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红色枢纽“崔家大院”
作者:山东临沂河东老区建设促进会 徐文庄
浏览次数:
2024-12-04 10:13:15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近代以来,鲁南苏北地区有两处规模庞大且极具历史意义的古建筑群,都在山东临沂境内,一是大店的庄家大院,二是独树头崔家大院。战争年代,庄家大院是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和山东省政府诞生地,崔家大院也不遑多让,曾是中共华东军政枢纽,是中共中央华东局驻地,山东及华东后勤部、军工部所在地,华东军政大学所在地,众多开国元勋曾在这里工作生活过。

    “二临沂”“二沂州府”

    独树头崔家大院在临沂市河东区政府驻地北侧,总占地约1平方公里,号称临沂的“乔家大院”,有完善的古城镇结构体系,有城墙、城门、寨沟、炮台等城防体系。崔家大院整体布局严谨精巧,总体沿南北中轴线和东西主街两侧向四面辐射,按照“三宅六院九天井”设计,先后建有连环宅、大八卦、小八卦、三宅六院、三宅九院、套宅、串堂院、祠堂、庙宇、碑林、子弟学堂等等,是临沂城北最大的手工业生产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及军事重地,有“二临沂”“二沂州府”之称。

    独树头的来历,根据1985年编纂的《山东省临沂市地名志》记载,独树头村位于乡驻地郁九曲北6公里,沂河东岸。特产剪刀,农历三、八逢集。清宣统元年(1909年)测绘《山东省地图》标注:“独树头村”。相传明崇祯年间(1628-1644)建村,因村东一大古槐树得村名“独树头村”。据当地老人传言,站在南京城城门楼子极目北望,远远地就能够看到临沂崔家大院这棵古槐树的树头和巍峨高大的崔氏祠堂、庙宇,这些美好传说体现了时人对独树头崔家大院的敬仰敬畏之情,也侧面印证了崔家大院当年的显赫地位和非凡影响力。

    像极了今天的“南义乌、北临沂”

    崔家大院的建筑展现了明清时代我国建筑业的高超技艺。城寨的寨墙与临沂城墙一样,采用蛋清、豆浆、石灰等材料和泥构筑,异常坚固。院内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大多数是明二暗三、明三暗五式,房顶用两梁一柱作为支撑骨架。木梁全部采用粗圆木,架梁的两侧刻有奔牛、虎、狼、菊花等精美图案,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房头两侧依建筑形式的不同,分别雕有龙头、虎头等图案,有的房子还雕刻着龙头、龙身、龙爪、花座等图案。在房子正面,厢房两侧为一趟走廊,距离厢房2米左右为两根明柱,下面有圆形的石鼓,上面支撑着梁头。石鼓、明柱因建筑形式各有不同,梁头雕花也不尽一样,梁头中间还有镂空的雕刻木画。房子的外表也因建筑材料的不同而各有特色,有外皮青的,有腰里黄的,各有特色,互不雷同。房顶统一用青色小八瓦建盖,质地坚硬而美观。

    独树头手工业发达,商贸物流业像极了今天的“南义乌、北临沂”,具有国内国际商贸中心地位。据考证,独树头崔氏家族涉足造纸、印染、银器、酱园、五金、建筑等多种行业,其中尤以五金生产最为出名,小到顶针、烟袋锅子,大到铁锅犁铧,应有尽有。他们生产制造出的黄铜盆、铜壶、铜烟袋、铜鼓、修脚刀、剪刀等远销全国各地。到清末民初,已拥有六大堂号、七座酒店、六座油坊、多个钱庄的庞大产业。此外,他们还贩丝绸、卖茶叶、运私盐、搞珠宝,无所不及,北到东北,西至新疆,南到云贵,都曾留有经商足迹,甚至《西游记》中描述的流沙河,他们也曾趟过。独树头由此名播海内外,即便是在千里、万里之遥的新疆、西藏乃至南洋、欧美,你提临沂没人知道,可说起独树头崔家大院可能碰到交集,收获商机和友谊。

    与皇帝结缘,“尚学、尚俭、尚商、尚德”

    地处“四塞之固、舟车不通”的沂蒙山区,独树头崔家大院却如此厉害,的确让人想一探究竟!揭开崔家发家之谜,一个关键人物就是备受村民推崇的永崑和尚。崔永崑四、五岁时被一个云游和尚带到五台山,后在五台山感恩寺任住持。康熙年间,永崑和尚与多次前来寻父的皇帝结缘,接受了大量无价赠物。后因年事已高,在家乡故人的多次请求后还俗。归乡后的崔永崑变卖了大量皇帝赠物,购置良田,置办产业,使本不富裕的崔氏兄弟们一夜间成为巨富,崔氏后人谨记家训“尚学、尚俭、尚商、尚德”,不断持续发力逐渐形成今天的结果。崔家在乾隆年间达到一个高峰,最典型的是崔氏后人崔廷训参加了乾隆皇帝的“千叟宴”,获御赐玉牌一块、宝刀一把、龙头拐杖一个、黄袍马褂一件、顶戴花翎一顶以及胡梳胡囊及“两世恩荣”牌匾等。民国时期,七世的崔倩还曾参与国民党党旗的设计工作。  

    华东战略区首府

    独树头崔家大院最大的荣耀在革命战争年代,最靓的底色是与共和国一轮朝阳一并冉冉升起的鲜艳“中国红”!抗日战争结束后和解放战争初期,这里一度成为中共华东战略区首府,是决定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南线战略决战成败命运的重要枢纽。

    1946年6月至1947年2月,新四军军部驻独树头北邻不到一公里的前河湾村,新四军、山东军区、中共中央华东局以及改编成立的华东军区后勤机关就驻在独树头村,规模庞大的崔家大院成了中共华东各机关的最佳住所。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区的主要领导饶漱石、陈毅、邓子恢、黎玉、粟裕、张云逸、罗炳辉、谭震林、黄克诚、陈士榘、舒同、唐亮、刘先胜、张元寿、钟期光等都曾在此战斗、生活。独树头崔家大院见证了我党我军经略华东、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的一系列战略决策出台,见证了新四军改编为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及华野前委机关的诞生。

    数风流人物,阅人间春色

    1945年9月28日,在师长兼政委黄克诚的率领下,新四军三师4个旅3.5万人离开苏北淮阴,抢占东北,10月10日到达山东临沂。10月12日,新四军军长陈毅在独树头村接见了三师连以上干部,传达了党的七大精神,代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问候全体指战员,表扬他们完成了“支援华中、开辟苏北”的战略任务,鼓励他们在执行抢占东北的新任务中夺取更大的胜利。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新四军三师7旅,前身是1924年陈延年、周恩来在广州创建的“孙中山建国大元帅府铁甲车队”,这由中国共产党直接建设和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后来的北伐战争“叶挺独立团”,南昌起义的25师,井冈山的朱毛红军“红四军”,长征路上的“红二师”,抗日战争中的115师343旅685团、新四军三师7旅,解放战争中的43军127师,建国后的54军127师,今天的拱卫京畿的第82集团军某合成旅。

    一提“127”,无不令人肃然起敬!其历史比解放军军史还早,堪称人民解放军的“鼻祖”,这里走出的重要历史人物“灿若晨星”。其中最大最响最亮的“两颗星”,是伟人毛泽东、朱德。

    华东军事政治学校与华东局党校1946年1月在九曲杨庄合办为华东军政干校,1946年3月与华东通讯学校、淮南随营学校合并成立华东军政大学,7月迁独树头崔家大院大庙(关帝庙)教学。1946年10月,冲破国民党的重重阻挠和破坏,从广东渡海到烟台的曾生的东江纵队,编入华东军政大学统一指挥教育。1947年2月,华东军政大学随华东局、华野总部北撤。1949年7月,华东军政大学大部南下长江,组成新的华东军区军事政治大学。1955年5月,随中共中央华东局撤销,改为中共中央第三中级党校,上海市委党校由此发展而来。

    1945年12月,中共中央华东局驻临沂天主教堂南堂,1946年9月迁至城东北独树头崔家大院,因书记饶漱石在军调部没有回来,陈毅主持工作在前河湾,其他委员多在独树头办公,后迁前河湾村,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总部北侧。

    1946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华东局在独树头崔家大院举行扩大会议。会上,组织部长曾山传达陈毅军长关于山东作战等问题的意见:一是军区部队要独立保卫山东,加强后勤建设,设立后勤司令部;二是山东应供应野战部队经费的十分之六至十分之八;三是要组织民伕长期运输队、担架队;四是要准备新兵的衣服、伙食;五是加紧扩大组织地方兵团,抽调主力;六是要购买军用材料。

    1947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华东局在独树头崔家大院召开高级干部会议。会上,饶漱石传达了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等有关形势的指示。陈毅作了《一面打仗,一面建设》的报告。

    邓子恢旧居。华东局副书记邓子恢于1946年底由华中来临沂。鲁南战役胜利后,邓子恢分工主持地方支前工作、部队后勤工作、恢复区和城市工作,他领导的新四军后勤机关驻独树头崔家大院。华东全军实行统一整编时,邓子恢被任命兼职新成立的支前司令员。在支前工作中,邓子恢逐步建立健全了一支有组织、较固定、素质高的队伍,以行署、专署、县、区“一条龙”支前。他组织了大规模的常备担架队、运输队,由地方陆续拨交部队;还组织了强大的民兵队伍,建立了民兵供应系统、修械所、卫生所等等;同时还广开财源,保障了经费供给。

    邓子恢的“支前工作法”成效显著。孟良崮战役中,在战斗最为激烈的三天,他夜以继日布置、检查、督促各个点上的支前工作,在划定的支前区内,家家户户磨细面、摊煎饼、泡豆芽、做豆腐,出动随军民工、子弟兵团和二线后备民工23万余人,为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5月16日下午,当他从电话里得知孟良崮战役已经胜利、整编74师已被消灭、师长张灵甫已被击毙、敌人10个整编师已被击退时,高兴地一拍大腿:“好,宰羊,我们要打牙祭庆贺!”

    邓子恢还积极参与筹建特种兵部队。鲁南战役缴获坦克24辆、汽车470辆、各种火炮200余门,华东局领导决定以此为基础,由邓子恢协助张云逸筹建特种兵纵队。邓子恢接受任务后兴奋异常,以小米加步枪起家的人民解放军也要有机械化特种兵了,怎能不高兴!只一个月的时间,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就建成了。

    罗炳辉旧居。1946年1月,罗炳辉将军一家由临沂老营房巷迁入独树头崔家大院休养,夫人张明秀和两岁的儿子罗新安、刚满月的女儿罗鲁安陪伴。4月底,中止休养,抱病赴鲁南前线视察,动员队伍做好反内战准备。

    6月初,枣庄前线吃紧,罗炳辉不顾病体,乘车亲往峄县前线指挥所指挥战斗。

    16日,枣庄解放,罗炳辉在前线指挥所主持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布置新的战斗任务。深夜散会后,罗炳辉突感身体不适,随后发烧陷入昏迷。

    两天后,罗炳辉病情转重。

    陈毅闻讯,于19日急忙从临沂赶到峄县,亲自守护在罗炳辉的病床边。他还带来了毛泽东5月20日致罗炳辉的亲笔信以及朱德用自己和康克清两人的名义致罗炳辉的亲笔信。

    21日清晨,韦国清、宋时轮护送罗炳辉离开峄县回临沂后方医治。途中,因道路崎岖,车辆颠簸,天气酷热,在正午时分到达兰陵镇时,因出汗过多,罗炳辉已出现严重脱水、严重虚脱症状。

    韦国清急令送罗炳辉到兰陵酒厂后面的一个大屋内实施抢救。但尽管医生用尽了一切办法,终究还是没能挽救将军的生命。

    1946年6月21日下午5时左右,罗炳辉,这位从农民出身的普通士兵成长为统帅千军万马并屡建战功的将军(电影《从奴隶到将军》主人公原型),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49岁。

    叶剑英到华东前线视察。八路军总参谋长叶剑英在独树头崔家大院召开郝鹏举部营以上军官会议,对郝部的动摇发警告:你们公开走,我们让一条路,你们偷偷走,我们不欢送。

    华东军区军工部。1947年1月31日,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军工部与华中军区军工部在独树头崔家大院合并成立华东军区军工部,汪道涵为部长。

    繁华落尽,涅槃重生

    独树头崔家大院,阅尽近400年的风云沧桑,在中华民族前途命运沉浮激荡、中国革命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刻,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光明,坚定不移与党、与国勠力前行,走过了由崛起、兴盛、衰落到涅槃重生,由传统意识到拥抱红色、倾力奉献的不平凡路,谱写了沂蒙精神由实践到认识不断升华的壮丽篇章。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从白洋淀边走出的著名画家(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从白洋淀边走出的著名画家(组图)
·特稿:保护烈士纪念设施 传承不朽英烈精神(组图)
·特稿:重访刘少奇故居
·特稿:湘江战役纪念馆观后
·特稿:湘江战役纪念馆观后
·特稿:梅县区老促会完成2025年度老区《两刊》征订工作(图)
·特稿:交流交谈交心,用心用情服务:顺昌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局长有约”约访
·特稿:东山县:上校政委进校园宣讲国防思政课(组图)
·红色头条:习近平向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致贺信
·特稿:【伟人颂】永远怀念毛主席 心中太阳永不落——写在开国领袖毛主席诞辰131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徐文庄:红色枢纽“崔家大院”
特稿:红色枢纽“崔家大院”
王春和:从白洋淀边走出的著名画家(组图)
特稿:从白洋淀边走出的著名画家(组图)
祝凌晓、赵倩倩:保护烈士纪念设施 传承不朽
特稿:保护烈士纪念设施 传承不朽英烈精神(
远航:谁为中医药鼓与呼?
短暂的辉煌——我的父亲博古(组图)
毛主席关于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双枪将刘勇侯(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