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寻湖南革命文化历史,感悟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2025年7月2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寻迹湘红,弘志传薪”社会实践团队赴湖南省长沙市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通过参观毛泽东诗词对联书法艺术碑廊、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陈列馆以及毛泽东杨开慧故居,以深入感悟,采访调查等形式,追寻伟人足迹,传承革命文化,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7月2日上午,团队成员怀着崇敬之心走进毛泽东诗词对联书法艺术碑廊。廊内镌刻着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诗词与书法作品,一笔一划间尽显磅礴气势与革命豪情。成员们驻足品读《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等名篇,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壮志中感受青年毛泽东的家国情怀,在“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铿锵诗句中体悟革命者的坚定信念。这些诗词不仅是文学瑰宝,更是革命精神的生动写照,激励着时代青年勇担时代重任,为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努力奋斗。
成员领悟诗词瑰宝的魅力后,团队来到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陈列馆,志愿者带领成员深入感悟革命文化精神。馆内以丰富的文物、图片和多媒体资料,系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沙的革命历程。从新民学会的成立到湖南农民运动的蓬勃开展,从秋收起义的烽火到抗日救亡的壮歌,成员们通过一件件珍贵展品,深刻理解了长沙作为革命热土的历史地位与所得成就。

图为志愿者讲解员为团队成员讲述革命历史。张晶晶 供图
为了深入了解更多革命精神对长沙本地人的影响,团队成员采访了志愿者讲解员,询问其从小到大对红色文化的了解与感悟,为团队成员对传承革命文化,弘扬红色精神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为团队成员张晶晶采访志愿者讲解员。韩志恒 供图
采访完毕后,志愿者讲解员带领团队前往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杨开慧故居。这座简朴的院落见证了毛泽东与杨开慧的革命爱情与奋斗岁月,也是毛泽东为数不多上有老下有小温馨相处了两年多的地方。成员们轻轻抚摸斑驳的木门、旧式的木桌,仿佛看到青年毛泽东在此伏案疾书、探求救国真理的身影。讲解员动情地讲述杨开慧烈士“牺牲我小,成功我大”的感人事迹,团队成员无不动容。故居的一砖一瓦,都体现着他们为革命事业的付出与牺牲,也见证了他们对彼此的真挚感情。

图为团队成员与志愿者讲解员在故居前合影留念。韩志恒 供图
此次实践活动让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红色基因是新时代青年砥砺奋进的力量源泉。通过实地探访,大家不仅加深了对长沙革命历史的理解,更坚定了传承红色精神的信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便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接力,逐梦前行。
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如,使命在肩,续红色基因,重整新装再出发。未来,“寻迹湘红,弘志传薪”团队将继续以脚步丈量红色热土,用创新的方式讲好党史故事,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青春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