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旅游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旅游>>正文
特稿:从契约、账单中品读农民血泪史(组图)
2022-03-14 14:12:58
作者:刘汤明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一、张张单据可窥国势民情

    清末民初,军阀割据,秕政杂出,民不聊生。闽粤边区的农民生活十分艰难,很多人身为农民,却没有一点田地,大部分的田地都聚集到地主的手里了。一些农民拥有少部分的田地,也仅能勉强维持三餐。地主老爷通过各种不光彩的手段控制了农民赖以生存的耕地。例如:开烟馆(卖鸦片),设赌馆,放高利贷,等手段剥削农民,农民还不起钱就卖田抵债。

    逢上灾荒之年,或青黄不接之时,农民不得已向地主借粮养活妻儿,借粮是要算利的,利滚利越滚越多,还不起钱只好卖田或卖孩子抵债,一些原本有田地的农民因各种原因而失去田地了。

    在闽粤边区拥有几十亩田的算小地主,拥有几百亩田的大地主也普遍存在,这些大地主又被称作土豪。没有田地的农民向地主土豪租赁田地耕作,这样的农民被称为佃农、或佃户,或叫田仔,有些人长期帮地主干活的叫“做长工”。地主收田租非常高,在闽粤边区的饶平、平和、大埔、诏安,这些客家地区的地主最少收六成以上,就是说田里收割的谷物总产量之六成要交给地主作为田租,种子、肥料、牛、工、皆由佃农负责,佃农连工带本仅得四成 。有些水利条件较好的肥田,甚至收租高达七、八成。

    更苛刻的地主要求佃户,交了田租之后,还要另外再交一只大鸡或大鸭,叫做田信鸡,或叫田信鸭。有的佃户租赁了五、六处田,每年就要拿出五、六只大鸡去孝敬地主老爷。另有一种非常残酷的剥削手段叫做“铁租”(1),就是田主与佃农议定田租数量之后,由佃农自己承担灾害风险,不管旱涝虫灾,田租不得加减,硬定若铁,如数照收。

    民国苛捐杂税名目繁多,经常以捐代税。如:房屋要收税,叫“房捐”。农民到厕所挑粪作肥料要收税,叫“粪尿捐”。公猪与母猪配种要缴税,叫“打种捐”。买棺材要缴税,叫“棺材捐”。

 

    更骇人听闻的是娶妻结婚要缴税,叫“花轿捐”。笔者保存着一张花轿捐收据,为民国四年(1915年)十月廿一日,饶平县石璧乡林某轩娶张氏,就向当局缴纳了三元(银元)花轿捐 (2)。

    一九四一年五月,饶平县各乡公所竟然向农民收取“蒋总载铸铜像费用”并户口册、公民证费用,每户共缴国币十元 (3)。此时可是抗日紧要关头啊!蒋介石还有这份心思,唉!张张单据可窥国势民情。

    笔者保存着很多老账簿,不过旧社会几乎都是用码子数记账的,码子数历史悠久,建国后基本停用,现在农村仅有少数老人能看懂。初看码子数如同天书,为了从中获取文化信息,费了不少功夫,才弄懂地主“放谷生”收利的行情。

    闽粤边区一般是“每年加五利”,比如三月向地主借来10斗谷,至七月收割晒干后,才四个月也照收百分之五十的利,母谷10斗加上利谷5斗,合起来就要付还15斗谷。不及时付还者,利滚利越滚越多,要是借了100斤谷一年未还,欠二年后还的,利滚利,母谷利谷合共就要付还225斤了。客家地区有一句童谣“地主狗,一斗还两斗。地主婆,一箩还两箩。”借一斗还两斗是事实存在的,并非空穴来风。

    地主一般不肯直接借谷给农民,而是借银给农民,农民拿着银又向地主买粮,农民借银还谷,地主又将谷抬价卖出,可从中赚差价。在闽粤边区清末时期一银元可买三官斗谷,借银每元每年要贴利谷一官斗,年息约百分之三十三。到了民国社会动荡利息更高,借十二斗母谷每年要贴六斗利谷 (4),年息约百分之五十。个别收利更高,粮价涨高时利息就越高,工农群众苦不堪言。

    据老账本信息,1920年前后在闽粤边区一银元可买3官斗谷;1931年一银元可买2.8斗谷;后因日寇侵华粮价暴涨,1938年一银元可买2斗谷 (5);1942年一银元可买1斗谷;1943年闽粤边区旱灾,地主奸商趁火打劫,粮价暴涨,一天三样价。地主为了屯粮涨价大赚一把,拒绝外借,当年饿死了不少人。

    关于闽粤边区地主收租高低的问题,必须先弄清楚租斗量器,以及农田亩产量,不可空口无凭,瞎子摸象。笔者曾作过深入研究,亲手调试。每斗、每石等于几斤呢?其实各省各地都有所不同,饶平北部的租斗每斗谷是10.5市斤,一石谷等于105市斤。每斗米是16.8市斤,一石米等于168市斤。闽粤边区普遍使用的圆形官斗,每官斗谷是11市斤,每官斗米是17.5市斤。另有斗子,每斗子谷是4.7市斤,每斗子米是7.5市斤,每斗子是十仝,每仝米是七两半,这几种是旧社会闽粤边区常用的量器。

    当年闽粤边区水利条件很差,没有蓄水工程,一下大雨就发大水,刚晴几天小溪又没水了,基本是靠天吃饭。流传有一首客家山歌“三日无雨火烧天,连落半日水打田。百亩收得百石谷,俱係算得好冬年。”山歌唱尽了恶劣环境,一亩田收一石谷就算好年冬了,可知其艰难与无奈。据考民国闽粤边区一般的农田亩产量约200多市斤,最好的肥田也很难超过400市斤。

    笔者保存着一张光绪乙巳年(1905年)广东大埔县的赁耕契,内容大意“古埜村严垣五,因缺田耕作,租赁唐溪村李氏公尝田两坵,收租谷七乡石正。牛、工、谷种,由耕人自办,若年辰荒歉,请主到田面割,主六佃四均分。外批明,递年带信鸡一只……(6)”,佃农连工带本仅得四成,每年还要交一只鸡给地主。

    又见民国初年饶平某村公尝田账本:“三斗坑有田22.5亩,又带池塘一口,每年收租谷144石 ,再收白糯米7斗,大鸡6只(7)”。以饶平租斗每石谷105市斤计算,每亩每年要交租谷672市斤,地主去收租时,佃户还要请地主并随从吃饭。以亩产400市斤来计算,一年二季每亩仅收获800市斤,哇!已经把百分之八十四的谷拿去缴田租了。好在还有一口池塘可养鱼收入一点,另外冬天可种小麦收获一点。种这二十多亩田都很难过日子,活得不如牛马啊!

    很多地主土豪为了保护自己的最大利益,有些田以铁租的方式租给佃农耕作,不管年冬好坏,租谷不得加减,处在弱势的农民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不得已与地主签订了铁租赁耕契。从老契约中获知,铁租自明代、清代、民国一直存在于全国各地,铁租是地主土豪们设立的一种“逆天理,悖人道”的剥削方式。

    且看《周士第回忆录》文中写道:“新会地主剥削农民很残酷的……农民仅得收获的百分之二十,或三十,或四十……上期租也是最残酷的一种剥削,地主在上一年一次收足下一年的地租……如因天灾人祸……与地主无关……还有许多残酷剥削的苛例,如田信鸡、田信鸭、田信米、鞋金、饮茶钱……若农民交不起地租,地主就派民团拘拿监禁……(8)”

    再看毛泽东撰写的《寻乌调查》文中写道“禾头根下毛(没有)饭吃”(9),描述的是1930年前后寻乌县农民的惨况,佃户刚割下禾头收获谷子,缴了田租,再付还青黄不接时向地主借来的谷和利息,又要买一点东西招呼地主,就这样刚收割不久又没谷了,所以叫“禾头根下冇(没有)饭吃”。

    可谓天下乌鸦一般黑,闽粤赣乃至全国各地的地主剥削农民的手段几乎略同。区域内的地主土豪之间还会互相交流,把一些新发明的剥削手段变为约定俗成的规矩,让诚实的佃农遵守规矩。更骇人听闻的是,有些地方的土豪享有“初夜权”,就是地主借钱给佃户娶媳妇,但新娘娶回后必须先陪地主老爷睡一夜,新娘被长期霸占者也很常见。有些地主仗着权势可任意奸淫佃户的妻女,血泪斑斑诉不尽。

    二、为什么会爆发农民运动?

    农民辛勤劳作却难以养活妻儿,被迫卖儿鬻女者时有所闻。卖人的契书不同与其它契约,因双方都希望讨个吉利,所以卖身契一般都用红纸黑字书写,内容大意“因家贫三餐难度,情愿将第某男,托媒送到某人承养……身价多少元……日后传得百子千孙,固所愿也,不得异言生端 (10)”。各地的农民都过着奴隶一样的生活,天天祈盼减租减息,夜夜渴望革命翻身。

    1921年7月,为工农阶级谋权益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1922年5月,共产党人彭湃回到家乡海丰县,建立了农会,这是广东省的第一个农会组织 (11)。后又成立广东省农会,彭湃任会长。农会建立后领导农民开展减租斗争,发展农业生产,创办农民学校,免费为农会员诊病,解决农民纠纷。

    闽粤边区的饶、和、埔、诏四县都以农业为主,另有少部分陶瓷业、渔业。山多田少,生产技术落后,加上土豪劣绅的压榨,工人、农民生活非常艰苦。住在饶北农村的余登仁、刘金丹、詹叶(烈士)都非常了解农民惨状,深知工农疾苦。

    詹叶有一位堂妹(名阿草)嫁在福建平和县,阿草一家也是佃农,因被地主逼债,只好将十五岁的女儿抵债卖给六十多岁的地主老爷做妾。过门成亲当天,阿草的女儿就跑到山上吃断肠草自杀了。阿草夫妻悲伤欲绝,月黑风高之夜,双双呑下断肠草一死了之。詹叶的家乡——饶平石井乡,也有佃农因交不起田租,而遭地主毒打致残,佃农又无处诉苦,最后悬梁自尽以求解脱。此类悲剧在农村时有发生,詹叶对身边的所见所闻感触良多,让她下定决心跟随余登仁、刘金丹等人搞农民运动,宣传革命思想。

    1925年饶平县先后成立了工会和农会(12),被奴役的佃农纷纷报名参加农民协会。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闽粤边区迅速发展起来了。

    三、朱德在闽粤边区播下了革命火种

    1927年10月5日凌晨,朱德率领部分南昌起义军2000余人,从大埔县三河坝经九村到二祠(13)。当天凌晨,余登仁、刘金丹率饶平农军十多人前往西岩山啦风凹迎接朱德起义军。当天上午,朱德在石井乡埔下村(中建楼)发表了“工农学兵动员令”演讲 (14),呼唤工人、农民、学生、军人起来革命。

    5日下午,朱德率领起义军至茂芝驻扎,起义军指挥部设在全德学校 (15)。6日,周邦采率领部分起义军从潮汕撤退到茂芝,并带来了潮汕主力部队已经失败的坏消息。顿时军心动摇,很多指战员表现出悲观失望的情绪。

    7日上午,朱德力挽狂澜,主持召开了茂芝会议,会议作出“穿山西进,隐蔽北上,直奔湘南”的决策,茂芝会议是起义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7日傍晚,朱德率领起义军离开饶平向福建平和县前进,受到平和农军骨干朱积垒同志的欢迎。

    朱德在石井乡发表的演讲,犹如在这片红土地撒下了革命火种。在工农阶级心中熊熊燃烧,在闽粤边区的饶和埔诏农村蔓延不灭,前仆后继革命到底。

    1928年3月8日,饶平县委派出五十多名农军支援平和暴动,因拿着朱德起义军赠送的步枪被称为“洋枪队”,大埔县派出太宁农军,永定县派出“铁血团”,各路农军密切配合英勇作战,取得了胜利,平和暴动是福建工农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幕,开创了闽粤边联合暴动的先声。

    由于敌人不断地围剿闽粤边区,革命形势非常艰难,但饶平的革命者谨记朱德的教诲,坚信共产党的领导,饶和埔诏四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县革命人士互相支援,协同作战,逐步走上联合斗争的道路。

    先后有红军十四团、十五团、四十八团、第三连、红三团、红八团、红九团、等部队在闽粤边区活动过,受到本地客家人的拥护。饶和埔诏的农民竭力支援中央苏区,革命群众白天种地,夜晚绣军服做草鞋,勒肚子省粮食支援红军。涌现出“送子当红军,省食捐军粮、当田买枪炮 (16)、全家上战场”的积极现象。开辟红色交通线,掩护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等领导人经过这块红土地进入中央苏区。

    1949年,饶和埔诏苏区与全国各地一样,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换来了革命的伟大胜利,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千年期盼,工农阶级翻身解放了。

    四、农民运动为何会深受拥护?

    身处社会底层的工人、农民过着奴隶般的生活,他们非常渴望革命翻身,只因没人指引而不知所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让生活在黑暗角落的农民看到了曙光;符合亿万佃农渴求翻身作主的愿望;增强了农民兄弟向往平等自由的信念。

    民国的地主土豪利用各种方式压榨农民,简直就是人吃人的做法,地主土豪已经发展到了非打不可的程度。不打土豪,就无法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愿望;不打土豪,亿万佃农就无法翻身作主;不打土豪,所谓的民生、民权都是空谈;不打土豪,势必阻碍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国共产党提出“打土豪分田地”,大快人心,深受拥护。

    五、农民运动为何能取得胜利?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经验证明,单纯的农民起义是很难取得完全胜利的。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农民运动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如李自成,如太平天国,必然面临失败。当然,如果没有众多工人农民的竭力支持,中国的革命也很难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

    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农民运动得到大力发展。在众多农民的支持下,中国工农红军迅速壮大起来。凡是轰轰烈烈的革命根据地,必定是农民运动很红火的区域。无论是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还是解放军,都离不开根据地的依托,工农群众都会拼命捍卫革命根据地,因为他们当中有很多人的孩子,或丈夫,或兄弟就在革命队伍里面。

    中国共产党领导着这支主要由工农子女组成的军队,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喻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新中国。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感受“红色冀忆”(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传承革命红色基因——平昌县残联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走进英烈纪念园(组图)
·特稿:感受“红色冀忆”(组图)
·特稿:慰问抗战老兵,重温峥嵘岁月(组图)
·特稿:让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举办学
·我在党刊20年
·特稿:毛泽东在井湾里私塾的求学故事(组图)
·美!吕玉兰纪念馆的玉兰花开又报春!
·朱良才家中发现1929年的老照片,陈昊苏凭借什么一眼认出父亲陈毅
·四野解放海南革命后代重踏红色沃土(组图)
·特稿: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金牌榜(新韵)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刘汤明:从契约、账单中品读农民血泪史(组图)
特稿:从契约、账单中品读农民血泪史(组图)
王诸德、王洪磊:传承革命红色基因——平昌县残联支
特稿:传承革命红色基因——平昌县残联支部开展主题
天眸:感受“红色冀忆”(组图)
特稿:感受“红色冀忆”(组图)
徐伊涵:慰问抗战老兵,重温峥嵘岁月(组图)
特稿:慰问抗战老兵,重温峥嵘岁月(组图)
特稿:让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重
我在党刊20年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