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光,河北遵化市平安城镇赵家街人,1925年3月出生,初小文化,1933年至1937年在家乡读私塾。
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国民党反动腐败政府一味卖国妥协,日寇占领了东三省、承德后,铁蹄又跨过长城,残酷地践踏着冀东美丽的山河。
面对国家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悲惨现实,作为一名热血青年,赵振光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在村里的共产党员的教育培养下,他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很快,并于1941年10月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决执行党的纪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当时,八路军冀东十三团由抗日名将、冀东军区包森副司令员兼任团长。他久闻包森将军的大名,决心跟着包将军杀敌报国,开辟和巩固冀东抗日革命根据地,尽快把凶残的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但是,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了。1942年2月17日,包森将军和一营战士们在遵化长城脚下的野瓠山北山与日伪满洲队匪徒相遇,不幸被敌人狙击手射中胸部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得知包森将军以身殉国的消息后,血气方刚的赵振光义愤填膺,他多次找到党组织,要求拿起枪杆子,向无恶不作的日伪满洲队匪徒讨还血债,为包森将军复仇。
1942年8月,赵振光同志终于参加了八路军冀东抗日队伍,成为了冀东军区十三团一营三连的一名战士。当时,部队正在组织战士们学习包森司令英勇对敌的革命精神,说起包司令消灭日寇的一场场战斗,大家眼含热泪、紧握铁拳,一起高呼口号:血债血还,杀灭敌顽。舍生报国,光复河山。
为打击敌人嚣张气焰,1942年8月,十三团在蓟县小朱庄战斗中包围了一伙日伪军。在敌人负隅顽抗的时候,侦查员报告:唐山方面的日伪正在火速向蓟县增援。一营长睁大冒火的眼睛,向战士下达命令:立即组织尖刀班,尽快解决战斗。很快,赵振光和十多名铁血勇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冲了上去。不幸的是,冲锋的途中,敌人发射的一颗迫击炮弹,在身后爆炸了,赵振光的后背,大腿负伤,弹片伤及肺部并存留于体内,经过在部队卫生所的治疗,他又回家进行休养。
1944年5月至1945年11月,赵振光先后任四区、十一区武装大队长。在此期间,日伪满州队匪徒对冀东抗日军民进行了一次次血腥的报复。
1945年3月15日,赵振光同志在马家崖不幸被燕各庄伪满洲队匪徒抓住,丧心病狂的敌人用各种刑具进行严刑逼供,要他交代八路军所在位置。赵振光利用自己穿便装的便利,严守部队机密。3月17日,党组织利用十三团安置在封建帮会大褂子队内的特殊关系,通过大褂子队将他保释了出来。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党组织安排他到遵化建国学院、冀东军区供给部供给学校、冀东军区后勤供给部军需科、九纵九旅供给处军需科、一三八师后勤处、青岛第二航空学校、长春市第二政治学校、青岛第二航空学校物资保障部等单位学习工作。
赵振光同志戎马生涯达二十年之久,他带着伤残为党工作。参加过著名的辽沈战役,经历解放锦州、解放天津、南下剿匪等多次战斗,但老英雄却从来不愿提起这些不平凡的经历,只能通过战友们的回忆才有了个大致的眉目。
辽沈战役时,我军出击北宁线,目标直指锦州。第4、第9纵队分别从台安、北镇出发,于1948年9月16日包围义县。25日,第9纵队配合自四平以西南下的第8纵队攻占了锦州以北的葛文碑、帽儿山等要地,歼第93军暂编第22师2个团大部。在敌人炮猛烈的情况下,赵振光不顾伤残深入一线解决部队的急需。
有一次,我军被敌重机枪火力所阻,一个营的战士伤亡殆尽,被围困的战士们已有三天三夜水米没沾牙了,赵振光同志急得眼睛都要冒出火来了。面对严峻的开势,他将帽子一摔,背上一小布袋馅饼就想冲上去,司务长一把将他摁住说:老赵,还未轮到你上阵呢,让我们十几人再进行一次冲锋。当司务长混身是血地冲到前沿时,一位姓黄的尖刀班班长用刺刀划开他带来的小布袋子,看到里面的肉馅饼时,忍不住发了句牢骚:怎么这么晚才送来。旁边一位绰号叫“徐大骂”的营长使劲踹了这位班长一脚说:我的活大爷啊,你少说两句吧,快好好地迷着吧。说着用眼睛向不远处的团长看了看,“徐大骂”营长是怕团长知道了会责怪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的司务长。这时,一直未说话的司务长突然放声大哭了起来,他说:你们狠狠地骂我吧!为了送这些饼子,我们炊事班的十多位战友在敌人重火力的压制下都牺牲了,连遗体都未来得及收呢。
经过辽沈,平津战役后,赵振光随部队到舟山舰艇部队服役。部队实行军衔制后,他被授予少校军衔,工资级别17级。
1962年12月,部队决定赵振光转业到四川宜宾某大型企业工作。但赵振光不同意,原因是肺部咳喘非常不适宜在南方生活,会导致频繁地吐血,给组织添麻烦,他要求组织将自己安置在北方任何一个地方工作都行。
1962年12月5日,经组织安排,赵振光同志复员回原籍遵化县平安城镇赵家街村成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
为解决乡亲们加工粮食的实际困难,经与村党支部结合,他把自己数额不菲的8800元复员安置费全部献给村集体用于买进设备,帮助村里建立了一座小型粮食加工厂,解决了乡亲们的一项大难题,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平时,他经常教育孩子要安心务农,不要搞特殊化。赵振光同志有二男四女,其中有两个孩子要求他帮助到市里安排工作,他严词拒绝说:农民不想种地,那地由谁种?人们吃啥?
他还努力搞好和谐家庭建设,亲人们互尊互爱。他的爱人是富农出身,有人提议他找一个贫农后代。他说:富农出身咋儿地了?她是一位老党员、老革命,为革命做出了贡献。咱可不能忘记初心,不能搞家庭不和,不能做对不起家人的事。
乡亲们都说他是一位能屈已待人的、难得的红脸儿汉子。村里人到他家借找东西时,他从不会说没有,如果真的没有的话,他也要想方设法地帮助解决,给人一个满意的答复。
后来,党组织考虑他伤残多年,就给他安排了遵化市塑料厂副厂长的职务。在新的岗位上,他感恩党组织的关怀,以百倍的认真态度地抓生产,天天下车间指导巡视,关心群众的疾苦,及时给予妥善解决。职工们感到在塑料厂工作舒心,时时有厂领导的关爱,称得上是真正的主人翁。
有一位部队首长的爱人随军到塑料厂上班,家里的孩子小,上夜班有很大困难,他及时向领导班子反映,经研究讨论,她很快就被调配到仓库管理常白班岗位。他说:保家卫国重于天,一定要让子弟兵轻松上阵,一心一意地在戍守边关,保卫好我们的红色江山。
他常和小辈讲老红军战士甘祖昌少将因为伤残,主动要求回乡当农民的感人事迹。说自己能得到一笔安置费,回家种地,就应该很知足了。在残酷的战争年代,那么多可爱的战友说当就没了,自己能活着看到新中国的诞生,看到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是无比的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