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从青年时代开始就立下了救国救民的宏图大愿。在中国革命的斗争实践中,他成长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也相遇了自己的革命伴侣和事业的助手。她就是毛泽东的第一位夫人杨开慧同志。他(她)们从1920年结婚到1930年的十年时间里,从朝夕相处到聚少离多,彼此之间,用诗书表达夫妻之间的相互思念、相互惦记、相互支持的深厚情感和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念和信心,至今读来还给人巨大鼓舞和力量……
相识相知缘于理想追求
毛泽东、杨开慧相识在长沙。1913年,享誉三湘大地的名师杨昌济先生被聘到到长沙第一师范任教。他的独生女儿杨开慧也随之来到长沙读书。恰巧,正在长沙“一师”学习的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经常来到杨昌济家里请教,杨开慧在家时常被前来向家父求学的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的精辟的见解和革命激情所吸引。此刻,令杨开慧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她的父亲不仅成为毛泽东一生之中最为重要的启蒙导师,而且后来竟然还成了毛泽东的岳父。自己竟然成了毛泽东一生的知音……
毛泽东和杨开慧相恋在北京。1918年杨昌济应蔡元培邀请到北京大学工作,杨开慧又随父亲一道北上,住在北京东城区鼓楼后豆腐池胡同15号院。 杨昌济自从结识毛泽东这位胸怀报国之志的年轻人之后,时刻都想着为他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杨昌济通过蔡元培给自己最得意的学生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找到了一份当管理员的工作、毛泽东如约来到北京,吃住就在恩师杨昌济的在家里。本来就对毛泽东才华十分佩服的杨开慧,久别重逢,两位青年人心里有说不出的愉悦和高兴。
在北京的日子里,毛泽东经常利用业余时间,陪伴杨开慧游览北海公园和其它名胜古迹。二人相互倾述着自己的革命理想和追求。日久生情、两个年轻人的心紧紧地吸引到了一起。后来杨开慧在他的的日记中这样描述他对毛泽东的爱恋:自从“看见他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了他。从此我有一个新意识,我觉得我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杨开慧对毛泽东的认识是发自内心的感情迸发。这是她对毛泽东的革命理想和崇高追求的认同和支持。更是杨开慧对毛泽东人品的认可和赞许。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谁也没有想到,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先生不幸病逝,让他(她)们二人陷入到了悲痛之中……。在蔡元培等朋友的帮助下,杨昌济先生的灵柩安放在了法源寺。两位年轻人坚持为杨昌济先生守灵。后来毛泽东陪伴杨开慧及家人扶灵将扬昌济先生的灵柩运回湖南老家安葬。
真是患难见真情,从此,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命运连在了一起。毛泽东不止一次怀着敬重的心情谈到自己的恩师杨昌济,感谢恩师在青年时代培养了自己。他从心底里称赞:杨昌济先生是一位爱国正义、学识渊博,思想道德高尚的人。
革命伴侣固于家国命运
1920年冬天,毛泽东和杨开慧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成了真正的革命伴侣。
从1920年到1930年十年间,毛泽东主要从事共产党湖南党小组的建立、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大代表大会,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组织农民革命运动,参加党的“八七”会议,作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英明论断,并领导秋收起义,带领秋收起义的的部队奔赴井冈山与朱德会师,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最后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的中国革命道路。
毛泽东和杨开慧在一起的日子。杨开慧主要担负毛泽东的秘书,文件收发工作,1922年,经毛泽东介绍,杨开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党较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眼下,她除继续担任毛泽东秘书收发文件工作外,还担负着在农民夜校培训农运骨干的讲课任务,同时还兼做与地下党组织的联络工作。杨开慧同志忠诚党的事业。工作胆大心细,每次完成任务都特别出色,受到党组织的高度评价。
1922年到1927年的岁月里,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二子毛岸清、三子毛岸龙相继出生,杨开慧除了完成党组织交给自己的工作外,承担着抚养三个孩子的任务。她精明能干,任劳任怨。
在党的“八七”会议之后,毛泽东按照党的指示,准备带领部队即将走进井冈山。在离别的日子里,毛泽东为了保护妻子和三个孩子的安全,专门利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把妻子杨开慧母子4人送回她的娘家长沙板仓。毛泽东在安顿好她们母子后,依依惜别。
其实,他们和普通人即将分别一样,此时有说不完的情话。毛泽东拿起雨伞说:“霞,我得走了。”杨开慧开门先看看外面,见无异常动静,才招呼毛泽东出了屋。离别时,毛泽东说:“霞,你回去吧。”
杨开慧惦记的是丈夫毛泽东的安全,特意给他带上一双鞋子,嘱咐毛泽东化妆成郎中(医生),并让自己的堂弟送出村外。此时,杨开慧和毛泽东谁也没有想到,他们这一别竟然成了这对革命伴侣、恩爱夫妻的永别。
自从毛泽东离开板仓之后,开始他和杨开慧还有书信往来,后来由于环境险恶,他(她)们二人音讯全无。杨开慧在1929年以后,连续给毛泽东写了多封表达自己心迹的书信。为了保存好这些手稿,她特意将自己卧室墙壁墙缝挖开,将这些手稿藏在里面,然后再封上,不留半点痕迹。
可惜的是直到1982年当地政府翻修杨开慧的旧居时,才发现这些信件手稿,内容涉及杨开慧一生中对许多重要和一些鲜为人知的问题的认识和看法。遗憾的是杨开慧没有机会让自己的丈夫再看到这些书信的内容。因为毛泽东在1976年就已经离开的人世。
1930年,由于叛徒出卖,杨开慧被捕了。敌人逼着让她说出毛泽东的去向,要她公开宣布与毛泽东断绝夫妻关系,杨开慧是毛泽东最忠贞的妻子,她斩钉截铁地回答:“除非海枯石烂!”好一个“海枯石烂”的回答,这是杨开慧对敌人的奚落和嘲笑。
杨开慧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她始终没有屈服,直言砍头只当风吹过!以一句“死不足惜”决然从容赴死。杨开慧对毛泽东的爱可以用“感天地、泣鬼神”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就义于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年仅29岁。后来,毛泽东从报纸上得知杨开慧被杀害的消息,痛苦万分。这时,毛泽东触景生情,想起了自己的结发妻子。他要警卫员找来笔墨,给杨开慧的堂弟杨开明写了一封信,对杨开慧的牺牲表示无限的怀念和追思,痛切地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同怀感念垂于千古绝唱
毛泽东深爱结发妻子杨开慧,1957年写了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表达了对杨开慧的思念和缅怀:他用“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16个字,歌颂了自己与杨开慧忠贞不渝的爱情。杨开慧如果忠魂有知,了解毛泽东对她的这一片真情,也当含笑九泉了。杨开慧不仅因为是一位英勇的革命烈士、更因为他是毛泽东的忠贞的妻子而深受中国人民的敬仰。同时还因她是一位“忠烈为民的好学生、忠义教子的好母亲”而备受人民的颂扬。
杨开慧从小就深受毛泽东的影响,由于和毛泽东接触较多,志同道合,两人相爱结合了。他们之间的爱除了夫妻之爱,还有革命同志之爱。这是一种没有掺杂任何东西的纯真的爱,她表示要与毛泽东“同享一个命运。”这是杨开慧对毛泽东默默的心灵承诺,毛泽东不知晓,任何人都不知晓,只有杨开慧一个人知晓,而她最后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毛泽东与杨开慧之间实现了革命伴侣友情、亲情、爱情的完美融合,这种情感像水晶一样透明,像黄金一般璀璨……
杨开慧虽然只有29岁短暂的生命历程,但她与共产党领导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紧密相联,因而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毛泽东与杨开慧开创的波澜壮阔革命事业是不朽的,创造的爱情婚姻及幸福家庭生活虽然只是短暂的、颠沛流离的,但永远是值得铭记和歌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