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馆在京举办学习座谈会。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馆在北京·图书馆举办“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学习座谈会。来自全国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文博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重要论述展开深入研讨,积极探索新时代博物馆创新发展路径,为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凝聚智慧力量。

出席座谈会的主办单位嘉宾有: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馆馆长李章平,西藏毛主席像章副馆长曾建云,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馆副馆长李金龙,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馆文化旅游大使完颜玉,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馆医务处主任王峰,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馆名誉林主席助理刘银鸽等。

座谈会由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馆、北京大学电视台原台长史俊因主持
出席座谈会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华宋庆龄国际基金会主席、党组书记刘凤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馆长、军博书画院院长孔令义少将,开国中将程世才之子、总参某部程博仲少将,驻港部队原文工团团长、国家一级编导姜乃元少将,原大连陆军学院副院长、原沈阳军区综合训练基地副司令员赵雪峰少将,文旅部原老干局局长王炳义,中央统战部中国西藏信息中心对外联络处副处长王智霖,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馆名誉主席、毛泽东新闻研究院院长、中央书画院院长应明阳,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馆名誉主席、原空军政治部歌舞团演员赵淑琴,中央警卫局原正局级巡视员张学全,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馆顾问、原中央档案馆正局级研究员、毛泽东文稿和图书管理员周留树局长,总参某部政委、九九红色管理法创始人简振新大校,原总政正师职退休老干部、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顾问马昌奎,原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一级演奏员谷成忠大校,北京老爷车博物馆馆长雒文有,北京延河弘扬延安精神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明,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馆顾问陈丽丽,红色万里行组委会汪大华主任助理、红埔学校教务长周永林,国礼保健大夫唐芳城,文化和旅游部学院、歌唱家张海宇,国家队国际铁人三项冠军、北京体育大学负责人、南国际体育运动学院执行校长、冠军之家主任张会来,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馆顾问张志红,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馆顾问惠子,著名旅美访问学者作家罗光平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郑姚闽,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教授、泰国兰帕潘尼皇家大学博士生导师惠东坡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李焕征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熊坤新教授,清华经管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中心李娟老师,中国书画家研究会副秘书长尚宇姝,红色伟业基地毛小青书记办公室周林主任,中国地名学会执行会长陈士国,北京新国线旅行社集团总经理李国梁,周恩来纪念馆筹委会秘书长杨青云,华夏文促会书画院外联部副主任、七宝阁书院院长袁源,《中国报业》杂志社张洪宾,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微视频(微电影)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微电影产业协会理事邱一栋,转业军人学雷锋标兵李铁中,河北道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东科意达(廊坊)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北京德申104A诗与远方俱乐部创始人总监李海民等。

座谈会由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馆顾问、北京大学电视台原台长史俊英主持。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启幕。全体与会人员一起观看专题片,深入学习“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的核心意涵,并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展开热烈交流。大家聚焦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融合路径,结合实践案例分享经验,就深化馆校合作、开发特色教育产品等议题达成广泛共识。活动现场还通过图文影像资料,全面展示了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馆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在边疆地区开展主题教育的丰硕实践成果。该馆珍藏的三十余万枚毛主席像章,已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主旨发言环节,中华宋宋庆龄国际基金会主席、党组书记刘凤珍,驻港部队原文工团团长、国家一级编导姜乃元少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馆长、军博书画院院长孔令义少将,原大连陆军学院副院长、原沈阳军区综合训练基地副司令员赵雪峰少将,原中央档案馆正局级研究员、毛泽东文稿和图书管理员周留树,总参某部政委、九九红色管理法创始人简振新大校,原总政正师职退休老干部、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顾问马昌奎,中央警卫局原正局级巡视员张学全,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馆名誉主席、毛泽东新闻研究院院长、中央书画院院长应明阳,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馆名誉主席、原空军政治部歌舞团演员赵淑琴,北京延河弘扬延安精神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明,红色万里行组委会汪大华主任助理、红埔学校教务长周永林,北京老爷车博物馆馆长雒文有等领导、专家从不同维度深入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与时代特征。他们指出,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关键载体,应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同时强调,要深化馆校合作、馆社联动,开发契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文化产品与教育活动,使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成长的“第二课堂”。此外,还应借助数字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加强文物保护利用,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背后的故事走进大众视野。

领导和嘉宾们现场捐赠一副27米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剪纸长卷合影

中华宋庆龄国际基金会主席、党组书记现场发言图照
我们作红色管理都能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实操方法。因此,传承红色文 化,引导员工学正理、干正事、走正道、讲正气、弘扬正能量,这对有效增强 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打造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优秀员工队伍,齐心协力 创造一流的辉煌业绩,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馆非同一般博物馆,建在了西马拉雅山的世界屋脊,由班禅大师为该馆题字,毛主席心中全是人民,除了为全中国人民服务奋斗一生外,并胸怀全世界人民!全中国人民都热爱他,世界人民也热爱他!只有毛主席才能站在这世界之巅!我感叹将毛主席像章博物馆建在世界之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与胆略!这也只有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才能打造出这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天伟业!我被民营企业家李章平的情怀和他的团队中例如副馆长持正明心是曾经的银行家辞去行长职务,一心赴在这项宏伟的事业中,还有那些默默无名的,以及我们的朋友文化先行者李金龙先生,在文化部工作时曾经为西藏建立68座电影院,正是这些沉淀和积累,是他们的精神汇聚在一起,为我们国家和世界文化旅游事业打造了新的金字塔!西藏毛主席像章博物馆的藏品丰富多样,涵盖了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各类毛主席像章,总数超过十万枚。这些像章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更承载了深厚的红色记忆。每一枚像章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故事,一段历史,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博物馆通过精心策划的展览,将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呈现给公众,让参观者能够近距离感受那个时代的激情与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