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一位关中农民的儿子 19岁发动“两当兵变” 21岁当选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32岁任中共中央西北区书记 毛泽东评价:“党的利益在第一位” 他是一位坚定的改革者 主政南粤、创建特区、一马当先 邓小平鼓励:“杀出一条血路” 历史铭记着他的名字——习仲勋
今天是习仲勋同志逝世20周年纪念日,让我们深切缅怀他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不懈奋斗的崇高品质和始终不渝的革命精神。


1913年10月15日,习仲勋出生于陕西富平县一户农民家庭。勤劳淳朴的家风、丰厚的文化遗存、风云动荡的时代,塑造了习仲勋远大的志向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立志存高远
1926年春,习仲勋进入富平县立诚公学高小部上学;13岁,他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5岁,因参加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被关押,在狱中,他立场坚定、斗争坚决,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走上了毕生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革命道路。

富平县习仲勋故居

立诚中学藏书楼
创建陕甘边
1930年,党组织制定了打入国民党部队和地方武装,长期隐蔽、积蓄力量、待机发动兵变的方针,习仲勋被派到长武县杨虎城部开展兵运工作。他积极宣传鼓动,广交朋友,兵运形势高涨。1932年4月,年仅19岁的他在甘肃两当县领导策动兵变,任队委书记。虽然起义队伍遭遇国民党军队、地方民团、土匪等反动武装的多次袭击被打散,但在关陇地区引起巨大震动。

“两当兵变”前的习仲勋(左一)
1932年9月,习仲勋在照金杨柳坪村与谢子长、刘志丹首次会面。因领导两当兵变失败,习仲勋心情沮丧,刘志丹安慰并鼓励他说:“几年来,陕甘地区先后举行过大大小小70多次兵变,都失败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军事运动没有同农民运动结合起来,没有建立起根据地。如果我们像毛泽东同志那样,以井冈山为依托,搞武装斗争,建立根据地,逐步发展扩大游击区,即使严重局面到来,我们也有站脚的地方和回旋的余地。现在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有根据地。”习仲勋把与谢子长、刘志丹的这次会面视为自己人生道路的重要转折点,进一步认识到建立农村根据地的意义。从此,开辟和建设根据地成为他在初创陕甘边的重要使命。


油画:《杨柳坪会面》
1933年春,中共陕甘边区特别委员会、陕甘边区游击队总指挥部、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相继成立,标志着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功创建。习仲勋等陕甘边区负责人经常深人乡村,吃住在群众家里,访贫问苦,调查研究,和群众一起种庄稼,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通过分粮斗争、分田分地运动和心系群众的各项工作,赢得了民心、发动了群众,掀起了照金苏区土地革命运动高潮,壮大和发展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油画:《兔儿梁建政》
1933年6月至7月间,红二团南下渭华失败,中共陕西省委遭受空前破坏,照金苏区陷入严重危机。同年8月14日,秦武山、习仲勋主持召开了陈家坡会议,成立陕甘边区红军临时总指挥部,统一领导红四团、耀县游击队、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三支武装力量,制定了不打大仗打小仗,积小胜为大胜,集中力量打击敌人的作战方针,继续坚持和扩大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陈家坡会议旧址

油画:《陈家坡会议》
1933年9月至10月间,国民党反动派先后两次调集重兵围剿薛家寨,习仲勋等同志紧急动员山寨军民凭险据守,奋勇阻击,取得了第一次薛家寨保卫战的胜利。在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由于叛徒陈克敏带领敌人实施偷袭,最终红军大本营薛家寨失守。从此,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心由照金转移至甘肃南梁。

红军大本营——薛家寨
1934年11月1日,陕甘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南梁荔园堡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政治决议案》《军事决议案》《土地决议案》《财政决议案》《粮食决议案》等重要文件。11月7日,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隆重召开,习仲勋当选为苏维埃政府主席,他庄严表示:要进一步发展壮大武装力量,广泛发动群众,把武装斗争推向新高潮,争取更大的胜利。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习仲勋的主要精力由军事工作转向政权建设和群众工作。他领导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涉及土地、财政、军事以及如何对待民团、土匪等政策,为苏区政权建设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

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旧址

《十大政策》
解放大西北
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习仲勋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此后,他担任的职务越来越重要。从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到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委员到西北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再到西北军区政治委员,习仲勋始终肩负着两重任务,一是赴前线指挥作战,二是主持西北局后方工作。

彭德怀和习仲勋研究作战部署

习仲勋(左三)与彭德怀等在青化砭察看作战地形

西北军区政委习仲勋

工作中的习仲勋
勤政中南海
1952年,习仲勋奉调进京,先后担任中宣部部长、政务院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在周总理的直接领导下,他参与了国家大政方针的研究和制定,以及重要的国务活动和外交活动,制订了一系列规范国家机关活动的规章制度,为加强国家机关建设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受到周总理的高度赞扬,被誉为国务院的大管家。

周恩来与习仲勋乘飞机视察三门峡水库

政务院秘书长习仲勋
南国春来早
1978年4月,习仲勋临危受命,主政广东,把守祖国的南大门。年逾六旬的他,深入调查研究,夜以继日工作,立志要把失去的十六年时间补回来。他团结广东省委和广东省革委会一班人,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平反冤假错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落实各项政策。同时积极革新,请求中央给广东放权,让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邓小平鼓励“杀出一条血路”,终使广东成为全国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和试验窗口。

习仲勋在广东惠阳农村调研

习仲勋在中共广东省委四届二次常委扩大会上讲话
清气满乾坤
1980年,年近古稀的习仲勋再次奉调进京,被补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次年进入中共中央书记处,身兼数职,分管内务司法、统一战线和民族宗教等多项工作,但他仍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姿态投入工作,为党和国家长远计。

习仲勋在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常委


晚晴无限好
1993年3月,习仲勋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仍一直关心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他有铁骨柔情,对出生入死的战友、患难与共的乡亲,常怀感恩之心;对生养他的黄土地,始终念念不忘。2002年5月24日,习仲勋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习仲勋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国庆50周年庆典

习仲勋与夫人齐心结婚53周年合影



习仲勋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公道正派,顾全大局。他谦虚谨慎,任劳任怨,淡泊名利,能上能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不居功,不护短,爱护干部,关心青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他平易近人,关心群众疾苦,与工农群众、民主人士、文化艺术界和宗教界等各方面人士坦诚相见,广交朋友。他办事严谨,宽厚待人,实事求是,严于律己,为政清廉,生活简朴,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他德高望重,高风亮节,在党内外和广大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他从黄土地走来,又重回这片挚爱的土地,人民永远铭记这位“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人民永远怀念习仲勋同志!
油画寄思 风范永存
陕甘烽火

20世纪30年代初,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期,习仲勋与刘志丹、谢子长等同志并肩作战,他们分析研究革命形势,实行土地革命,广泛发动群众,建立工农民主政权,领导边区人民开展游击战争,逐步建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使革命的星星之火,逐渐燃遍陕甘高原,最终形成了全国“硕果仅存”的西北革命根据地。
出征之前

1946年,蒋介石命30万重兵对中原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毛主席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在延安王家坪驻地约见习仲勋同志,征询他对西北革命形势的意见,并嘱托他到前线建功立业。在此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毛主席接连给习仲勋写了九封亲笔信,对他在前线开展工作进行重点部署。油画中的毛主席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习仲勋同志则刚毅坚定,对夺取胜利满怀信心。
《激情岁月》

1952年,习仲勋同志奉调到中央工作,先后担任中宣部部长、政务院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在北京工作的十余年间,习仲勋同志参与了大量国家政策法规的研究和制定,受到了周总理的高度赞扬和肯定,被誉为国务院的“大管家”。油画《激情岁月》记载的便是满怀激情的他们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呕心沥血、日夜操劳的情景。
《广东先走一步》

1978年,65岁的习仲勋同志再次临危受命,主政广东,把守祖国的南大门。同时带领广东省的干部群众积极革新,开拓进取,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卓越先行者。邓小平鼓励:“杀开一条血路”。正如这幅油画的场景,满怀激情的习仲勋在中南海向邓小平汇报“让广东先走一步”,从此这位改革的先行者带领广东走向一片繁荣发展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