决定把电台从大埔转移到闽粤边界的平和县长乐。南委电台选址设在乐北村下村乌窠山,乐北村下村自然村与秀山村下洋仔自然村毗邻,下村乌窠山与下洋仔村后山连在一起,统称“乌窠”。在下村的乌窠山搭山寮设台试通联成功。

    1941年春节后,“南委”电台在长乐下村乌窠山正式宣告成立。中共闽南特委组织部部长李碧山指导平和长乐的“南委”电台安全保卫工作,“南委”任命马绍为电台党支部书记、王清生为台长、温碧珍为指导员、钟尚清为报务主任、袁克伦为机要科长。“南委”电台在原成立的地址因信号不理想,不久迁到下村乌窠山的半山上。

上图;南委电台部分工作人员名单。

    由于电台的设备仍是干电池为电源的5瓦发报机,与远程通报联络存在不明确。李克农从桂林增拨一部15瓦手摇发电机和“10号”电子管、15瓦发报机,改善了“南委”电台的设备条件。一年多的时间里,延安、重庆、桂林等地红色电波每天24小时在蔚蓝的天空不停地来回频传。

    “南委”电台安全保障

    为确保“南委”电台安全运作保障,主要分为三部分,一、电台工作人员职责。二、外围武装保卫。三、做群众保密工作。

    一,电台设立在乐北村下村自然村与秀山村下洋仔自然村毗邻深山下村的乌窠山,电台机要、报务工作人员职责分工明确,在乌窠山用茅草和树枝搭的山寮艰苦环境下居住,这一片林区划为禁区。二,在外围设有以长乐区委书记张全福为队长,刘永生、王立朝、温仁宝、雷德兴、蓝汉华等几十人的经济工作队,负责电台秘密武装警戒保卫、部分队员兼电台收发报时摇发电机、情报通信交通等工作。三,长乐区区委派出妇委书记陈莲秀,郭玉莲驻下村自然村,中共长乐区委委员郭玉意驻秀山村下洋仔自然村,她们深入周边村、户基层与老区群众打成一片,负责细致做好群众电台等的保密思想工作,要求群众不得进入该禁区及不得向亲朋、外来人声张泄露,严守党组织、游击队的活动机密,坚持与国民党反动派做斗争。

    “南委”电台转移

    1942年5月20日,江西省委书记谢育才和爱人王勖,突然到长乐乡秀山村找到罗元滚和张全福,要求联系“南委”,汇报情况。谢育才说:江西省委出了叛徒,他到江西不久就被捕了。危急时刻,他为了救“南委”,不惜假自首,骗得信任后又舍弃襁褓中的儿子,徒步24天跨越赣、粤、闽,冒命赶来报警。原来,江西电台中断联系四个月后,近期再呼叫“南委”电台,说要延安电台的呼号和波长,是因为受中统控制。得到张全福的报告,“南委”书记方方随即布置撤退转移工作,机关及下属组织才未遭受损失。

    同年6月3日,“南委”电台决定转移到广东的大东镇长丘田村,并派出警卫陈鹤平前去勘察地形,但他信念不坚思想动摇,且跑到平和县城投敌。晚上,陈鹤平带着县保安队上山,欲包围偷袭“南委”电台。恰巧,电台雷德兴、温仁宝两个武装保卫人员出山执行任务,途中巧遇敌群,开枪射敌,枪声大作,“南委”电台人员听到枪声示警,立即紧急转移撤退,电台设备和人员安然无恙。同时,国民党在“南委”郭潜等叛徒的出卖下,制造又一起严重反共的“南委事件”。

    “南委事件”后,“南委”电台奉命停止工作。1942年底,电台人员分散成一支小队伍,隐蔽在长乐秀山村和乐北村等地,开荒种地、熬樟脑油、酿酒、烧木炭等。平日,电台用收报机抄收新华社电讯,供大家学习。1943年夏秋之间,电台设备转移到广东大东埋藏隐蔽,“南委”电台部分人员陆续调回重庆南方局或赴延安。

    “南委”电台重启

    1945年2月13日,李碧山亲自到平和长乐主持誓师大会,宣告抗日游击支队韩江纵队正式成立。当天下午,李碧山指示程严带领胡冠中等,到达大东起运埋藏隐蔽的电台设备。2月17日,电台工作人员重新回到当年长乐乡乐北村乌窠山南公庙不远原“南委”电台所在地,架起天线再建电台,程严任台长,胡冠中任党支部书记。电台后迁梅县雁洋三乡小都黄泥坑,闽粤赣中心县委机关驻地,后更名为粤东地委机关。李碧山、张全福先后任书记。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江西学子三下乡:重温红色历程,追溯红色印记(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江西学子三下乡:重温红色历程,追溯红色印记(组图)
·特稿:丹江问道寻初心 联星访贤强使命(组图)
·特稿:行走的思政课!井大学子踏访永丰革命旧址激活红色基因——向党献礼,用青
·特稿:踏访红色热土,传承革命薪火(组图)
·特稿:追寻伟人足迹,传承革命文化(组图)
·特稿:寻迹湘红承炬火,弘志传薪践初心(组图)
·特稿:湘潭大学三下乡团队到旋梯书苑整理毛主席诗词(组图)
·特稿:仰止高山英烈志 传承红色使命高——建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赴建阳区开展联学
·特稿: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各级党组织:开展“建党节”主题系列学习教育(组图)
·特稿:沁园春·曲靖三元宫长征纪念园(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黄声洪、李耿新、王继伟:不忘初心践使命 赓
特稿:不忘初心践使命 赓续红色血脉庆七一—
梁静怡、蔡诗晨:江西学子三下乡:重温红色
特稿:江西学子三下乡:重温红色历程,追溯
梁静怡、彭双:丹江问道寻初心 联星访贤强使
特稿:丹江问道寻初心 联星访贤强使命(组图
王梦璇:行走的思政课!井大学子踏访永丰革
特稿:行走的思政课!井大学子踏访永丰革命
宋明淋、张晶晶:踏访红色热土,传承革命薪
特稿:踏访红色热土,传承革命薪火(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