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武汉大学学生尼孝华从网上看到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在平原示范区自费建设了600平方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历史的口述历史博物馆,非常激动,经过多方联系得到了传承红色基因策划总监许言的联系方式,并第一时间取得了联系,许言热诚欢迎尼孝华参观学习,但当时考虑到馆长张爱兰应邀到广东、厦门等地部队和企业开展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宣讲,自己工作忙,时间不凑巧,没有确定具体时间,希望保持联系,尽量能满足参观意愿……
上一周许言再次接到尼同学打来的电话,提出希望尽快完成参观博物馆的愿望,尼同学介绍,她是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研究生,她的论文课题就是与口述历史相关的,得知这一情况后,许言为了支持她的学习和研究,决定破例为小尼同学开一次个人参观展览,并确定了具体日期:3月26日,星期天。
日期确定后,许言又联系博物馆主任讲解员张贞,希望她能调整值班和学习时间,为小尼同学做一次专人讲解,正在忙一业务的她,非常高兴地答应了这次破例的讲解安排。平原示范区志愿者张红梅带着两个正在休假,准备去看桃花节的女儿,放弃休闲的乐趣来到博物馆为远道而来的尼孝华参观学习提供便利。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参观、记录和交流,尼孝华终于完成了这次千里探馆的心愿,她表示,感谢这么多人为我个人这次的参观提供方便,这对我研究口述史是一次难得的实践,回去后我会认真整理此次参观的内容,为我的课题研究提供参考。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的前身是1913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设立的历史地理部,1930年国立武汉大学设立史学系,1953年改名历史学系,1998年1月改建为历史文化学院,1999年4月与中文系、哲学系等共同组建人文科学学院,2003年8月撤销人文科学学院,历史学科单独组建为历史学院。据2022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有系、教研室3个,本科专业3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有教师61位,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23人,在校生人数70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40人,硕士研究生225人,本科生340人。
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大学生邵志红得知这次特别安排后,也专程从郑州乘车来到博物馆参与了这次参观活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她在留言中写道:“致敬最可爱的人,向英雄学习,将行动落于实处,报效祖国”,她还表示回去后要向学校领导汇报,争取让更多同学接受这样的革命战争历史教育。于是就有了开头两个大学生签字留言的精彩展示。
许言表示,抗美援朝战争口述历史博物馆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后人记住战争的历史,让年轻人传承红色精神,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精神营养。为了进一步用好和发挥好红色资源,目前我们正在筹划研学活动,让更多的青年学生走进博物馆。让博物馆真正成为一座流动的纪念碑,一所鲜活的档案库,一部生动的教科书,一幅壮烈的群英图,一首民族的正气歌。
同时,当天,战鹰拓展培训公司经理胡永鑫也特地前往结合研学培训基地建设工作。许言表示,要依托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研学活动开展穿一次志愿军军装、唱一次志愿军战歌、讲一个志愿军故事、吃一把炒面一把雪和冻土豆、体验一次长津湖和上甘岭战役的艰苦卓绝,走一次抗美援朝之路、敬献一次鲜花、行一个少先队礼的“八个一”活动,打造一个红色文化育人品牌,让红色文化更接“地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