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清明 先烈功勋应被铭记(组图)
作者:舒立
浏览次数:
2025-04-10 15:23:01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董必武

董必武给黄安麻城学生布置工作

冯树功革命烈士证书

冯树功画像

武汉中学旧址

    麻城早期中共党员中,有一位叫冯树功的著名烈士,为中共应山县委首任书记,还于1930年担任过麻城县委书记。然而各种书籍里关于他的记载却寥寥数语,最多也仅300余字。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更不知道他是麻城哪里人。2025年清明节前夕,笔者与应山县政协文史委主任李大亮取得联系,找到一些资料并作了专门调查,将冯树功烈士生前身后的一些事整理出来,以示对革命先烈的敬重和纪念。

    一、与董必武结下深厚师生之谊

    冯树功(1901-1930.7),又作冯术功,原名冯景秀,1901年生于湖北省麻城县白果镇觅儿山村大冯家山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冯尔瀛与母亲刘氏共生有6个儿子,树功排名老五,家里在农业生产之余还酿些白酒,因而经济状况较好。可惜家道中落,父亲在他9岁那年去世。

    冯树功8岁时入私塾,13岁时进小学,毕业后考入董必武创办的武汉中学读书。董必武祖籍地为麻城市白果镇董家山,离大冯家山仅10里路。在校期间,冯树功认识了董必武,与之结下深厚的师生之谊。在董必武的引导下,冯树功接触到新思想,决心为民族解放而斗争。他给家中写信说:“要为中国人有自己的自由国家奋斗至死!”。为表明志向,将自己的名字“景秀”改名“树功”,意为“不要个人的锦绣前程,要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建树功勋”。

    1925年暑期,冯树功受党组织派遣回到麻城,化装成小贩,在顺河一带走村串户,宣传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192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北伐军攻克武汉,国共两党合作。他奉组织之命,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蔡济璜、刘象明、刘文蔚等接管国民党麻城县党部。

    二、中共应山县委首任书记

    1927年春,冯树功与汪氏结婚,董必武给他写了一副对联以示庆贺。就在结婚那天,冯树功接到董必武主持的国民党湖北省党部通知,任他为特派员,派他前往应山县(现广水市)指导工农运动。第二天一早,冯树功即告别新婚妻子汪氏,穿上白色长衫,戴着白色礼帽离开麻城,前往应山县开始新的革命历程。

    应山县位于桐柏山南麓和大别山西端,大部分地区为低山丘陵地带,京汉铁路从该县经过并设东篁店、广水、杨寨、陈家河四个站,是开展农运和工运较为理想的县份。大革命时期,应山县委组织开展农民运动,成为“全省最好的县份之一”;土地革命时期,县委多次举行武装暴动,革命旗帜始终高扬。

    冯树功到应山县后,迅即以特派员身份投入工作。4月,接替高少珊任中共应山县支部书记兼城区党小组组长。县支部先后下辖城区、七里冲、广水、陈巷、杨楼、西肖店、北小河等7个党小组,党员57人,上属湖北区委领导。

    5月,中共湖北省委根据中共五大规定的组织序列和应山党员迅速发展情况,在原中共应山县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中共应山县委,所辖各党小组升格为党支部,冯树功任中共应山县委书记兼城区党支部书记,县委下辖8个党支部,党员85人,上属中共湖北省委领导。其中,城区党支部下辖县党部、县农协、县公署三个机关党小组,党员18人。

    7月15日,汪精卫叛变革命,国民党反动派一面拼命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一面解散农民协会组织,勒令上交武器。应山县革命形势急转直下,不少党组织和农会遭到破坏,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走向失败。

    8月上旬,省委派京汉路区特委书记郭述申来应山,与冯树功取得联系,共同商议恢复党的组织、整理农协和秋收暴动等工作。冯树功与郭述申一起到广水镇,恢复了广水铁路党支部,由叶开寅担任书记。

    10月,郭述申生病,省委另派邓雅声到应山,接替郭述申任京汉路区特委书记,继续帮应山县委进行党、政、军、群组织的整顿和发展工作。11月上旬,在陈巷黄氏祠召开全县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共应山县委,仍由冯树功任书记。新县委决定,在全县建立7个暴动据点,指定了暴动据点的负责人,规定各暴动据点必须建立一支农民游击队,积极准备年关暴动。为联络和指挥方便,县委将机关迁往广水铁路工人住宅区,另在城关东门外设立交通站。由于城区敌人力量强大,1928年1月,城关暴动失利,京汉路区特委对应山县委进行改组,将冯树功调走,由唐方九接任县委书记。

    之后,县委把武装暴动重心转移到乡村,在各暴动据点发展党的组织,恢复农民协会,扩大农民武装,杀戮土豪劣绅,实行武装割据。但进入3月以后,国民党政府军与土豪劣绅操纵的红枪会向应山县委领导的各暴动据点发动进攻,各据点相继丧失。至4月,应山的7个据点全部丧失,党组织也全部塌台。

    三、中共麻城县委书记

    由于历史的空白,冯树功离开应山后的行踪不得而知。

    1929年,冯树功回到麻城,先后担任中共麻城县委组织部长、中共麻城县委书记。这一时期,麻城革命形势发展迅猛,逐渐进入鼎盛时期。

    1929年春,中共乘马区委、顺河区委、黄土岗区委、中宋边区工作委员会相继成立,被敌人严密控制的县城及宋埠也分别建立了党的特别支部,全县党员发展到700余人。同期,乘马、顺河两区被我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基本控制,两区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6月,麻城县农民委员会建立。年底,县总工会成立。根据鄂东北特委制定的《临时土地政纲》,麻城县委在乘马、顺河及周边地区掀起史无前例的土地革命,苏区广大贫苦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在“保卫红旗,保卫苏区”口号鼓舞下,获得土地的广大农民踊跃参军参战,参加革命支持革命的热情空前高涨。在苏区人民和地方党组织支持下,红三十一师接连粉碎了敌人对鄂豫边苏区的三次“会剿”。

    1930年春天,在县委领导下,第一次麻城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在顺河集张岗西冲召开,麻城县苏维埃政府成立。3月,福田河区苏维埃政府、黄土岗区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4月,根据中央指示,红十一军改编为红一军。红一军成立后,乘国民党蒋、冯、阎中原大混战时机,分东西两路大举出击,先后攻克霍山、英山、罗田、云梦、光山、罗山六座县城和花园、杨家寨等车站,歼敌约7000余人,取得平汉路三战三捷三扩编等胜利。至8月,全军人数已达到5000余人。

    这一时期,麻城地方武装亦得到较大发展,县委领导下的游击队、特务队、保卫连和独立团均相应成立。特别是麻城独立团,高峰期发展到800余人,后被调至红安改编为红四师第十三师三十八团第一营。

    四、为国家奋斗至死

    由于麻城为鄂豫皖三省战略要地,汉潢公路自南至北贯穿而过,国民党反动派在麻城城区及宋埠、白果、中馆驿等交通要点驻有大量部队,冯树功的家乡大冯家山等麻城大部分地方仍然处在国民党反动派控制下。

    革命势力在麻城的迅猛发展及中共麻城县委书记冯树功等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恐慌。他们将冯树功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悬赏捉拿冯树功,对大冯家山进行专门布控,试图掌握冯树功的行踪,意欲除之而后快。

    紧张激烈的革命工作之余,冯树功非常想念妻子汪氏和年迈的母亲。一次,他回老家大冯家山住了一宿,第二天清早站在门口漱口时,被人发现报了官。敌人来捉拿他时,其妻汪氏刚巧出门倒水。发现几个陌生壮汉正往她家方向来,汪氏感觉不对,立马回家对冯树功说,快些跑,有人来捉你了。冯树功个子大,力气也大,把房间的木质门窗弄断,从窗户里跳出跑掉了。

    还有一次,冯树功从麻城回大冯家山,路过雨荫河的桥(现闵集二桥东方红社区处)时,迎面遇上从塆里赶来报信的人,说反动派正在抄他的家。然来,他的行踪已经暴露,敌人提前到他家搜查了。冯树功惊出一身冷汗,幸亏没有按照预定时间回家,否则已被逮捕了。

    冯树功意识到死神在逼近,但为了党的工作,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依然冒着生命危险,坚持在白区与红区之间走动。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冯树功再次冒险回到大冯家山。敲开家门后,一把将妻子汪氏拉到跟前,紧紧搂在怀里,片刻后,从口袋掏出仅有的8块银元塞到她手里,深情地对她说:“队伍里有叛徒,我估计活不长时间了,死后你要改嫁,你还年轻,别守着我了!”说罢,推开大门,消失在风雨中。

    自此,冯树功再也没有回过冯家山。

    1930年7月,冯树功因叛徒出卖,被敌人逮捕,押至武汉。在狱中受尽烙铁烙、灌辣椒水等酷刑折磨,始终坚强不屈。不久被敌人杀害,牺牲时年仅29岁,以对党绝对忠诚实现了“要为中国人有自己的自由国家奋斗至死!”的誓言。

    五、迟到的革命烈士证书

    冯树功牺牲的消息传到冯家山后,母亲刘氏、妻子汪氏和众兄弟妯娌们悲痛不已。大家在一起合计,决定由大哥景乐到武汉去把树功的尸首找回来,让他魂归故里。可是武汉太大,景乐到武汉后,到处打听得不到消息,最终没能如愿。

    树功婚后很少在家,汪氏一直没有生育孩子。为了让树功的血脉得到延续,母亲刘氏作主,将老四景财的儿子福瑞过继到树功门下,由各房凑钱供他读书。可惜的是,日本人侵占麻城后,福瑞在日本人的一次“扫荡”中摔伤了腿,落下终身残疾,其学业也因战乱终止。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白手起家,举国上下都掀起农业生产的大热潮。怀着对党的恩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身残志坚的福瑞以极大热情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大集体时期,福瑞因为能写会算,被村民们推举到生产队当出纳。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他先是在生产队当出纳,后又被调到村里当保管。这期间,他一直认真干事,没有出过差错。

    尽管脑海中没有父亲的印象,但自小到大长辈们特别是母亲汪氏每次流着眼泪关于父亲的描述,福瑞一直铭记在心。从五十年代开始,麻城早期参加革命的蔡济黄、刘文蔚、邓天文、刘象明、王宏学等先后被评为烈士,可父亲呢,一直没有烈士证下来。父亲虽然有段时间不在麻城工作,但他是为革命牺牲的,需要有个说法。

    七十年代初的一天,福瑞跛着脚找到在学校教书的侄儿学兴,告诉他心中的苦闷,说自己愿意出钱,请他帮忙写报告为父亲申请烈士证书。学兴是景乐的大孙子,听到叔叔的想法,爽快答应下来。

    自此,叔侄俩踏上漫漫寻找资料、证人及申报之路。由于年代久远,历史上留下来关于冯树功的资料不多,一些当事人已经离世或不在麻城,学兴跑了很多地方,到麻城县民政局、档案馆等处查找资料,寻找知情者,依然找不到头绪。

    一次,福瑞拿着攒了很久的卖鸡蛋的7角钱给学兴,由他去麻城找资料,从麻白路乘坐公共汽车到麻城车费是2角钱,到麻城吃一碗包面要一角五分钱,一天一个来回,两餐饭,这7角钱,他计算得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希望虽然渺茫,经济虽然有限,但叔侄俩从没有放弃的念头。他们坚信,人间自有正道,只要坚持下去,上天一定不会辜负他们。

    突然有一天,叔侄俩想到给远在北京的董必武写封信。出人意外的是,信件发出后,很快就收到回信。收到回信那天晚上,学兴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坐在院子里,把两个女儿其珍和娟叫到跟前,对她们说:“看,这是中央的回信,是董必武的秘书写的,你们五曾祖是中共党员,是个大英雄,他的事情有着落了!”

    这之后,申报的事情就顺利多了。叔侄俩把董老秘书的信交给上级部门后,又听到一个好消息:省里开展调查时,找到了武汉市一位年长的环卫工人,他看到过当年国民党的布告,冯树功是在长江边的一个码头被杀害的。

    历史可能会迟到,但从未有缺席。1983年5月18日,鉴于冯树功同志的突出贡献和英雄事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冯树功为革命烈士,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

    收到烈士证书的那一天,福瑞和母亲汪氏抱头痛哭。父亲在天之灵,可以瞑目了!冯家山的人敲锣打鼓,争先到福瑞家慰问。小小冯家山,竟然出了这样一位大英雄。

    从那以后,福瑞和汪氏开始享受烈士遗属抚恤金,刚开始7元钱每月,后来逐渐增长到15元钱、21元钱每月,一直持续到汪氏和福瑞去世。每年春节,觅儿山村都要到他家慰问,送上一副对联和几块钱。尽管慰问金不超过10元钱,但足以体现村里对烈士的敬重及其遗属的关爱。

    为了让冯树功的事迹得以流传,精神得到传承,有关部门仿照福瑞的肖像制作了冯树功的画像。麻城烈士陵园将他的画像挂在革命纪念馆内永久展出,供人们纪念和瞻仰。

    岁月沧桑,令人唏嘘。如今,董老题写的对联、董老秘书的回信和当年的申报材料都已遗失,冯树功家房屋早已坍塌,砖瓦无存,仅有百余平方米一块平地,其遗孀汪氏已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因病去世,景乐、福瑞、学兴等当事人也离开人世,仅有一张破损的烈士证书在福瑞儿子冯学能手里。

    现年57岁的学能,年轻时在村里办加工厂,挣了一些钱。2001年,镇里看中了他烈士后代的身份,觉得他能带领觅儿山村村民致富,叫他到村里工作,并许诺将他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培养对象。可学能觉得自己不是当书记的料,谢绝了镇里的美意。如今,他一家虽搬到白果镇居住,但无固定职业,靠在麻城城区打工,做泥瓦匠养家糊口。

    2025年清明节,冯树功家族后人自发聚在一起,到麻城烈士陵园先祖的画像前,诉说长期以来的思念,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他们的思语让人泪飞,他们的行动令人起敬。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清明,那些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奋斗牺牲的先烈们,他们的功勋都应当被铭记,他们的英魂都应当受我们祭奠。

    (作者系湖北省麻城市政协文史委主任)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缅怀先烈承遗志 红色基因代代传——顺昌县岚下乡开展清明祭扫烈士墓活动(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缅怀先烈承遗志 红色基因代代传——顺昌县岚下乡开展清明祭扫烈士墓活动(
·特稿:川陕两地携手开展清明祭扫活动(组图)
·特稿:清明时节忆忠魂:建瓯多样化祭扫活动赓续红色血脉(组图)
·特稿:云南省昭通市:清明寄哀思 师生共缅怀(组图)
·特稿:缅怀革命英烈 传承红色基因
·特稿:弘扬英烈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特稿:特殊长征颂之三 川南红军游击纵队 木厂梁子之战
·特稿:饮水思源 缘木报本——红军后代到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祭拜先烈(组图
·中红网-卢彦名、王芳:打开记忆之窗 解析精神密码——“全国百馆百校百场讲坛”
·特稿:参观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有感(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舒立:清明 先烈功勋应被铭记(组图)
特稿:清明 先烈功勋应被铭记(组图)
李启斌、黄金姬:缅怀先烈承遗志 红色基因代
特稿:缅怀先烈承遗志 红色基因代代传——顺
唐波、石涛:川陕两地携手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特稿:川陕两地携手开展清明祭扫活动(组图
张玲:清明时节忆忠魂:建瓯多样化祭扫活动
特稿:清明时节忆忠魂:建瓯多样化祭扫活动
蒙世清:云南省昭通市:清明寄哀思 师生共缅
特稿:云南省昭通市:清明寄哀思 师生共缅怀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