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情系大芹山——浅谈陈天才主要革命功绩(组图)
作者:陈民安
浏览次数:
2025-05-20 16:45:29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陈天才,漳州平和人,1911年出生在闽南第一高峰大芹山(1544米海拔)北部山脚下,一个叫郭坑店仔的贫苦农民之家。

陈天才故乡一一平和县国強乡三五村郭坑

    1927年,陈天才在大哥陈天德(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朱积垒为书记的中共平和支部最早的10名党员之一)的引领下走上革命道路,从1928年担任郭坑团支部书记起,历任郭坑党支部书记、和中区委书记、平和县委书记、龙溪地委常委,是平和山内革命武装领导,从一个血气方刚的懵懂少年成长为敌人闻之丧胆的传奇人物,闽南地区主要革命领导人之一,为平和乃至闽粤边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组建、壮大山内革命武装,使之成为平和县及周边坚持时间最长,作用大影响深远的游击队伍。

    1927年春,以陈天德为会长的郭坑农会成立,1928年5月,以陈天才为书记的郭坑团支部成立,在平和县委领导陈彩芹、扬文元,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王占春,闽粤边特委委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林路等鼓舞指引下,郭坑农会和共青团同心协力抓武装,从山上捡到三支步枪(国民党一支起义队伍出师不利丢弃在坂仔与南胜间的大山上)起步,陈天德、陈天才、陈清泉三兄弟带头,用卖耕牛卖山货筹款买枪和请师傅上门造枪等办法武装队伍,不到两年时间,组建一支拥有30多条枪的山内郭坑革命武装。

    山内郭坑革命武装从组建那天起,在陈天才的率领下,无论叫自卫队、武工队、民兵、区干连还是游击队,始终在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武装斗争,或单独或配合红军主力行动,身经百战、战功卓著,是一支名符其实的“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革命队伍。

    1928年3月8日,陈天德、陈天才率农友到九峰参加”平和暴动”,由于通讯落后加上雨天路滑、路途遥远,没能第一时间同暴动队伍一起攻入县城,但这次行动给农友们上了一堂看得见摸得着的武装夺取政权的课,”平和暴动”极大鼓舞着山内这支武装队伍的斗志。

    1936年秋,红三团洪定安带领的一个连在山内片仔遭遇国民党保安队一个营的袭击,危在旦夕之际,陈天才带队伍天降神兵,逆袭解救;陈清泉带队伍连夜护送13名战斗中负重伤员30余里路至安厚半山红军疗伤处;陈天德组织队伍含泪掩埋10名在战斗中牺牲的红军战士遗体。

    1937年5月国共合作抗日(郭坑)谈判,陈清泉组织近20名加强连的民兵在谈判地点周围警戒,滴水不漏地保护我谈判代表的安全,确保谈判的顺利进行。

    1937年8月,”漳浦事件”发生后不久,陈天才和区干连干部在当地进村入户宣传发动,不到10天号召近百名乡亲应征入伍,使红三团兵力迅速增加到200多人,大大提振了重振红三团的信心!

    1938年1月从郭坑出发的区干连50多位战士整编为新四军二支队,奔赴抗日最前线,献身苏皖抗日沙场。

    1938年春,陈天才、陈振盛等巧扮”白皮红心”角色,以”集训队长””保长”身份为掩护安插民兵、区干部于乡公所要职,招兵买马、制造枪支扩大革命队伍,搜集重要情报,掩护中心县委机关安全转移,精准打击敌人。

    1938年5月,陈天才率武工队和特委机关警卫,消灭乌军于乌龙坑,作恶多端,流窜闽南的伪军得到应有惩罚。

    1940年,驻扎在山内片仔堡国民党平和保安队加紧清剿山内革命力量,游击队医生陈锥,和中区区委委员、山内民兵副营长陈清泉叔侄等一批共产党员惨遭杀害,山内革命武装组织发起人陈天德找到时任平和县委书记的三弟陈天才,要他为牺牲的同志报仇讨还血债并再三嘱咐”我们全家都参加革命,活是共产党的人,死是共产党的鬼,坚决不能动摇”,陈天才以大局为重,一方面”隐蔽精干”,一方面施于巧计(出动地下游击队,诱敌入瓮、夜袭敌营等)惩凶、除奸,鼓舞了士气、稳定了人心、扭转了局势。

    1945年7月10日,乌龙坑战斗,陈天才率数十名游击队员配合王涛支队第三大队扼守中路阵地阻敌数次冲峰;配合第四大队灭西路敌指挥官,吓阻敌人。

    1945年秋,后溪战斗,民兵陈朝枝一路狂奔报军情,避免红军遭追杀,一连队伍和边区首长安全转移的同时毙敌一雷姓副团长。   

    1945年11月,水尖山战斗,磜尾民兵闻声急速赶到增援,击退70倍于我(三个营1000多名)敌军解红军加强班被围山头之难。

    1946年9月,卢炎率磜尾民兵夜袭恶霸于龙溪黄山苦湖,缴获大量枪支弹药,为龙溪地委工作团解武器短缺之苦。

    1948年4月,霞寨石寮囗伏击战,陈天才率磜尾民兵毙敌13名,俘敌1人。

    1948年春夏,陈天才和吴扬、卢炎一道,号召200多名青年(含民兵、武工队)入伍,壮大闽南支队,为平和战略反攻,解放全境奠定牢固基础。

    山内革命武装,从成立的那天起,陈天才身先士卒,战士们英勇顽强,所向披靡,在平和乃至闽粤边谱写了壮丽的革命书篇。

    二,建立、巩固、发展大芹山革命根据地,使之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红军前沿阵地和边区战略后方基地。

    郭坑农会成立,农会武装组建,山内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开展,但是平和县委朱积垒、陈彩芹、扬文元等领导的相继牺牲,给郭坑革命组织沉重打击,一时失去了与上级组织的联系,“如何组织开展有效的武装斗争“成为面临的重大课题。“找红军去”成为郭坑革命组织的共识后,农会、共青团、农会武装千方百计四处打听、寻找红军。

    1932年5月,听说毛泽东率领红军攻克漳州,陈天德、陈天才、曾哈、陈万亨等农会骨干进城找红军,在坂仔找到一股红军宣传队后陈天才、陈万亨有事先回郭坑,陈天德、曾哈以农会正副会长名义到小溪红军团部开介绍信后直达漳州找到时任”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主席”的王占春,请求红军进山内带领农会武装开展武装革命。

    王占春牺牲后的两年间郭坑革命组织又一失去与红军联系。为找红军,陈天才、曾献加长时间以打工身份多次到南胜、五寨一带边打工边打探红军消息。   

    1935年5月,听说云霄红军建立红色政权打地主、分田地,郭坑农会指派陈山良、陈清泉、陈振川等4人到云宵马埔找红军,时任闽粤边委委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林路接见他们后写信给陈天德,充分肯定郭坑农会、共产团工作,同时答应尽快派红军前往山内;7月,红三团排指导员欧育超带8名战士到郭坑,陈天才带领他们侦察大芹山地势、地貌、村庄;又过几天,以林克明为团长的工团一行到达郭坑后迅即成立”武工队”;当年秋天,林路率领一班人马来到郭坑后很快成立”中共郭坑支部”,陈天才任支部书记;11月成立”中共和中区委”,陈天才任书记,陈子夏、陈振川、赖招燕任委员。紧接着”闽粤边委”机关也从南胜欧寮迁移到山内长圳脚。从此山内进驻“特委”和“红三团”,创建特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大芹山革命根据地”,使之成为边区战略后方基地和对敌前沿阵地。山内郭坑农会、团支部、农民武装点燃了革命火种、发动了群众、找来了红军和特委,为大芹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陈天德、陈天才兄弟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埔垫、衔接等准备工作,尤其是陈天才在郭坑党组织成立后率领全体共产党员和当地武装力量与林路、何俊、朱曼平、卢叨、卢胜、陈文平、何鸣等特委(红军首长)一道为之后的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935年8月,“红三团”与“红九团”会师后,“红九团”回闽西,为了紧密两地联系,“闽粤边委”决定并于年底在郭坑后溪村设立“闽西南交通总站”,线路有通往尫仔石山、乌山一带的东线,通往南靖、漳州一带的北线,通往芦溪、闽西的西线,通往九峰、粤东的西南线。交通分站近20个,交通员近40人,该“交通总站”的建立接送过包括谭震林在内的一大批党政军首长,运送大量粮食、药品、棉布、武器等重要军需物资,上传下达数以千计的重要情报,为闽西南的革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建立“闽西南交通总站”的同时,还分别建立松柏脚、梅子、水流田等红军游击队“物资中转站”,确保红军游击队的军需集散。

    1936年9月,洪定安带领“红三团”一个连队进入大芹山,镇压了片仔恶霸并到附近乡村宣传红军政策,三天后回驻片仔村,不料,被镇压的恶霸的弟弟心生报复,到小溪密报给保安队并连夜带一营军队包围片仔,由于连长的思想麻痹,红军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被动应战,且战且退,好在“和中区区委书记”陈天才闻信后迅速带领陈振川、曾梨仔、陈振盛等4名“区干连”战士,选择有利地形伏击增援,给红军有喘气的机会组织还击才扭转被动挨打的局面,但这场遭遇战,我军损失惨重,牺牲10人,重伤13人。

    1936年,平和县和中区委组建“抗日救国会”,同时组建妇女救国组织。

    1937年5月,为了合作抗日,根据“南委”指示,开展与国民党军队合作抗日谈判,经双方多次接触商定在陈天才兄弟家举行“第一次国共谈判”,“红三团”领导卢叨(化名王祥)代表我方与粤军157师代表伍笃祺连长进行谈判,双方各带三名人员不带武器,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谈判取得择时再谈共识,这次谈判为6月中、下旬笫二次谈判(漳州)并签订“六二六政治协定”争取了时间,成为南方八省十五个根据地国共合作抗日“笫一谈”,对全国国共合作抗日有着重要意义。在笫二轮谈判前的6月中旬,“中共闽粤边特委”主要领导何鸣、林路、尹林平、朱曼平、张敏等人在山内大水坑交通站召开会议,决定继续让何呜、卢叨为代表与157师谈判。谈判期间“特委”和“红三团”在高坑陈氏大宗召开连以上“干部扩大会议”,研究谈判相关事宜。 

    1937年8月的“漳浦事件”“红三团”1000余名官兵被国民党军队缴械,给“红三团”予重创,为了重整“红三团”,“闽南特委”、“红三团”何浚、朱曼平、卢胜等领导到山内陈天才家集合数日后在圆边村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迅速动员有志青年参军等事项。

    1937年9月,“闽西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谭震林带领一个武装排进驻郭坑后溪村,短短一个月与闽南红军游击队并肩作战,镇压反动地主,铲除”地头蛇”,袭击坂仔乡公所和山格、大溪反动武装,征款数万元,尽显红军军威,给“红三团”重振增强信心、解决“红九团”经济困难燃眉之急。

    1937年冬,为了帮助贫苦农民子弟识字和宣传革命思想,“闽粤边委”着手筹建”“列宁小学”并于次年招收近50名学员,免学费给救剂,小学老师2名由外来文化水平较高地方干部担任,陈天才为校长,地点选在片子附近陈氏宗祠。

    1938年2月,取消“闽粤边特委”成立“漳州中心县委”,何浚任书记,迁址邦咸。为了生产自救,何浚上任后通过调查选择碧野保西格营深山密林内开荒种地,从事农业生产兼营商业手工业,集资创建“建兴垦荒公司”,何浚、朱曼平、卢叨、陈天才等和战士一起当起了农民,一年时间开荒造田50多亩,收获粮食近2万斤。

    1938年5月,汉奸队伍“乌军”30多人,由匪首张建成带领进入山内岩坑、抬牛贯、乌龙坑一带骚扰抢掠并扬言扫荡大芹山,面对这帮匪徒的猖獗行径,“中心县委”决定给予有力打击,于是派“和中区区委书记”陈天才带兵执行,竖日,陈天才带领40多名红军游击队来到乌龙坑,夜间埋伏,天亮行动,不到5分钟,张建成、周俩吉两反动头目被当场击毙,其他人员被俘,取得速战速决的胜利。  

    1939年4月2O日,在陈天才的带领下,“漳州中心县委印刷部”移到鹅江过民房里。

    1939年秋,“碧野建兴恳荒公司”被国民党破坏,寄存粮食被抢走,中心县委、和中区委又在数十里外的大水坑创办“木材公司”,白天官兵上山劳动,晚上办识字班,提高大家的文化水平。

    1941年1月,撤消“漳州中心县委”成立“闽南特委”,机关移至大水坑。

    1945年6月,“王涛支队”由刘永生支队长率领笫一、笫三大队挺进大芹山和乌山开展抗日反顽,7月4日部队回乌龙坑休整,7月10日,国民党当局获悉纠集福建保二保三团和平和保安队千余人,分三路包围欲消灭我王涛支队,获情报后,刘永生紧急布暑兵力分三路狙敌,经过一天激战,我军歼灭敌一个大队60多人,缴获机枪一挺和大量武器弹药,我军笫三大队大队长赵国强和一名战士牺牲,支队正副支队长刘永生和巫先科等7名指战员负伤。

    乌龙坑战斗结束后刘永生、巫先科等伤员留在后溪“红军伤兵临时养伤处”养伤,养伤处陈古老当勤务兵贴身照顾首长,陈天才负责全面。红三团大队伍由郑金旺率领转移到乌山。在乌山“公田战斗”结束后王涛一、三大队由陈仲平政委和边区首长魏金水率领回驻平和大芹山休整,国民党一个营的军队尾随到达郭坑后溪,双方遭遇战打响,我军毙敌一团副和数名保安团士兵后撤向大山,敌人恼羞成怒杀害一名为红军做饭的老接头户张子初后烧光该村房屋。不久敌又派重兵(3个营)在后溪后山至湖鳅桥一带大规模搜山烧山,红军一重伤员被害。  

    1945年8月27日至9月3日,在水尖山召开“边委扩大会议”,朱曼平、魏金水、刘永生、卢叨、洪椰子、陈仲平、陈天才、卢炎、郑金旺、廖益等领导参加,会议由边委特派员朱曼平主持,着重研究抗战胜利后闽粤赣边的革命斗争形势和任务,确定闽西南党组织和人民武装继续实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会议决定“王涛支队”在不打乱原来建制的原则下,采取分散发展的方针,一大队到南靖树海,三大队回闽西,四大队在闽南乌山平和一带。 11月,中共平和县委书记陈天才和王涛支队中队长柯永麟带一个加强班15人从乌山出发准备到闽西参加中共闽粤边委临时扩大会,他们昼伏夜出于17日到达郭坑水尖山,不幸被国民党保安团1000余人包围,我方指挥员指挥有方,战士英勇奋战,当地民兵增援及时,突围成功,取得以少胜多的胜利,重挫敌人锐气,大长我军威风。

     ”树海”,因一望无际的森林如海而得名,”树海”也因”隐蔽精干”的有组织没人,有村庄没群众,有敌人不能打的囧境而出名,以陈天才为书记的县委一班人,识大体顾大局,在有上餐无下餐,一条裤子三人穿的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斗争,机警周旋,保存并扩大了势力,为革命的最后胜利积蓄能量。

    1948年春,吴扬、卢炎带领”闽南支队”一个排兵力从乌山挺进大芹山,不到三个月声势大,首先拨掉驻片仔乡公所联防队,在郭坑开阔地公审镇压正副队长,紧接着拨除霞寨寨仔、高坑尖石反动据点。开仓放粮也有大动作,尤其是大溪那次,发动山内男女青壮年l000多人,操着家伙(只是挑粮扁担),敌人误以为是带武器的闽西大部队,吓的龟宿炮楼放空枪壮胆,我军民一夜间搬走数万斤国民党当局库存粮,群众拍手称快,社会影响极大,当地青年纷纷加入革命队伍,先是在郭坑大厝成立支队第三连(连长张振礼),不久又在乌龙坑成立第七连(连长陈治三),随后“平和独立大队”成立(队长黄虎文),革命队伍迅速壮大,巩固了大芹山革命根据地。

    三,建立人民政权

    随着形势的迅速发展,1948年8月,“中共平和县工作委员会”在山内新建村成立,设有组织、宣传、财政等部门,下辖7个工作团,政府职能雌形显现。

    1949年8月1日,”平和县军管会”在芦溪成立,陈天才任军管会主任,军管会下设秘书室、公安科、财政科、文教科等职能部门,履行政府职能。8月15日,军管会由芦溪迁至霞寨大坪西爽楼。

    为了避免国家财产的损失,保证人民生命安全,军管会决定与国民党平和县政府进行和平接管谈判,通过两轮斗争,双方达成协议,张介义率部起义,平和县成为漳州地区最早解放的一个县,起到示范作用。

    1949年9月17日,平和县城小溪和平解放,10月13日平和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县委书记陈天才兼任首任县长,何清标任副县长。

    革命战争年代的二十二年,是陈天才煅炼成长的二十二年,也是陈天才为闽粤边革命做出重要贡献的二十二年,为民是他革命的初衷,不怕牺牲是他的英雄气概,武装斗争、对党忠诚、依靠群众是他的坚守。他一生的革命功绩永远铭记在闽粤赣边革命史册,他的革命情怀所闪耀的光芒永远照亮着芹山大地!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全国文明村镇”的上杭县都康村领导到松源镇老区荷玉村传经送宝(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全国文明村镇”的上杭县都康村领导到松源镇老区荷玉村传经送宝(组图)
·特稿:故事汇里续雷锋情(组图)
·特稿:革命薪火代代传 与时俱进谱新篇(组图)
·特稿:湖北省襄阳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员文章入选《不忘初心 人民至上》——弘扬伟大
·特稿:浴血城壕川:西北野战军鏖战陇东的转折之战
·特稿:方寸载山河:赣版佳作的文化强国叙事与全民阅读新范式(组图)
·特稿:纪念魏长郡同志诞辰100周年(组图)
·特稿:对我国抗日战争历史的疑惑与思考(图)
·特稿: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特稿:凝聚民族之力 共绘双拥之魂——从江县“五举措”用活民族文化资源创新群众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陈民安:情系大芹山——浅谈陈天才主要革命
特稿:情系大芹山——浅谈陈天才主要革命功
黄声洪、李耿新、王继伟:“全国文明村镇”
特稿:“全国文明村镇”的上杭县都康村领导
特稿:故事汇里续雷锋情(组图)
朱柳进、胡高娃、孙烨蓉、刘精敏:革命薪火
特稿:革命薪火代代传 与时俱进谱新篇(组图
罗定海、韦义山:湖北省襄阳市延安精神研究
特稿:湖北省襄阳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员文章入
梅金娟:浴血城壕川:西北野战军鏖战陇东的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