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仕文总编(中)与编委副主任高锋刚(右)等人 ,在“全国文明村镇”周家庄乡合影。
在周家庄农民文化宫前,矗立的毛泽东汉白玉雕像。
河北省晋州市周家庄人民公社文化展示中心外景。
共同富裕是周家庄人民的追求。图为第九生产队队委会办公楼。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周家庄的领航人雷金河书记,汉白玉雕像。
讲解员讲述,坚持集体经营的带头人雷金河书记事迹展览。
讲解员讲述,坚持集体经营的带头人雷金河书记事迹展览。
中央、国家部委、省市部分老领导题词,鼓励周家庄实行集体经营。
周家庄两次荣获“国务院嘉奖令”,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国家部委、省市先进单位等。
周家庄人民公社,从五十年代至今,实行集体经营,全国各大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
2024年5月25日,《县委书记的风采》编辑部总编辑、全国基层党建网副主编、四川省巴中市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化研究会党支部书记张仕文同志,怀着对革命老区的一片深情,前往河北省晋州市参观考察了周家庄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辉煌成就,其事迹令人欢欣鼓舞。
河北省晋州市周家庄乡,是一部反映农村合作社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史;是原周家庄乡老乡党委书记雷金河同志,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的奋斗史;是现任乡党委书记雷宗奎同志,在新时代带领全乡党员干部群众创新发展史。
雷金河同志,从1944年任周家庄村党支部书记、乡党委书记到逝世。历经土地改革,在中共晋县县委的指导下,他以极其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敢于担当的昂扬精神领导了周家庄的互助合作社运动。周家庄的互助合作社运动已经走过了七十五年的光 辉历程。
1949年冬,周家庄诞生了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1951年11月,周家庄诞生了晋县第一个农村合作社;1952年秋,合作社扩大,成为全县第一个超 百户农业大社。1956年2月,周家庄、刘靳庄、北王庄、 南王庄、东张庄、北捏盘6个村庄联合,成立了有 1509户的周家庄高级农业生产联村大社。这种合作社经济体制一直延续至今。
在1982年全国普遍实行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伟大变革中,依据中央文件 “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精神,尊重群众的意愿,1982年11月30日,经周家庄全公社3055户干部社员公决,签名按下红手印 ,决不分田到户,仍然坚持农村合作社集体经营体制不变;坚持农村按劳分配、集体评工记分,年终实行分红不变。合作社经过七十五年的艰苦奋斗,集体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发展,日渐繁荣。截止到2023年底, 全社十个生产队,4357户,13887人,土地15778 亩,整个劳动力7992个。2023年,全社工农业总收入16396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3835万元(不包括社员在外地经商者), 留有公共积累4334万元,人均纯收入31896元。集体经济公共积累2023年底,累计余额89974万元,乡集体既无银行贷款,又无内外债。与1978年相比,集体累计公共积累增长179倍,社员生活水平增长345倍,工农业总收入增长330倍。从1982年起,合作社陆续为全社社员实行了12项福利保障。周家庄曾两次荣获“国务院嘉奖令”,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