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说起深泽县最早的县级抗日政权——深泽县委会和县政府是什么时候创建?负责人具体又是谁?除非当地党史部门或热爱党史研究的人,其它恐鲜为人知。特别是深泽县委会存在的时间很短,不过几个月,解放后大多当事人已经不在,就更少有人知晓。那么,深泽县最早的抗日政权何时建立?负责人又是谁?
要想搞清上述两个问题,离不开两个人,一个是帮助建立深泽抗日政权的原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吕正操,一个是当时在深泽县抗日政府工作过的深州马官屯村人贾宝襄。
吕正操,原名吕正超、字必之。1904年1月4日出生于东北奉天省海城县(今辽宁省海城市)。14岁到缫丝厂当学徒。18岁参加东北军。19岁入东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在东北军第五十三军先后任连长、营长、少校副官队长、第116师参谋处长、647团团长、691团团长。1933年参加热河抗战。1936年组织“东北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并任总队长,参加了“西安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冀中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冀中军区司令员兼冀中行政公署主任、冀中区总指挥部副总指挥。1943的任晋绥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副部长、代部长、中央军委军事运输司令员、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交通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64年任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工地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铁道兵第一政治委员。1965年任铁道部部长。1983年6月至1988年3月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009年10月13日,因病去世,享年106岁。
1937年5月,时任国民党53军691团团长的吕正操被中共北方局秘密接收为党员,介绍人为李晓初。之后,六九一团的党组织快速发展,基本掌握了六九一团;“七七事变”爆发后,10月14日(阴历九月十一),吕正操按中共北方局党的指示,率所辖691团趁53军南撤之际,在河北晋县东北的小樵镇完成了改编,改称抗日人民自卫军,正式脱离了国民革命军,转投中共,吕为司令员,李晓初为政治部主任。据《吕正操回忆录》记载,691团在小樵镇完成改编后,北上渡过滹沱河,进驻了深泽县城。这时,地方党的一些同志主动找上门来联系。人民自卫军和地方党组织在深泽城的士林书院召开了联席会议。会议首先由地方党员邸清哲介绍深泽县情况,并提出抗日救国一些主张。接着大家进行讨论,军地双方交换工作意见。最后,吕正操总结发言,说明人民自卫军军的改编经过和政治主张:坚决抗日,铲除汉奸,剿灭土匪,实行民主。接下来的军事行动目的则是以游击战为主,发动群众抗日参战。
士林会议后,深泽很快成立了深泽县抗战史上第一个县级抗日政权——深泽县委会和抗日政府。同时,成立了武装县大队。据《吕正操回忆录》记载,县委会和县政府成立后,马上释放政治犯,提出“减租减息、硝盐公卖”等口号,因此深得人心。尤其是当地党员、男女青年知识分子积极支援部队,踊跃参加自卫军和县里抗日工作。人民自卫军队伍迅速扩大。另据吕正操在《吕正操自述》中介绍,人民自卫军在深泽停留了大约七八天左右,安排就绪了,便继续北上。先后到了安国、博野、蠡县、高阳、安平等地。凡是经常有我军活动的县份,都有了党的组织和党领导的县政权、救国会。并且,又进一步改革了政权组织。初任县长都是地方士绅,我另设县政指导员。从这里不难看出,县政指导员与县长同级,应相当于县委书记。
以上史实证明,深泽县第一个抗日政权——深泽县委会于1937年10月14日后,由人民自卫军帮助创建,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吕正操是主要发起人,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遗憾的是,深泽抗日政权建立后,当时的负责人是谁?吕正操在书中并未提及。按解放后《中共深泽简史》中记载,深泽县政指导员为袁拙农和吴铁城,县长是冯黎先。2021年深州马官屯村建成的“中共保南特委纪念馆”便采用了这一记载。但是,就在2021年,原深州电视台副台长、衡水市作协副主席、深州市作协主席、党史研究爱好者耿艳钦女士,在组织编写《共产党领导下的深州抗战——深红》一书,搜集资料时,偶然在网上发现了当时在深泽抗日政府工作、后参加八路军、解放后转业江西某单位任人事科长的深州马官屯人贾宝襄(字保祥)写得《个人自传》资料,里面有1937年深泽县抗日政权的详细记载。其中,有关于县政指导员和县长的明确记录。贾宝襄写到:1937年,日寇进攻,步步紧逼,深县国民党南退,军地政权一走而光,遍地土匪,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我愁闷万分。正当这黑暗笼罩大地,走投无路的当儿,我村杨铁城(学名杨成刚)找到我说,红军快来了!现在咱们这里有一个司令名叫吕正操,占据了数个县城,军队叫人民自卫军,我现在深泽县当县(政)指导员,县长是冯万仙,你去不去?我当时便答应了,随同他到了深泽县,在县政府任收发。后来还约上了同村好友杨长增和贾中田一起到深泽工作。贾宝襄这份《个人自传》里明确记载着,深州马官屯村的杨铁城曾担任过深泽县的县政指导员是,县长则是冯万仙。杨铁城是继袁拙农后的第二任县政指导员。
说起杨铁城这个人,在深泽县,可能少有人知。但在深州市,特别是在马官屯村及周边一带村中,可谓是家喻户晓的革命人物,被誉为是当地的革命引路人。
杨铁城,字近仁,学名杨成刚,曾用名杨毅民,参加革命名改名杨铁城,是中共深县早期党组织创建人之一。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深县工委(后改为唐奉区委)书记、中共深县中心县委书记、中共深泽县政指导员、人民自卫军安平军政干部学校政治部主任、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政治部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政治部主任、党支部书记、冀中军区独立二支队政治部主任等。1939年牺牲于河北霸县,年仅32岁,是八路军牺牲的114名抗日将领之一。2015年8月24日,国家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抗日英烈名录中,杨铁城位列其中,为冀中著名抗日烈士。
杨铁城出生于清光绪33年(1907年)9月20日,是深州市双井乡(现兵曹乡)马官屯村一个富裕农民家庭。其5岁入私塾,14岁入深县师范讲习所(后改为乡村简易师范学校),17岁考入北京交通大学 。他为人豪爽,多才多艺,尤其酷爱国画和篆刻,业余时间常为人作画、刻章。早在中学期间,就阅读了许多进步书刊,在大学里,所见所闻更让他开阔了眼界,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因此,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1931年,杨铁城在保定市等待舅父为其寻找工作期间,有机会认识了中共保属特委的同志,并经其介绍,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马官屯村第一个中共党员。之后,返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并着手建立和恢复深县党的基层组织。
1932年,唐奉镇盐店经常缺斤短两,掺杂使假,坑害消费者。杨铁城联络进步人士,发动群众与盐商展开斗争,取得胜利。盐商保证再也不敢掺杂使假,坑害百姓。
1933年,为彻底消除清朝贵族强迫农民缴纳“皇封地租”,杨铁城联合深、武、饶、安四县进步人士,上诉到保定高级法院,获得胜诉,得到了当地租户的热烈称赞和拥护。
1934年冬,杨铁城用自己卖画和刻章赚来的钱,办起了农民夜校(也称冬校),参加的学员多是村内外的贫苦青壮年,主要利用冬季农闲的3个月时间,教大家识字、写字和算术,同时,进行阶级教育和革命宣传。夜校共办了两期,培养了进步青年,为党组织创建打下了基础。参加过夜校学习的学员,之后有的入了党,有的参加了八路军,有的成为国家干部。
1935年初,蒋介石计划召开伪国大,欺骗人民要“实行宪政,还政于民”,实为“假民主,真独裁”。遵照蒋介石的旨意,深县国民党县党部在深县唐奉镇警察局设点,进行深县伪国大代表选举。这时,杨铁城发动以马官屯村杨介人为首的进步青年,揭露敌人阴谋,砸了选票箱,烧了伪选票,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在当地造成极大影响。
1936年 9月,中共直南特别委员会派吴立人(王韶秋)到达深县,与杨铁城一起发展刘书亭、杨怡然、任佩珍等5人入党,并成立了中共深县工委(后改为唐奉区委),杨铁城任书记,机关驻马官屯村。
1937年春,中共深县中心委员会在马官屯村成立,统一领导深县和束鹿县的党组织,杨铁城和吴建民先后担任书记,机关驻马官屯村。同年10月,中共保属特委得知吕正操的人民自卫军到达深泽后,派杨铁城到达深泽县,与吕正操联系,协助吕正操部收编地方游杂武装,创建深泽县抗日政权,并担任了县政指导员。同年11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成立,杨铁城奉上级指示,离开深泽,赶赴山西五台山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总部,参加了军政干部大学的学习。毕业后返回冀中,担任了安平军政干部学校政治部主任,从此加入了八路军,走上了抗日第一线。关于杨铁城离开深泽去山西五台山的情况,贾宝襄的《个人自传》中也有明确记载。贾宝襄写到:不久,因杨铁城(杨成刚)到五台山(晋察冀机关所在地)去受训,于是,我便同杨长增、贾中田二同志也要求到高阳县模范团训练班受训。组织上答应了。可是,到达高阳县城后,敌人飞机不断轰炸,因此,校长便带领训练班全体教官、学员转移到深泽县。在深泽县分配大家工作。那时,分配我到特种兵团第三营八连任文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