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锦堂,又名谭庆萱,1906年10月出生,陕西省富平县东华街道东新村人,青年时在仵家堡初级小学教书。
谭锦堂(坐着右二)与家人合影
1927年,在陕西省平民教育运动影响下,富平县城、城南的卧龙村以及文字七联(民国初年,富平县成立的群众 自保组织之一,辖区包括宫里镇全境及东华街道、齐村 镇的几个村组,是文运联、文盛联、文焕联、文彬联、文在联、文蔚联、文春联七个联的总称。)等地,也于当年后季陆续办起了平民夜校,而以文字七联办得较有成绩。该夜校由中共文字七联地下支部组织,是在取得国民党县党部和教育局的支持,又征得联总仇济善的同意后开办的。开办当日,在大樊初小召开了全体教师会,成立了平民夜校管理委员会,推举仇济善为委员长,做具体工作的大都是地下党员和进步教师。当时全联的24所小学都附设了平民夜校,开设的课程有识字课和政治课,参加学习的大多是青年农民,总计约300多人,而这里面也有谭锦堂的功劳,他在班子中担任交际员,经常为平民夜校工作上下联系,沟通协调,做了大量的外围组织工作。
1928 年,谭锦堂调到县立一高教书,同年,由刘听汭、由曰勤介绍加入共产党组织。寒假中,党组织为夺取在富平教育界的领导权,由一高师生首先发动了驱逐教育局长樊益三的学潮,他们连续发布几次驱逐宣言,当时,冯玉祥的军队驻扎在县城,县长严翔鹤在其支持下,在一高召开教育行政会议。党组织决定让地下党员尽量参加,在会上要据理争辩,寸步不让,务必取得完全胜利。由于谭锦堂等与县长争辨激烈,几致会议开不下去,后来在其他学校的响应下,迫于压力,县政府将樊益三赶下了台。共产党员由曰勤、刘听汭、谭锦堂和王守儒等四名教师也因此被逐出教育界。
1929年,谭锦堂在国民党富平县财政局担任职员。1931年1月至1936年7月,在国民党陕西省电话局工作,期间,参加了西安市互济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性社会救济团体)的工作,担任组长。他积极贯彻省委关于《对互济会工作的决议》要求,领导开展了救济遇难战士家属、营救在狱战士、进行募捐等活动,扩大了党组织的影响力。1934年,西安市党组织遭到破坏,许多党员被捕,谭锦堂也在此时失去了组织关系。
1937年3月至1937年10月,在国民党三原县政府担任会计工作。1938年1月至1938年10月,在国民党商县保安队担任军需官。1939年至1940年在西安秦风报社担任会计1941年至1952年在渭南象峰面粉厂担任会计。1954年至 1962年在本村担任会计。1962年至1979年在家务农。
1950年12月,谭锦堂经马文彦介绍加入民盟组织。他还积极参加富平县政协学习组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1979年,谭锦堂因病去逝,享年73岁。
倚新虎:陕西富平人,在西藏戍边23年,历任排、连、营、团级干部,荣立三等功五次。所撰写军事作战论文获全军奖,在军内外发表文章数百篇。现任陕西省渭南市政协文史委员、富平县政协特邀文史员等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