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白毛女》作者林漫与英山老农的革命情谊(组图)
2023-08-15 14:39:28
作者:黄显明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李满天(林漫)晚年近照

中共英山县第三区委遗址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歌剧《白毛女》在革命圣地延安家喻户晓,得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充分肯定和喜爱。这部歌剧后来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激励许多热血青年为劳苦百姓翻身求解放而奋斗。有缘千里来相会,这部伟大作品的原著作者林漫,解放战争期间,来到大别山与英山朱家山一位老农结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革命情谊。

    1948年1月中旬,在太行山工作的著名作家林漫(原名李满天),随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按照鄂豫区第五分区选派第二批南下干部增加地方力量安排,王泽江、林漫等17人分配到英山工作。时中共英山县委在原5位委员基础上,增补王泽江、林漫等6人为委员。县委书记谭扶平任命林漫担任中共英山县第三区(即水亭乡)区委书记。由于当时的水亭乡大部分地区被国民党政府控制,林漫只好把区委、区政府设置在偏远的(今雷家店镇)朱家山山顶上一个叫“天上”的地方。1月20日,林漫带领教导队、1个区干部共20余人开辟朱家山一带工作。

    “天上”有一户贫苦农民,主人姓郑,名叫郑绪发,是个木匠,乡亲们都叫他“郑木匠”。林漫和区政府的干部战士就住在郑木匠家里。安顿好驻地,林漫就忙着走村串户,发动贫苦农民打土豪、闹革命。可是一连好几天,老百姓见了林漫和解放军工作队,都躲得远远的。林漫不得其解。郑木匠知道后,就把主要原因告诉了林漫。原来,朱家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是老苏区。英山的革命创始人姜镜堂1927年在这里就建立了地下党支部,组建了农民革命武装。后来,红军主力撤出英山,敌人反攻倒算,许多革命干部和红军家属都遭到了敌人的迫害。所以,老百姓害怕将来解放军走了,敌人又来找自己的麻烦。

    林漫搞清楚了症结所在,就带领工作队挨家挨户上门做细致的群众工作,启发贫苦农民的革命觉悟。为树立群众的信心,林漫带领队伍打击了朱家山周边的地方团防等反动武装。经过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林漫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老百姓与解放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越相互信任,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特别高涨,接着成立了乡农会,开展了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和粮食,无不欢欣鼓舞,就像当年红军在这里闹革命一样,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郑木匠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看到林漫为了革命起早贪黑、废寝忘食,非常心疼。他叫家里人把自家的腊肉、糍粑拿出来都煮给林漫和工作队战士们吃,吃完了又用自己的工钱去买给大家吃。郑木匠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一样对待林漫。林漫深深感受大别山老区人们对人民军队的热情支持和深厚情谊。

    战士们都把郑木匠家当成自己的家。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千里跃进来到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就像一把插进国民党蒋介石心脏的尖刀,打乱了敌人在全国的战略部署,他们对刘邓大军恨之入骨,马上组织30多个旅的兵力对大别山进行疯狂围剿。4月下旬,国民党军第七师第二次分三路“扫荡”英山北部,一路沿西河窜到张家咀,一路沿东河窜到草盘地、红花咀,一路经水亭乡窜到陶家河。面对强敌压境,全县解放军的主力只得转移,林漫和区政府的指战员们也只好到崇山峻岭中打游击。临走前,林漫把一个文件袋交给了郑木匠,说:“郑大哥,这里面是我的重要文件,您一定要保存好,等几天我再回来取,如果我死了,您一定要亲手交给我们的同志。”

    郑木匠知道这些文件很重要,他紧握住林漫的手,说:“林政委,我一定会替您保管好的。我等您平安回家。”郑木匠将文件藏进了屋后一个隐蔽的石洞里。

    四、五月间,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罗田和新划的金东、太平各县的武装力量都遭到严重损失,唯英山县大队还保存完好。据侦察员探明,有一营蒋正规军正在紧紧尾追,一心想把英山县大队吃掉。政委易鹏、指挥长王兴发,率领部队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山上转圈子,白天宿营,晚上行军,忽东忽西,随机应变,对小股反动武装,还主动出击,足有两个月,才把这条尾巴甩掉。这阶段队伍不得休息,十分疲劳,无米充饥,生活艰难,疾病流行,没有医药,连部分南下的战士情绪也开始有了波动,必须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在这为难关头,林漫却处之泰然,他一路上诗兴大发,鼓舞大家坚定革命信心。其中有一首:

中原逐魔红旗展,长江打狗浪淘天,
夜战山高军号响,晓行霜重征衣寒。
身经百战犹未死,船穿万涛齐扬帆,
欣看红日东方起,王朝复没万众欢。

    不料,卷土重来的敌人,疯狂地搜查郑木匠的家,一无所获。他们就把郑木匠抓了起来,要他说出林漫的去向,郑木匠坚贞不屈,死活就是不开口。敌人得知郑木匠家还藏有解放军的重要文件,就把他吊起来了,用竹条子毒打他,要他交出文件。但是,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的郑木匠坚决不承认。面对凶残的敌人,郑木匠心里说,解放军是我们穷苦人的大救星,是我们老百姓的亲人,我就是死也要保护好珍贵的文件。

    几个月后,林漫奉命调到军分区政治部任宣传民运科长。临走前,他来到朱家山道别。郑木匠见到林漫回来了,就像久未见面的亲人相逢,两人紧紧地抱在一起。林漫看到郑木匠头上的伤疤,得知是为了保护文件而遭到敌人的毒打留下的,感到特别痛心。他摇着郑木匠的膀子说:“郑大哥,您受苦了。”

    郑木匠却笑着回答说:“没关系,您们解放军为了穷人打天下死都不怕,我驮点打算不了什么。” 郑木匠从石洞里拿出文件袋交给了林漫,两人再一次拥抱在一起,依依惜别。郑木匠恋恋不舍地拉着林漫的手,说:“林政委,您一定要回来。”林漫紧紧握着郑木匠的手,郑重地承诺说:“一定的。郑大哥,我一定会回来看您的!”

    新中国成立后,林漫历任新华社湖北分社总编辑、湖北省文化局副局长、河北省文联副主席等职。他人在祖国的北方,却经常思念远在大别山的郑木匠,他渴望回到久别的、曾经浴血战斗战斗过的红色英山看看。1981年6月,林漫终于如愿以偿。英山县委县政府邀请在外地工作、曾在英山战斗过的20多位南下干部回英山参观疗养,林漫也来了。参观完英山红花水库,汽车返回县城途中,林漫坚决要求下车到朱家山去找郑木匠。当时,到朱家山不通大桥、不通公路,要翻越十几里崎岖不平的山路,而林漫已经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随行的县委书记郑国武劝他不要去,但林漫执拗地跳下了车。他脱掉鞋袜,卷起裤腿,蹚过清凉的东河,急切地直奔朱家山方向而去。

    河水阻隔不了林漫上山的决心。陡峭的山崖,拦挡不了林漫坚毅的步伐。因为,在山顶上那个叫“天上”的地方,有与他生死与共的农民老友,与他血肉相连的亲兄弟。自己对这位好兄弟作出过千金一诺,要回来看他。为了兑现这庄重的诺言,他等了三十多年了。他甚至觉得有点对不起郑木匠老哥了。他不断地想象将要与郑木匠相会的场景。他想,郑木匠见到自己一定会象三十年前那样,兄弟俩激情相拥,嘘寒问暖,都会幸福地涕泪纵横。

    林漫来到郑木匠的屋外,只见熟悉的几间茅草房在风中摇晃,大门紧锁,稻场上到处是枯死的杂草,一看就知道这里很久没有人居住了。林漫心里马上产生不祥的预感。随后赶来的大队干部告诉他,郑木匠早在十年前就去世了。真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林漫听说郑木匠已不在人世的消息,十分悲痛,眼泪不由自主地掉了出来。他喃喃地忏悔,“对不起,郑大哥,我回来晚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闽粤赣边著名的联络站、交通站、堡垒户王炳光夫妇 梅县区松源镇老区苏区革命斗争史料系列(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闽粤赣边著名的联络站、交通站、堡垒户王炳光夫妇 梅县区松源镇老区苏区革命斗
·特稿:解放前期金寨军民清剿残匪斗争
·顶级创业之路:彭德怀护送他赴任,邓小平为他找原料
·特稿:李立卓光辉业绩耀千古——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第三团(师)政委李立卓生平事迹
·红色头条:第六届研学旅行发展大会暨红色研学综合实践座谈会在四川蓬溪隆重召开(组图
·石寨生:从李讷捐款想到的(组图)
·郑斯维:河北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与石家庄市鹿泉区教育局合作签约仪式在育才中学举行(组
·特稿:一颗红心献给党,军人退伍不褪色。我们队伍向太阳,一部红色革命史
·特稿:八一建军节感怀
·特稿:顺昌县高阳乡多种形式开展“我与老兵面对面”活动(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黄显明:《白毛女》作者林漫与英山老农的革命情谊(
特稿:《白毛女》作者林漫与英山老农的革命情谊(组
吕永兴 一座“五眼联体”列车开启一场文字人生旅行(
吕永兴 一座“五眼联体”列车开启一场文字人生旅行(
红色头条-赵金鑑:日本投降 警钟长鸣 传承红色(组图
黄声洪、李耿新、王继伟:闽粤赣边著名的联络站、交
特稿:闽粤赣边著名的联络站、交通站、堡垒户王炳光
乐登高:解放前期金寨军民清剿残匪斗争
特稿:解放前期金寨军民清剿残匪斗争
李讷同志为河北受灾群众捐款,金额令人感慨万千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歌颂祖国 唱响云南 助力乡村振兴——红色文化艺术节启
特稿:想念伟人
特稿:感恩党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