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大蜀山烈士陵园管理处、安徽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中存放着一只米桶,2019年10月22日,原中华全国总工会执委、安徽省总工会副主席、合肥市委原常委、合肥市总工会主席宣国英将父母亲生前使用过的米桶捐赠给合肥大蜀山烈士陵园管理处。宣国英表示,将父母亲的遗物存放在大蜀山烈士陵园内的安徽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是最好的归宿。这只米桶是宣国英母亲章正奎出嫁时,由外婆章氏陪给母亲的出嫁礼物,大概有二百多年历史了。这只米桶,在战争年代宣国英父亲宣震也带着这只米桶走过很多地方,一直也舍不得丢掉。母亲去世以后,这只米桶给了宣国英。宣国英的父亲宣震是革命烈士,母亲是章正奎(1916年4月16日——1974年9月16日)。宣震(1914年2月6日——1941年1月27日),原名宣鑫华,字震。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山王乡小宣村人。是宣家老大宣平章(1892年8月13日——1943年2月4日,宣国英的祖父,字采亭)的长子。(1934年)20岁的宣震参加红军游击队,曾任侦察员、连长等职务。当时在张劲夫、肖劲光的领导下,在肥东地区进行革命活动。多次完成侦察敌方活动。狠狠地打击侵华日军和地方顽匪的嚣张气焰。1937年全面抗战时期,被编入安徽滁州定远县藕塘镇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担任三团侦察大队大队长。1940年10月,配合新四军作战,宣震激战在河南西北部一带。国共合作时期(1937——1945年),宣震原在国民党第一战区郭继乔的部队当连长。郭继乔调到滇缅战区以后,宣震和宣醒民(宣锦章)一起返回肥东家乡,参加宣济民领导的淮南抗日人民自卫队。淮南抗日人民自卫队的前身是山王抗日自卫队,由宣南生(宣荣章)创建。1941年正月初一(1941年1月27日),宣震遂行侦察任务中,被地方国民党顽军叛徒出卖,在肥东县山王乡韩城村被国民党顽军包围,突围中弹牺牲。宣震牺牲时,宣国英不到两岁,母亲章正奎不得不扛起整个家庭的重担。为了不拖累游击队,章正奎带着小秀芝和一个还未出生的弟弟宣国权,回到肥东小宣村。过上了“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的贫苦生活。

合肥大蜀山烈士陵园管理处存放的宣国英无偿捐赠的米桶

宣国英家族与廖成美家族合影照片说明:第一排左起 :宣平(宣国英长子)、廖晓英(廖成美次女)。第二排左起 :廖于宁(廖成美长子)、章正奎、外婆章氏、宣淑华(宣属华)、廖晓群(廖成美长女)。第三排左起:李思颜(宣国英的丈夫)、宣国英(合肥市委原常委)、宣晶华、周昌凤、廖成美(第二炮兵原副司令员、开国少将、安徽省革委会副主任)。

宣震同志烈士证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