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部分地区发生干旱,河流断流,土地龟裂,少数乡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然而在淠史杭灌区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秋收的完成,一个又一个好消息不断传来,淠史杭灌区今年又获大丰收!
淠史杭灌区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大别山余脉的丘陵地带,总设计灌溉面积1198万亩,其中安徽省1100万亩,河南省98万亩。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截止21世纪初),也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灌区骨干工程多建于新中国成立初期,80-90年代又陆续进行了部分续建配套建设。到21世纪初,仅安徽省境内主要骨干工程控制灌溉面积已达110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1026万亩,年均实际灌溉面积(灌溉保证率百分之七十以上)已达860万亩。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困难很多。1950年,淮河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水患,山洪爆发,淹民无数。在安徽省呈送中央的报告中曾这样描述:“淮河地区洪水滔天,浊浪排空。灾民在求生中,少壮者攀爬大树,老弱者攀爬小树,有的爬上房屋,有的将小孩吊在树上,有的因屋塌树倒被淹死压死,有的与被淹的蛇同争一棵树被蛇咬,中毒而亡……”据说,毛主席看到这份报告后,潸然泪下,一夜无眠。
要根治淮河水患,最好的办法是在上游山区建水库,当发生流域性的降雨时,将上游洪水蓄积起来减少下游泄洪压力。可1950年的国家“家底”哪能与现在比,缺乏财力去建一系列水利工程,无异于天方夜谭。
然而那个时代的人,心是烫的,骨头是硬的,性格是宁折不弯的,他们相信人定胜天,相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任何困难都能被粉碎!
1951年5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主席的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领袖有号令,全国见行动,经多方努力,1952年1月开始在皖西修建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龙河口等五大水库。上级精神一经传达,群情激奋,乡村处处摩拳擦掌,大家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皖西是中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诞生,皖西地区30年红旗不倒,30万先烈捐躯。大革命时期,这里暴发了创建鄂豫皖苏区和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三大起义中的两大起义—商南立夏起义和六霍起义,先后组建了十多支红军队伍—是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主要发源地,为红军长征四支主力红军中两支队伍的诞生地和发祥地,走出了洪学智等108位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享有“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的美誉。
1952年至1958年,皖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战天斗地,无私奉献,先后建成佛子岭、梅山、响洪甸水库。上游防洪蓄水能力提高了,但中下游的丘陵地区的旱灾又出现了。这块丘陵之地俗称江淮分水岭,“晴天一块铜,雨天一包浓”,要解决这一状况,就要综合考虑引水灌溉和防洪排涝问题。经过充分调研,安徽、河南等省决定在江淮分水岭及周边地区建设淠史杭灌区工程,实现这一地区的旱涝保收,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一工程将优质清甜的大别山之水送到城市。
淠史杭工程的民间表述是:淮河上游的大别山区建水库,中下游的江淮分水岭周边地区建成互联互通的水渠,水渠两边再建无数口水塘,渠塘相通形成“长藤结瓜”格局。水塘周边是人家和田地。如此,清凌凌的水库之水通过水渠可为远方的城市供水,更可通过水塘进入农户和田地,为旱涝保收、五谷丰登提供坚实保障。
一位位淠史杭工程的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曾给我太多太多的故事,沸腾的工地、匮乏的食物、冲天的豪情、纷扬的大雪以及官民一体、友爱互助、生死一搏!
那个时候国家没有钱,修水库除了调拨水泥钢材外,沙石购买无从谈起。建设者们就从河里捞沙,从山上炸石,再把大石块敲成小石块,分秒必争,不舍昼夜。为了解决冬天石子温度太低问题,他们就架起大铁锅,将石头一锅锅煮热,再和入水泥搅拌。
那个时候没有功利二字。被抽调的民工自己带着大米、咸菜、锄头、铁锹,有人步行,有人赶车,浩浩荡荡开向工地。刚开始每人每月还能领到一斤麻油的补助,后天连一滴油也领不到了。工地之上,天当被子地当床,一干就是几个月。为了治淮需要,有的人家还无偿捐献了银元、屋椽、门板甚至棺材。
那个时候的人们不怕死。工程进展过程中,有人受伤,有人牺牲,但没有人后退。姑娘们组成“敢死队”,寒冬腊月赤脚战斗在泥水里,有人因此不孕不育,可没有人因此后悔。
那个时候人们相信科学,在工程现场,小制作与大发明、土办法与洋办法、大学生与老把式,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能解决问题就是好办法;不管是谁,只要能解决问题就是大专家。从当年保存的照片上看,当时的学生真像农民,而当时的农民,是堂堂正正的国家主人。
那个时候好像没有官员。一位县长去工地看民工,兜里揣着个大馍,馍里夹着咸菜,渴了,趴在路边的水井喝水。到了工地,衣裳一掀,抓起铁锹就干一整天。中午坐在民工中间,掏出馍馍就啃。晚上回县政府,还得开会研究工作。
那时人们不懂苦是何物。梅山、响洪甸水库建成后,淹没城镇3座、田地10万亩、经济林14万亩,10万人被迫移居深山。这10万移民大军中,就包括我的父亲。他在肥沃的畈区长大,16岁时移居到榛莽丛生、蛇虫遍地的深山区,开荒、烧炭、挖葛、拉磨、起田、架桥,从没有一声怨言,从没有向国家伸一次手。如今和他一起搬进深山的人大都作古,谈及生活,他们都说当下很甜,却不说当年很苦。
举世闻名的淠史杭工程,是安徽境内的淠河、史河、杭埠河三个毗邻灌区及河南省梅山灌区的总称。她被中外专家誉为“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在安徽西部的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龙河口水库建成后,灌区工程1958年开工,1972年基本建成,历时14载。它包括横排头渠首、红石嘴渠首、龙河口渠首等13条总干渠,1249座大中小型水库,众多一体、联合运用,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流经安徽、河南两省4市17个县(区),设计灌溉良田1198万亩,比“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灌溉面积还大(都江堰灌溉面积1043万亩),是人工天河红旗渠灌溉面积的20倍(红旗渠灌溉面积54万亩耕地);惠及人口1330万,是都江堰的20倍(都江堰惠及70万人口),是红旗渠的23倍(红旗渠惠及林县56万人口);地跨1.3万平方公里。然而,淠史杭灌区工程之艰巨,前所未有,世所罕见。在经济极端困难、物资十分匮乏、技术设备相当落后的条件下,皖西等地广大群众用十字镐、独轮车等简单工具,肩挑手抬,艰难奋战,一日正常上工50万人,最高达80万人,累计出工4亿多个。开挖了5.3亿立方米的土方工程,如围成一米高宽的长堤,可绕地球十多圈。面当年国家的建设投入,每亩不足40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