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展《清明祭英烈,传承红色魂》国旗下演讲

向钱小明烈士塑像默哀致敬

听障学生用手语“唱”响国歌
清明时节的福建省建瓯市,白菊与誓言交织,信仰与行动共鸣。从校园到警营,从云端到线下,整座城市以多元化的祭扫活动构筑起一座精神长城。当青少年的朗诵声撞响晨钟,当民警的敬礼划破晨曦,当特殊教育学校孩子的手语静默成诗——这座“千年建州·理学名城”正用最庄重的仪式证明:对英烈的缅怀,从来不是历史的回响,而是当下的传承与未来的期许。
青春誓言,以信仰点亮未来
清明节期间,建瓯一中全校师生通过室内广播参与“清明祭英烈,传承红色魂”主题晨会。八(16)班学生代表巫蕓卉发表了题为《清明祭英烈,传承红色魂》的国旗下演讲,深情讲述建瓯籍革命烈士杨俊德英勇就义的事迹,号召全体同学“以笔尖为刃,在书海中磨砺锋芒,接过先烈的精神钢枪”;随后各班级召开“缅怀先烈志,共铸中华魂”主题班会活动,通过观看爱国教育纪录片、线上线下祭扫、主题黑板报创作活动等多种方式,来祭奠革命英烈。
在黄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红领巾与白菊交相辉映。建瓯一中的少先队员通过默哀、鞠躬、献花,将追思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力量;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陈鹭老师讲述闽北苏区革命斗争史,让历史的回响与当下的责任在少年心中共鸣。同一片天空下,云端祭扫活动以绿色文明的方式跨越时空界限,广大师生以指尖献花、留言明志,构建起爱国主义教育长城。
当晨会的誓言融入血脉,当祭扫的白菊承载追思,当黑板报的粉笔勾勒信仰,红色基因已在新时代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使命铸魂:用忠诚守护生命
在建瓯市公安党建馆英烈专区,公安干警们在革命烈士、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钱小明同志塑像前庄严敬礼,花篮上的缎带与警徽同辉。“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的深刻领悟,此刻化为入警誓词的铿锵,赓续着英雄“赤胆忠魂”的政治品格。当干警在追忆中坚守,红色基因便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英勇无畏的事迹不再是教科书上的文字,而化为守护平安的行动指南——英雄精神,正在捍卫者的血脉中奔涌。
南平高速交警支队二大队的警员们肃立于黄华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英烈致敬。他们以“守护者”的身份庄严宣誓,这是对“道路安全即生命防线”的深刻诠释,“每一个锥筒摆放的位置,都是对生命的敬畏。”
无声的礼赞:特殊教育的爱国课
在建瓯市黄华山烈士革命烈士陵园,来自南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听障学生们以独特方式参与祭扫。他们用手语"唱"响国歌,指尖的每一次振动都是对英烈的深情告白;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将白菊整齐摆放在纪念碑前,用纯净的心灵感受英雄的伟大。这场没有声音的祭奠,却奏响了最动人的乐章——它证明爱国情怀可以超越语言的界限,在无声的世界里同样能绽放最绚烂的花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