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父亲讲的故事:闯过“野三坡”(图)
作者:叶新军
浏览次数:
2025-02-12 14:43:27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老红军叶富轩

    1938年初,我父亲率领特务连的一个排作为“尖刀排”,是最先到达野三坡的八路军部队,中途遇到那里的一群山民,可能是民团,有人还穿着明朝的服装,扛着火药枪、大刀和梭镖,打着“反清复明”的大旗,拦住了去路,当时进入深山只有那一条路。

    由于语言不通,解释不清楚,我父亲他们大多都是南方口音,交流很困难,产生误会,发生推搡、殴斗,但双方都很克制,没有杀人,但也有人被打得鼻青脸肿了。随后老三团的一个连赶到了,人数比较多,包围了他们,朝天鸣枪,才制止住了殴斗,因为这些山民没有枪。

    找了一个口音比较接近的山西籍战士,才能够初步交流一下了:他们开始听成了“八旗军”,后来通过解释听清了八路军。能听明白他们反复问的是“你们八路军是清朝的队伍还是反清的队伍?”当给他们反复、耐心解释说:清朝已经灭亡了,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老百姓的队伍。怎么解释他们也不相信,他们说话时似乎还有“古文”,听不明白。后来跟他们慢慢讲起了现在已经是民国了,又讲到了倭寇侵华的事情,我们是来打倭寇的,这里的老百姓似乎才听明白了------他们知道倭寇。

    后来通过交流才了解到,野三坡的住民大多是明朝的遗民。他们大多都是明朝末年逃到此地的,也影响了当地的原住民。此地处荒僻的绝地,遂不与外界联系,清政府没有顾及这里的人们,也不纳三坡百姓进入科举之内,这才有了“野三坡”之称。野三坡住民在清廷的眼中,只是一个黑户。由于交通闭塞,人员不流动,这里的人们有些还穿着明朝的古老服饰,留着复古的头发,祖辈就是这样生活着,一直想着“反清复明”大业。

    我母亲是涞水县赵各庄镇汤各庄人,1920年出生,也讲过许多1938年八路军进驻到他们赵各庄镇(村)的故事,讲了许多野三坡老百姓口传八路军的说法。听我母亲说:我姥爷就常念叨,“什么时候京城里做了皇帝了,就不会再打仗了,我们就能出山了”。 不过,我不知道我姥爷是原住民还是逃荒到这里来的。

    而后,当年无数英勇的山民在我党和八路军的指引下,成为抗战的英雄战士!

    今天,野三坡成了旅游圣地,其繁华景象令人难以想象。交通便利,宾馆似的民宿遍布群山,各种山货、蜂蜜、特产美味物美价廉,再也没有了1938年初“野”三坡的任何痕迹!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开学第一课:军事体验走进乡村,助力成长新起点(组图)
·下一篇:无
·中红网-红色头条:王耀南少将回忆录《红领巾诞生的地方》(部分内容,王太和整理
·特稿:开学第一课:军事体验走进乡村,助力成长新起点(组图)
·特稿: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完成国家非遗“天下第一龙”龙头制作(图)
·特稿:积淀成果 扬帆新程: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2024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圆
·特稿:福建省连城县姑田镇:村村建有“绿色景区”公园(图)
·特稿:山东淄川一农民夫妇:倾其所有 只为老物件找个“家”(组图)
·特稿:遵义会议与毛泽东对党和红军的领导指挥
·特稿:梅县区老区群众拜访闽粤赣边纵队老战士李燕华(组图)
·忽培元 | 大海畅想曲(之四):彭湃烈士与彭士禄院士——从早稻田到延大
·红色头条:三场战争让全世界读懂了毛泽东的伟大(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父亲讲的故事:闯过“野三坡”(图)
叶新军:父亲讲的故事:闯过“野三坡”(图
特稿:父亲讲的故事:闯过“野三坡”(图)
“周恩来家风图片展”全国巡展走进湖北大柴
春节我在岗 巳巳皆如愿(组图)
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管理处举办“喜迎新春 巳
周恩来故居举行纪念邓颖超诞辰121周年敬献花
周恩来故居:新春佳节“暖心行动”获点赞(
周恩来纪念地全面保障节日期间景区开放(组
大连制造“大炮弹”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