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毛泽东
长征是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的一场大搏斗,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震古烁今的战争史诗。
2024年10月18日,是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的日子。 作为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籍红军开国将军曾雍雅的后代,我倍感荣幸能够参加“千车万人重走长征路”活动,从江西于都出发至陕北吴起,到达胜利的终点,行程约6000公里,走中央红军长征全程,途经11个省,40多个县市,参观祭拜近30个长征主题纪念馆、烈士陵园,这创造了极为难得的机会,全程重走父辈长征路。这无疑是一次体验、探寻当年红军将士长征的历程的难得机遇,也是一次灵魂的深刻洗礼和精神的高度升华之旅。
《孤军向北》系列笔记将记录重走父辈长征路途中,中央红军长征重要事件、重要节点、纪念场馆,结合党史军史、曾雍雅将军回忆录相关章节,参观学习、拜祭英烈等活动。
1934年9月上旬,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国民党军队加紧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发动进攻,红军已无在原地扭转战局的可能。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红军主力8.6万多人,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开始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精神的体现。它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在新时期,长征精神仍然是鼓舞人们前进的重要力量。
当一个群体真正把个人苦难、利益、家国河山都汇聚到一起,他们实现了自我救赎,自我价值的涅槃重生。长征这一征程就贯穿了父亲的一生。现在我也走在“永远的长征路上”。
“千车万人重走长征路”出征仪式在曾将军故居举办
2024年10月17日“千车万人重走长征路”团队齐聚在于都曾雍雅将军故居,举办庄严、隆重的“出征仪式”,我们的新长征,从这里再“出发”。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故居,是曾雍雅将军的祖祖辈辈居住和出生的地方,这里不仅承载着曾雍雅将军家族的历史记忆,也见证了曾将军一生为新中国诞生和建设的卓越贡献。
曾雍雅将军于1917年在这里出生,这片民风淳朴的水土养育了他,从童年求学到参加革命再到参加万里长征,他在这里学习生活了17年。在苏区革命时期,这里是早期革命活动最活跃的地方之一,故居内保存有曾雍雅将军生活过的痕迹,包括他曾经居住的房间、使用的物品等,这些珍贵的遗物见证了将军一生的奋斗历程和革命精神;特别是近年来,在于都县委县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曾雍雅将军故居得到了抢救性修复和陈列布展,故居内设有四个展览区包括:曾雍雅将军生平、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通过生平事迹展览、珍贵遗物展示、历史照片和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循环播放等丰富多样的形式生动再现了曾将军一生的辉煌岁月。
2021年5月18日,曾雍雅将军故居正式向社会开放,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此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界爱国人士、广大师生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纷纷前来参观学习。故居还定期举办纪念活动,邀请红军将士后代、红色文化宣讲员积极参与,共同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故居的开放不仅弘扬了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也激励了后人继续传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精神。在这里,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为新中国诞生和建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让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想这正是我们把“千车万人重走长征路”出征仪式选在曾将军故居的一个重要原因。
数十辆汽车等待启程
父亲曾雍雅将军少年时代就接受进步思想,积极投身革命活动。1929年8月参加少年儿童团,1930年13岁担任儿童团长。1931年12月14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在这一阶段历任宣传员,干事,分队长,红一军团保卫局指导员等职。长征前曾只身一人在瑞金武阳县,完成了发展1000多人的苏区“扩红”任务。
1934年10月17日傍晚,17岁的曾雍雅将军带着“只有全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子孙后代才能过上好日子”的初衷,在这里告别家人,跟随毛主席和共产党,踏上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南征北战,弛聘神州,由梓山红军游击队里一个最小的红军战士成为一代开国将军。
说到长征就不能不回想90年前长征前夜,父亲曾雍雅那次与父母的那顿团圆饭、也是诀别餐。
曾莹为大家讲述曾雍雅将军的事迹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战略转移,长征从我的祖籍于都出发, 曾雍雅回忆录:10月16日,左路前锋红一军团军团部和部分队伍从段屋乡铜锣湾出发,全军团19880人,于17日傍晚至18日傍晚,从梓山镇的山峰坝、花桥等渡口渡过于都河经磊石、禾丰等地,向突破第一道封锁线的战前集结地域仁风一带前进。)长征前部队进行了反复动员“不泄密、不逃跑、不回家”。
10月17日傍晚,夕阳余晖染红了于都河的河水。一军团直属部队,从隐蔽集结地出发,拟定在于都梓山的潭头墟西边山峰坝渡过于都河,部队就在距曾屋约2—3公里处待命。此时,父亲的心情像于都河水在翻滚:离家时,自己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娃娃,而现在却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了,路过家门口,自然会想起自己的父母,想起家中的亲人,想起童年的生活,想起生他养他的土地。曾雍雅是长子,族里好不容易凑钱供他上了3年私塾,是想让他学一门手艺,爷爷不同意他参加革命的,可是父亲受到党的教育、抱着大家都过得好了;自己家才能过上好日子的朴实信念,义无反顾加入了红军.....想着,想着,一个大个子来到他的跟前,曾雍雅抬头一看,是罗瑞卿局长。这时,天已漆黑了,罗瑞卿把手向东指了指说:“曾指导员,东面那个村子是你的家吗?”【于都县潭头墟固院村曾屋】
“是的!”曾雍雅当即敬礼并回答。“趁部队路过这里,你回家去看看。”罗局长很关心地对曾雍雅说。
曾雍雅说;“我不能回去,部队动员时不是说了不逃跑、不回家吗?我这个当指导员的更要遵守纪律。”
“又不是你要回去,是我叫你回去的。你一定要回去看看,以后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罗瑞卿很恳切很体贴地说。
曾雍雅这时已经意识到,这次“大转移”,不知道走多远,更不知道目的地在何方。但从罗局长谈话的语气可以肯定,这一走,可能一时半时回不来,罗局长强调让自己回家看看,“怕今后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说明今后要走的道路凶险、艰难。罗局长平时对自己工作很关心,这次在大转移刚开始,又特批自己回家一趟,心里实在感激不尽。但是,曾雍雅转而一想,部队现在是行军,不是宿营,说走就走,如果回家掉了队怎么办?于是,他说:“罗局长,我还是不回去好。赶不上部队怎么办?”
罗瑞卿像一个大哥哥关心小弟弟一样,笑了笑对总务科长说:“李科长你从保卫队派一个同志与他作伴,并带上两匹马好赶部队,速去速回。”
就这样,曾雍雅由保卫队一个战士陪同趁着夜色向家里赶。他们进村后拉着马绕道来到潭头墟固院村曾家门口,黑夜中,看见门前那棵大桔子树。
父亲轻轻地敲了3下门。爷爷将门打开,看到儿子突然出现,心头一阵惊喜,他向四周看了看,立即将儿子和那位同来的红军战士拉进屋里。紧接着,把那两匹马拴在隐蔽处。
这一切,都是在意外、复杂的心情中迅速、悄悄的进行。爷爷简单地询问一下儿子回家的原因后,动手拿刀杀鸡,好让儿子和这位同志先饱吃一顿再说。
父亲借着油灯昏暗的灯光,看到父亲额头上的皱纹又增多了。看看母亲,她身材更瘦小了。1931年11月。曾雍雅14岁,带领34名青壮年编入红一军团三军七师。成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离开家已经3年,母亲见儿子突然回来,好像在做梦,又好像不是梦,她激动地掀起大襟衫的衣角,悄悄地在抹眼泪。
这时,曾雍雅来到各个房子看了看。当他看到粮食装入袋,衣被捆成包,家禽也做了妥善的处理时,心里咯噔一下:家里也要转移了!据说这段时间风声紧了,悄悄传出江西红军要开拔、远走的消息。同时又风传蒋介石派兵到江西,“茅草要过火,石头要过刀,人要换种”对红军家属要来个斩尽杀绝,在这种情况下,我的爷爷奶奶不能不防,所以,收拾好家物,贮备好粮食,作好转移上山的准备。
今晚儿子突然回来了,实在太突然了!父亲将杀好的鸡草草地煮了一下,把还带血丝的鸡肉端上桌,他们围坐在一起,匆匆忙忙吃了一顿团圆饭、告别餐,明明知道这一走就是向死求生的艰险道路,也许就是生离死别!一小时之后,曾雍雅仍然坚定地离开父母赶回部队去了。
这一别,就踏上了漫漫的长征路。
这一别,就是几十年,父与儿、母与子,重山阻隔,有梦难圆。
这一别,儿子就靠父母亲给他的一双铁脚板,丈量解放了整个中国!日日、月月、年年,戎马一生!
父亲再见到爷爷奶奶已是25年之后,他返回生他养他的故乡已经是离家41年。
那顿离别饭,意味着可能的诀别!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时有8万6千人, 1935年到延安时只剩下约7千多人。牺牲太多了。 (于都参加红军6.8万人,参加长征1.7万人,活到建国的有记载的277人)
梓山游击队最小的红军战士·曾雍雅
父亲曾雍雅是幸运的,自长征出发后直到41年之后回到于都,他经历了长征、抗日、解放全中国、剿匪、接着就是抗美援朝!回国后应该有条件回老家了吧?可是他没有时间!先是在野战军当军长,刚宣布到军区机关任参谋长,结果刚报到就接到调任西藏军区工作的命令,卫国戍边一去就是10年!那时候西藏条件艰苦,他连正常休假都保证不了。又是没有时间,没有条件!直到调回沈阳军区才回到生他养他的这片热土。父亲是幸运的,他毕竟活着见到了爷爷奶奶!回到过家乡!
让我们看一下将军塑像后面的“张军村烈士名录”!有多少红军战士就牺牲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有的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家里的亲人一生还在苦苦等待……
《离别》 秋夜别双亲,舍孝忠为国。 挥泪决绝去,萧萧战马嘶。 此去征万里,关山几梦回。 待儿归来时,神州尽朝晖。
于都的父老乡亲再现当年送红军出征的情景
今天,2024年10月17日,在九十年前父亲与爷爷奶奶别离,踏上漫漫长征路的壮行之日,在曾雍雅将军故居举办 “千车万人重走长征路”---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九十周年,中国长征·汽车拉力赛出征仪式,设立了龙门、还原了当年百姓送别红军的场景……。去时少年身,归来英雄魂。山河已无恙,盛世如您愿!祖国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我们不敢忘记!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出征仪式,是我们对先烈、前辈用实际行动最好的纪念!
曾莹挥动令旗发出“发车”指令
参加出征仪式的部分团员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