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召开前夕,干休所组织我们军休干部观赏电影《第二十条》。这部影片真实地反映的我国社会治理中正当防卫、见义勇为的现实热点问题,司法机关最终公平正义的处置结果,使我深受震撼。近日,我学习了全国人大通过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深感遵循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公平正义司法,全心全意为人民办案办事,定能维护国泰民安。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依法治国的根本立场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确立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制度、法治文化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立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律的有效实施,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构建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实施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通过法治实施保障人民权益。
法治的根基在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二、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党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我们国家为什么能够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法治不仅要求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的执法机制、普遍的法律遵守,更要求公平正义得到维护和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能有效增强社会正能量,增强社会凝聚力,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正处理各种案件,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党和国家领导人民科学立法,科学的法律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权利,体现公平正义。正如电影《第二十条》里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共452条法条,56681个字,从头到尾写的就是四个字:公平正义。法律重在实施,公平正义这四个字谁去落实,是人民信任的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司法机关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司法为民,实现习近平的指示:“必须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样,就能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在工作报告中讲得好: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实为人民司法,以公正司法保障和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如我在诉”意识公正办好每一起民生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三、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体现司法公正
社会治理,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司法机关代表人民打击犯罪,用法律公正惩治不法分子,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安宁。特别是在人民权利受到侵害,愤起见义勇为、正当防卫形成刑事案件,司法机关判案时,是否公平正义,直接关系受害人的权益和社会治理稳定。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多年非常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电影《第二十条》反映了社会真实存在的三个故事:一是公交车司机张贵生为了阻止车上正在发生的流氓行为,用车上的灭火器打伤流氓致颅骨骨折的见义勇为案,检察官韩明按照司法惯例认定见义勇为的张贵生是故意伤害,法院判入狱三年。张贵生妻子在丈夫入狱期间拖着病体带着未成年的女儿到处申诉、上访,以致累倒去世。造成见义勇为者家破人亡。 二是检察官韩明的儿子韩雨辰为了制止校园霸凌,将施行霸凌中的一名叫张科的学生鼻梁骨打骨折了,而张科的父亲是学校教导处主任却向公安机关报案。不仅恶人先告状,张科还指使人报复殴打韩雨辰。这公理何在。三是王永强和漂亮的哑妻郝秀萍生了一个女儿,女儿也是哑巴。医院说他女儿可以治好。王永强为了筹集手术费,找村霸刘文经借了高利贷。刘文经以讨债为名,欺负并长期霸凌、强奸郝秀萍。王永强愤怒到极点,拿起一把剪刀将刘文经刺成重伤,几天后抢救无效死亡。王永强被刑拘。该事件按照司法惯例,会定性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因为最高检察院曾明确给出过指导意见,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计后果,对危害结果采取放任态度的都是故意伤害。在听证会上检察官韩明的一席话振聋发聩:“本案中王永强的老婆郝秀萍为什么会扔下狱中的丈夫和5岁的女儿去跳楼?因为她绝望!对法律的绝望!对我们的绝望!如果我们不能带给她希望,我们有什么资格穿这身衣裳?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一个人的人生!”“什么是法律?法律是天理、是国法、是人情,我不相信没有天理的国法,我也不相信没有人情的天理。我们要用真正的公平正义去回应每一位老百姓的诉求,去回应他们的情感和最朴素的期待,让天底下每个人都明白,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在最高检察院的指导下,王永强的行为符合《刑法》第二十条之规定,属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不予起诉。这铿锵有力的述说和公正司法结果,真令人宽慰。
“第二十条”又成了今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讨论中的一个热词。他们谈到,任何政策都必须考虑到可执行性问题。“第二十条”之所以长期“沉睡”,很大原因在于法律规定过于原则。2020年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相关司法解释,明确指出认定防卫过当应同时具备“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和“造成重大损害”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不能苛求防卫人。如此一来,一线办案人员有了明确的判断标准,使用起来自然更加放心大胆。
我亦看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都专门提及刑法“第二十条”,即正当防卫条款。最高检察院工作报告指出:持续引领正当防卫理念,2023年审查认定属正当防卫依法不捕不诉261人,同比上升百分之25.5。“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在法律框架内寻求公平正义“最大公约数”。最高法院工作报告指出:2020年8月,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制发依法适用正当防卫的指导意见,2021年至2023年,对77名被告人以正当防卫宣告无罪。“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不是口号,刑法“第二十条”还要持续落到实处。高法、高检报告体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思想,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愿望。以法律严惩不法犯罪者,人民的利益才能受到有效保护,社会才能安全稳定。
四、司法要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司法要切实尊重人权,依法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习近平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典把人权保障提到新的历史高度,充分体现了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幸福生活、婚姻家庭、遗产继承、人格尊严等方面的平等保护。可以说,民法典全方位地关怀着人的整个生命历程。
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民法典调整规范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这是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业发展息息相关。民法典实施得好,人民群众权益就会得到法律保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就会更加有序,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