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是西汉初年汉朝统一战争中,刘邦麾下的头号将领,其人带兵打仗能力之强、作战战法之独特、战略韬略之伟岸,在当时绝无仅有,在中国古代也屈指可数。韩信的军事能力从战略、战役,到战术层面全都有能在实际运用中致胜的独特天赋。
下面,我来全面介绍“兵仙”韩信的用兵特色与思想。
一.韩信当时在战略上,向刘邦提出了统一中国的进攻方向与作战计划,这个作战战略最后得到了完美的实施、取得了巨大成功。彻底打垮了项羽,统一了天下。
在刘邦被项羽流放到陕西南部的汉中当王时,韩信向刘邦提出了以下统一中国的进攻路线:
第一步:全面向北进击占据易守难攻、土地肥沃的三秦、关中地区(今陕西全境)。作为统一天下的根据地。陕西古来易守难攻、民风淳朴勇猛,以此做根据地,战胜项羽有地盘之依凭。
第二步:从关中根据地出发,兵分南北两路向东进军:
南路由刘邦亲自带领,吸引项羽主力在中原反复拉锯。
北路由韩信带领,在项羽主力被刘邦牵制之时悄悄占领整个北方、包括今天的山西、河北、山东。
第三步:在韩信带领的北路军彻底占领黄河以北后,与刘邦会师共同歼灭项羽主力部队,完成统一。
从结果上来看:韩信提出的这个统一中国的进攻路线,完全是以战略取胜,在实战中刘邦在中原屡次被项羽打败,但却成功的牵制了项羽主力,完成了战略任务;韩信成功的吞并了山西、河北、山东的所有领土,也完成了战略任务。最终两路军联合进攻项羽,进行垓下决战,最终成功的统一了中国。
二.在作战战术上,韩信带兵能力超强,擅长以柔克刚,“先命己方军队假意逃跑,在逃跑中让敌人暴露弱点、制造出歼灭敌人的机会进而歼灭敌人”。这是非常高明的。也在韩信的历次重大会战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1.在东出太行山,夺取太行山前往河北平原的重要关隘的井陉口之战中,韩信陈兵列阵,背靠大河,汉军士兵先是逃跑,后因大河阻路无路可逃而力战,拖住了数倍于己的敌军主力,为偷袭敌人的大本营创造了条件,后韩信命军队偷偷攻入敌人大本营,前后夹击,取得了此战的胜利。
2.在同项羽大将龙且进行的潍水之战中,韩信命士兵一触即溃,逃跑至事先布置好的潍水用沙袋断流之下游,待龙且军渡水行进至一半时放开上游沙袋,水淹龙且20万部队。这一战以少胜多、以柔克刚,将全国的楚军主力歼灭了三分之二以上,为垓下之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3.在楚汉最终决战的垓下之战中,韩信知道项羽一定会带领主力拼命猛冲猛打,冲向汉军的指挥大脑所在大本营。于是命汉军前锋对待项羽军一触即溃向后逃跑,楚军拼命追赶,拉长了楚军进攻作战之战线、消磨了锐气,韩信又命汉军左右两翼包抄将楚军团团围住,入夜时四面楚歌。最终将楚军彻底歼灭。
三.韩信为刘邦统一中国打下了一半以上的领土。刘邦统一中国的军事战略是:刘邦在南路中原纠缠项羽、吸引项羽主力;韩信主攻北路吞并黄河以北;同时彭越、英布等人不断骚扰与牵制项羽。这其中一半以上的领土都是韩信打下来的,在最后的垓下之战中韩信也带领了刘邦阵营中一半的军队参与战斗。
四.对比韩信和林彪二人的军事特色。
1.林彪和韩信两位军事统帅都对士兵的人性掌握得淋漓尽致。林彪总结出三三制,命士兵以三三制进行冲锋,三三制可以以最小的牺牲代价冲锋进敌军据点或战壕内,敌人看到我军已经冲进了战壕当然会稀里糊涂的投降。林彪这个打法需要尽量避免进攻坚固堡垒中的敌人,而将敌人调动出来,在敌人运动中将其轻而易举的歼灭。而韩信作战往往先下令士兵假装逃跑,敌人看见韩信的士兵逃跑当然会紧追不舍,在追赶韩信军时暴露出了自己的弱点,进而被韩信反戈一击歼灭。他们两位军事统帅都对士兵的人性掌握的很深,所以能打胜仗。
2.在战略上,韩信为刘邦制定了“南路牵制、北路占领”统一中国的战略,并亲自带领北路军吞并了黄河以北大片领土。而林彪也带领我党军队吞掉了整个东北,并带领军队从东北打到了海南。两人在战略上的经历与作战方向高度相似。
3.在个人经历上,韩信发迹前曾是项羽手下的不名小卒,而林彪也曾是蒋介石任校长的黄埔军校里的一名内敛的学生。
五.当前国内研究韩信的空白部分。在当代研究当时汉朝统一战争方面,所有人都忽略了一点:如果项羽没有分兵20万派遣龙且进攻韩信,那么项羽在后来的垓下之战很难被歼灭。笔者一直怀疑:这是当时刘邦韩信一方的计策,专门命韩信在广大北方牵制项羽,引诱项羽派龙且分兵征讨,导致楚军白白丧失了20万主力,只剩下垓下之围的10万军队。所以说《史记》上司马迁在描述陈平时写到:当时的计谋很多都是秘密的,不为后人所知。
六.韩信有两个划时代的军事统帅才拥有的显著标志。
1.韩信年少立志,在年轻时就对军事无比向往,这是划时代的军事统帅的显著标志。司马迁在《史记》里写到:韩信发迹前、葬母之地周围十分空旷,容得下一万人。他那时候必然就想着将来飞黄腾达后重修母亲阴宅。在人类漫漫历史上,大的军事统帅往往如此:汉尼拔18岁被父亲要求发誓一生与古罗马为敌,尼米兹20岁在军校当学员时就以兵棋演练了太平洋战争。由此来看,韩信同汉尼拔、尼米兹等一代名将一样,年少立志,为战争而生,研究了一辈子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