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一位具有爱心的人。 自己过着简朴的生活,却毫不吝啬的帮助有困难的亲友。记得1958年至1960年当国家遭受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有几位家住安徽凤阳灾区的亲戚生活艰难,父亲便慷慨解囊,几次拿出平时节约的钱财和粮票、衣物寄往亲戚家,并一直资助他们已经辍学的子女继续读书。
一九七八年老红军老八路参观毛主席纪念堂合影
我的父亲也是一位重于言传身教的人。 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革命战士很少在家人面前提及自己的非凡经历,却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着宣传队、播种机和宣言书的历史使命。曾经多次到学校给学生们讲述当年红军长征时爬雪山、过草地的生死历程,吃草根、啃树皮的艰苦生活;讲述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上,钻芦荡、穿轻纱与日本鬼子打游击的英勇战绩,扒火车、夺机枪的铁道游击队的传奇经历;讲述在“宜将剩勇追穷寇”的解放战争年代,百万雄师以排山倒海之势打响了渡江战役,以及攻占南京总统府的喜悦瞬间。这些活生生的亲身经历,这些活生生的人和事,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强烈的爱国情怀,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发前行。除此之外,父亲还积极配合军史的采集与写作,《雄师铁军——宁都起义将士录》就登载了父亲的一篇回忆文章了,另外还有《激战江浦——打开解放南京的大门》。
宁都纪念馆《宁都起义》
《宁都起义》中关于父亲王福堂的介绍
我的父亲更是一位有着革命襟怀的人。 1946年,我大姐王素梅出生,因战火频仍、居无定所,我的父母便将大姐寄养在敌占区老百姓家里。虽然我的父母亲心中有着千般的不舍与万般的无奈,但是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还是作出了忍痛割爱的选择。当时我父亲关照我的母亲:“如果孩子发生了不幸,我们不要责怪老百姓!”并慨然道:“如果我们牺牲了,也请他们一定要把孩子抚养成人!”父亲当年的话语至今思来令人热泪盈眶。其实当年收养共产党后代的老百姓们也要承受着一旦遭人举报便会株连全家的后果,所以母亲也对老百姓说只要收养孩子给口饭吃,以后就听天由命吧!值得庆幸的是我的父母和大姐都迎来了全国解放的日子!都迎来了幸福团聚的日子!
父亲王福堂与长女王素梅
我的父亲还是一位具有幽默感的人。 父亲虽然平时不苟言笑,却能在看电视时发现其中存在着的一些自相矛盾的笑料,并能一针见血的指出其中的纰漏,往往语出惊人,令人忍俊不禁,至今都成为我们的笑谈。
父亲王福堂晚年军装照
我亲爱的母亲王加会(1923~2008.11),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人。家中有父母和姐姐。我的姥爷四十岁左右去世,家境艰难,全靠姥姥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1941年5月,我母亲与姥姥因“跑反”(旧时指为躲避兵乱与匪患而逃往他乡)而到了山东峄县,不久便经《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改编成电影名为《大浪淘沙》)的作者朱道南(1902~1985.3.1)指引参加了革命,一直在鲁南军区后勤部门工作。1945年又通过朱道南的介绍与我父亲王福堂结婚。1955年,我母亲从部队复员,从此在家奉养老人、相夫教子、含饴弄孙,其乐融融。
担任过运河支队政委的朱道南
朱道南《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我的母亲是一位坚强勇敢的女性,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吃尽了各种苦难,却依然坚持走革命之路。记得母亲曾经告知在怀孕大姐时,有一次从马上摔落下来,当时还以为自己要去见马克思了呢!还有一次部队在宿营时接到国民党军来袭必须连夜转移的紧急通知,因母亲的铺位在房间最里面的靠墙处,又因为母亲白天行军过累而沉沉入睡,只顾着默不作声的整理行装战友们却忘了叫醒我的母亲。当母亲一觉醒来发现只剩下自己一人后毅然起身去追赶自己的部队,途中为躲避敌人隐藏在一座山坡后,不久便遇到了父亲派来寻找母亲的战士才化险为夷。
母亲王加会
幼女王熠与母亲王加会在旅游途中
我的母亲是一位温和善良的女性,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明白事理,从不与人计较长短,以诚挚待人。在父亲,真正起到了一个贤内助的作用!在子女,真正做到了如沐春风般的慈爱!在亲朋,真正令人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晚年的父亲王福堂与母亲王加会坐在小院中的照片
我的父亲和母亲相濡以沫半个世纪,养育了我们子女六人,并尽心尽责的将我们培养成人,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建设做出了不同的贡献。今天,我们可以毫无愧色地告慰父母亲的在天之灵:作为老红军的后代,作为革命者的后代,我们一直遵循着父母亲的教诲,诚诚恳恳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 当父母亲还健在时,有多少次看着二老眯缝着双眼坐在庭院里尽享安逸晚年时,有多少次看着二老面带慈祥的笑容坐在客厅里闲聊时,有多少次看着二老拄着拐杖在房前屋后踽踽而行时,我都会为这种温馨亲切的场面所感动,我都会心潮如涌地希望这种幸福时刻永远定格,永远存在!我永远的爱您们——亲爱的父亲和母亲!假如还有来生,我一定继续做您的儿女! ——王素梅 王素华 王苏玲 王素行 王国庆 王熠 二0二0年四月三日
父亲王福堂在浙江省军区副司令任上
后记:《无尽的思念》一文由王福堂伯伯长女王素梅与四女王素行、幼女王熠口述并提供资料和照片,由紫苏代为执笔并根据王福堂伯伯的《自传》及相关历史资料成文,借用紫苏的“美篇”平台发表,特此说明。
2020年,《无尽的思念》获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举办的纪念“红军飞夺泸定桥胜利85周年”征文评选优秀奖。
2021年,《无尽的思念》被四川甘孜州沪定县党史办涂通栋主任编写的《1935年飞夺沪定桥中》选用。
红旗漫卷西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