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征征尘未洗、陕甘立足未稳、自身前途未卜,甚至要由他亲自签署文件对连部、团部夜晚值班分别应该用几根灯芯的油灯作出规定的窘迫条件下,毛泽东却向斯诺展望道:“如果中国真正赢得了独立,外国人在中国的合法贸易利益将会有比过去更多的机会。四亿五千万人民的生产和消费能力不仅仅是中国人才会对它关心的事情,而且能吸引许多国家。我国几亿人民一旦真正得到解放,他们巨大的生产潜力一旦被解放出来,并被用于各个领域的创造性活动,就能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世界的文化水平。”在这里,毛泽东既表达了争取国际援助和国际同情的愿望,更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并借斯诺的报道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博大胸襟和对外开放思想。
毛泽东这种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统一而抒发的豪迈情怀,既是写实的,也是浪漫的。即使是在更为艰难困苦和险象丛生的长征途中,他赋诗《念奴娇·昆仑》直抒胸臆:“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不仅反映了他对革命必胜的强烈信念,而且展示了中华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优秀传统和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崇高境界。
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一生致力于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但从不奢恋中国封建王朝威加海内的昔日辉煌。他对世界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被奴役的痛苦感同身受,无私地声援一切被压迫民族的反抗事业,一贯主张各国之间的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新中国成立后,他谆谆告诫:“我们的同志和人民,永远不要骄傲,不要固步自封,不要自以为是,永远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对外国,永远不要大国沙文主义,一定要尊重别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能干涉别国的内政,一定要平等相处。对兄弟党,一定要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坚持大党小党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协商一致的原则,决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毛泽东所追求和向往的是独立富强起来的中华民族为世界和人类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新中国诞生的前夜,毛泽东无比自豪地宣布:“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让他如此激情澎湃的不只是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还因为“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革命者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
1956年,毛泽东在告慰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的同时激励全国人民:“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与他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起草的碑文中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同是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题中之义。
【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毛泽东口述史料的搜集、整理、校勘与研究”(19ZDA01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来源:昆仑策网【授权】,转编自“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原刊于《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2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