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母亲节来临之际,我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缅怀这位近代伟大的母亲同桂荣姥姥!
刘力贞、张光同志: 惊悉我们敬爱的刘嫂子同桂荣同志不幸辞世,我和齐心及全家感到万分悲痛。刘嫂子跟随志丹同志为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历尽千辛万苦,为革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志丹同志是我的革命导师,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我与志丹同志和刘嫂子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在志丹同志牺牲后,刘嫂子遵照志丹同志的遗愿,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大量工作。她是我最敬重的人之一。她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可敬可爱的革命老人。我们因在外地,无法亲赴吊唁,特致电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向你们致以深切的慰问,请节哀保重。 桂荣同志安息吧! 习仲勋 齐心一九九九年五月七日


多么珍贵的一段情谊,这也许是是桂荣姥姥最欣慰的一段吊唁!
今悉同桂荣老嫂逝世,十分哀痛。她一生参与革命事业,抚养遗孤,备尝艰辛,世人敬佩,特致悼念,并对力贞、张光深表慰问。 马文瑞1999.5.7
这是时任陕西省委第一书记,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所发来的吊唁。也是对力贞妈妈和张光爸爸的慰问,更是对同桂荣姥姥的尊重,他用最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无数人的心酸!

同桂荣同志生平简介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刘志丹同志的夫人,老红军、陕西省政协委员同桂荣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9年5月4日下午2时45分在西安逝世,享年94岁。
同桂荣同志是陕西省吴旗县人,生于1905年12月23日,1934年4月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跟随刘志丹同志为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英勇奋斗,不屈不挠,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同桂荣同志1920年和刘志丹同志结婚后,就决心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民族的解放事业,追随刘志丹同志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她想方设法筹集钱物,补助刘志丹同志去榆林中学读书,去广州黄埔军校学习。
在北伐战争和渭华起义中,她积极支持志丹同志,为他解除了后顾之忧。渭华起义失败后,陕北盛传刘志丹已牺牲,同桂荣同志表现出异常坚定,她说:“我自己虽然很难过,但志丹是为人民死的,死了也是光荣的。”
1928年夏,喜出望外,刘志丹回到陕北,秘密组织地下斗争,她为党组织传送信件,站岗放哨。
谢子长、阎红彦同志因病先后来到刘志丹家中,她想方设法掩护好他们,上山采药为其治病,使他们很快康复投入战斗。她配合党的工作,积极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劝说老年人送子参加红军游击队。是刘志丹革命活动的大帮手。
1934年春,国民党军队抄了刘志丹的家,烧了房屋,挖地三尺,还揭了刘家的祖坟。全家老小十多口,分散逃入深山老林,同桂荣同志和4岁的女儿力贞,靠吃雨水和炒面糊口,躲了十多天。她下定决心,死也不能让敌人抓到。没吃的,她和婆母出林寻食,碰上了搜山的敌人,叫她们带路,婆媳二人互相作了暗示,立即跳下路边长满梢林的山沟中,滚下去脱了险。
陕甘边区根据地政府主席习仲勋同志知道后,马上派出游击队员,秘密寻找了她们,接回根据地。习仲勋见到同桂荣说:“嫂子,受惊了!”同桂荣说:“我不怕他国民党,我早有准备,干革命就得豁出去。”刘志丹从前线回来,她一见就要求给她分配任务,她说:“我一不能文、二不能武,给红军缝缝补补还是能行的。”刘志丹让她 组织农村妇女给部队做军装、军鞋和军旗,打仗时照顾伤员,她样样都干的很出色。
1935年初,刘志丹率西北红军解放了六座县城。使陕甘、陕北两个根据地连成一片。九月间,红二十五军、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由徐海东和刘志丹指挥,在劳山歼灭了敌人一个师,当人们正在庆祝这个大胜利时,突然,“左”倾机会主义分子诬陷刘志丹和他的一批战友为“反革命”,关入监狱,准备杀头。同桂荣同志去监狱看望,被无理拒绝,她找保卫局质问,他们把她和女儿立即打入劳改队,她和看管人员辩理,就不给吃喝;但是,群众和后勤人员偷偷给她母女送水送饭,悄悄说:“他们总有受报应的一天”, “他们不敢把老刘怎么样!”同桂荣含着热泪说:“只要我活着,就要和他们斗!”所幸这年10月间,党中央、毛主席、周副主席长征到达陕北,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救出了刘志丹和他的战友。同桂荣见到毛主席时,看他还穿着布单鞋,就赶紧给他作了一双新棉鞋送去,1960年同桂荣在北京见到毛主席,主席握着她的手说:“刘嫂嫂感谢你给我做的棉鞋。”“文革”后还亲自提名同桂荣同志为全国人大代表。
1936年初,刘志丹被中央任命为东征北路军总指挥,他告别妻子、女儿,和宋任穷同志率部北上,打到了神府,使这块根据地和陕北根据地连成了一片,抢渡黄河后,在山西又连打胜仗。在攻打中阳县三交镇时,他到前沿阵地去指挥,不幸中弹光荣牺牲。同桂荣同志当时在瓦窖堡身患伤寒病,听到噩耗后,她忍住巨大的悲痛,坚定地说:“我要继承志丹的遗志,革命到底!”
1936 年夏,党中央迁到保安,毛主席设宴招待从白区来的女作家丁玲,请同桂荣作陪。席间毛主席说:“这位刘嫂子,在陕北可有名啦!”丁玲说:“我来后,大家都知道你刘嫂子。”毛主席笑着说:“这就是她的官衔嘛!”同桂荣与毛主席的夫人贺子珍亲如姐妹,贺子珍生毛娇娇时,是毛主席叫同桂荣去接生。贺子珍说:“有刘嫂子在,我就放心了。”抗战中,贺子珍的母亲到延安,生了病,同桂荣同志经常去看护直到送终。那时,哪一位同志生下孩子没奶,她就去找奶妈,哪位同志要寄放孩子,她就去找好可靠的人家,李铁映等同志小时就是她给找的奶妈。老同志都称她:“你真是好大嫂”。
1937年1月,同桂荣同志随党中央到达延安,马上到市民中宣传党的抗日政策,接着到难民工厂工作,使逃到延安的难民有了安身之地。组织他们缝制军装,支援前线。不久她又参加了边区妇联工作。先后两次入边区党校学文化,学理论。处处虚心向老师、同学求教,很快使思想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1942年她积极参加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她对康生在整风中乱整提出过批评。她和董老、谢老的夫人一起种菜、养猪,起带头作用,推动机关生产。
全国解放后,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担任过托儿所、幼儿园的名誉院长、顾问。亲自为幼儿作玩具。为幼儿教育事业付出了心血。在十年动乱中,她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实事求是,坚持原则,敢于斗争。离休后,她积极看书学习,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当时,各地的造反派来找她搜集老干部的“反动历史”和“反党材料”。她总是实事求是的告诉他们:“某某同志从小参军我看着长大,他怎么会反党。”“某某同志脱险从国民党统治区来参加革命,经过了几十年出生入死的战斗,他怎么会成敌人。”造反派说:“走资派就是反革命”,她严肃地说:“不要乱给同志戴帽子嘛!”造反派说:“你怎么认识这么多的黑帮?”她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造反派说:“你思想顽固,还给老家伙评功摆好。”她说:“你们年轻,不懂历史,要多看些书。”使造反派从她那里得不到任何材料。一些老干部的家被造反派抄了,子女无处安身,她一一热情接待,细心照顾。这些孩子的父母,知道刘嫂子是这样爱护他们,都感动的泪流满面。
1969年同桂荣同志被下放到三原,她和周围的工人、农民相处得十分亲密,特别是她严于律已,平易近人,艰苦朴素,乐于助人的崇高品德,深受当地群众的称赞。
同桂荣同志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联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及陕西省政协常委、委员期间,每次开会都提出有关老区建设、妇女工作、扶贫、改善乡村教育等问题的建议,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她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支持改革开放,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近年来她身体逐渐衰弱,但仍关心国家大事,每当在电视上看到各地建设成就时,她就高兴地说:“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了。”
同桂荣同志是刘志丹的夫人,也是亲密战友,和刘志丹同志一起战斗了十六年,以后又在刘志丹革命精神的鼓舞下,战斗了六十年。在这七十六个革命春秋中,她始终表现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她追随刘志丹同志出生入死、浴血奋斗,历尽千辛万苦,为创建陕甘宁根据地做出卓越贡献。她时刻不忘党的教导,处处以党的利益为重,识大体、顾大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和名利地位。表现了一个老党员的高尚情操。她时刻不忘老区人民,为改变老区的贫苦面貌多方奔走、慷慨解囊,集资办学,扶贫帮困,为发展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她含辛茹苦,扶养遗孤,严格教育下一代,要求他们不能因有刘志丹而有任何特殊思想。表现了一个老红军、老共产党员的革命情怀和优秀品质。


还记得刘彩霞大姐带着我回志丹县娄子沟老家的旧窑洞去看,当年同桂荣姥姥为了躲避国民党来搜捕时就躲在望眼可以看到的山坡上的窑洞上,现在老窑洞的下面是刘彩霞大姐家的祖屋窑洞,刘彩霞大姐的爷爷叫做刘景儒,父亲是刘继业,大姐当时回忆父亲是给刘志丹和习仲勋送信的,当时窑洞因为被同乡的恶霸给强占了,父亲不得不从部队上回到家里,在陕甘边政府上打官司,一趟一趟的往政府跑,最后还是把祖屋给要了回来。后来刘志丹将军牺牲,同桂荣姥姥独自带着刘力贞妈妈东躲西藏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追杀躲进了山上的就破窑洞里,那个时候大姐还小,根据她的回忆,她和二姐还经常上去给送饭送水。后来部队上知道了才来人把他们接走照顾。国民党那时候到处杀害刘家的人,一大家子除了跟随闹革命的男丁们,在家里的十几口子都遭到了杀害,还把刘家祖坟都给破坏了。每当听到彩霞大姐讲起这段历史她总是忍不住的想掉眼泪,因为她说她和力贞妈妈算是同龄的人,但是力贞妈妈毕竟备份比她要年长些。幼小的心灵受到了这么大的打击实在太可怜。这也是她们后来结下深切情谊的开始。彩霞大姐讲因为以前她们在山上的窑洞里住过,所以力贞妈妈后来参加工作了也会经常回来他家老窑洞里来。她说力贞妈妈说过她不喜欢去其他地方,总喜欢这里,说不出来的亲切。有一次力贞妈妈还说要收养一个娃娃,他们讨论要男娃女娃的事情。力贞妈妈说彩霞大姐,女娃多好,我就是女娃哪点比女娃差,你也是女的,你的三个弟弟不都是靠你一并拉扯出来的。现在再回到老家,窑洞还是那个窑洞,可是人却再也无法看到……

1999年5月19日,与刘志丹精神相守六十四年的同桂荣,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敬献的花圈伴送下,真真切切回到了丈夫的身边。那一天,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城万人空巷,家乡老百姓自发的为这位集共产党人优秀品质和中华民族妇女传统美德于一身的巾帼英雄送行,父老乡亲默默地肃立在街道两边,许多老人甚至掩面抽泣……今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全新历史时期,重温同桂荣的革命贡献,回忆她踏着刘志丹足迹、为崇高的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缅怀这位中国革命史上平凡而伟大、德高又望重的女性,将鼓舞今人把党开创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在持续改革的大旗引领下,继续推向前进。 我们永远怀念您我的“姥姥”同桂荣,您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是无怨无悔的一生,正如贺秉发老前辈总提及到您一样“刀子嘴,豆腐心”……

同桂荣姥姥17岁嫁到刘家,刘志丹将军是个知识分子,他从来没有嫌弃过这个未读过书的农村妇女,他敬重她,体贴她,帮助她。姥姥没有文化,他得空就耐心地教她认字,给她讲许多革命道理,引导她走上革命道路。而如今力贞妈妈也离开了我们,但我们从同看看身上看到了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也看到了她对刘志丹将军精神的延续和传承,是她培养了力贞妈妈,而力贞妈妈鼓励着我走入了清华,我们新时代的女性定将坚守好我们陕北老一辈无产阶级的南梁革命精神奔赴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