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抗日志士战斗在和含地区,他们和全国抗日勇士一样,打击日本侵略者和伪顽军,为驱除日寇,保家卫国,献出了青春和热血,也涌现出一批杰出人才,他们在新中国建立后,分别担任党政领导人,被评定为开国将军。其中有一位被称为“救驾”和“大使”的将军,他就是开国中将谭希林。
一、考军校参加起义
谭希林,原名谭载章,曾用名谭曦临。1908年3月12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沅嘉湖石头嘴村一个制陶工人家庭。6岁起进入长沙县立第4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先后考入湖南省立甲种工业学校附属乙种工业学校、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学习。14岁时因家贫辍学,入湖南纱厂做工,帮补家庭生活所需。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受矿区中共组织派遣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于1926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工兵营学习。毕业后被分派到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后调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任排长、副连长。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2日,谭希林所在的保卫团离开武汉去南昌支援起义队伍,行进途中了解到起义队伍已撤离南昌,遂奉令转道湖南修水,与平江等地农民自卫军和安源矿工武装汇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谭希林任第一师第一团一营二连连长。1927年9月随警卫团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转战至井冈山。后任工农革命军第1军1师连长,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副营长,参加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并参与指挥黄洋界保卫战。
二、井冈山上勇“救驾”
秋收起义开始后,谭希林所在队伍从修水动身向长沙进攻。因湘军的阻击,起义队伍受到严峻挫折后,受命向罗霄山脉转移,寻觅建立根据地。在部队行进中,不少军官、士兵脱离队伍,以至有些连长、党代表也开了小差。而谭希林深信“跟着毛委员,革命定成功”,经受住了磨练与考验,紧跟毛泽东上了井冈山。1927年11月,谭希林参加茶陵战斗,表现英勇。在打下了茶陵后,依照毛泽东的指示,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1928年2月,谭希林率部又参与进攻宁冈县城新城的战斗,全歼国民党守军,拔掉了这颗限定根据地向北发展的钉子。新城战斗的胜利,开创一个新的时代,为井冈山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工农革命军创建根据地以来的首次辉煌胜利,走出自秋收起义失败后近半年的低谷期,使工农革命军看到了革命胜利的曙光。
在此期间,毛泽东等领导下乡进村宣传革命,动员贫苦农民,提高思想觉悟,主动参加红军队伍。一次,毛泽东在一个山村宣扬革命道理,被一支地主武装围困,处境十分风险。谭希林闻讯立刻率部前去解救,击溃地主武装使毛泽东化险为夷,为中国革命顺利发展前进作出了巨大奉献。自此后,谭希林被战友们称为“救驾将军”。
三、沉着冷静破偷袭
1938年3月中旬,日军改变以往大张旗鼓扫荡毫无战果的教训,改为偷袭的方式,调集6000多人的部队,从铜陵渡过长江,向新四军第7师师部所在地,无为县红庙乡三水涧村发动突然袭击。当日军距离第7师师部三水涧村不到6华里的时,被担任警戒的战士发现,便毫不犹豫的马上对天鸣枪报警。熟睡中的皖江军区司令员兼第7师代师长谭希林,立马惊醒,立即从床上起来朝师部赶去,他边走边想,拿出对策,召开军部会议,决定必须跳出日伪军的包围圈。
谭希林作为军事主官由他进行分工。最后,他把阻击日伪军的重任留给了自己,因为他知道,他是是皖江军区司令员又兼第7师代师长,掩护部队转移责无旁贷,必须全力以赴阻击袭击的日伪军,他深知这是军事主官义不容辞的责任。7师其他领导按照分工,立即带领师机关以及根据地机关人员在日军尚未形成包围圈时,往巢县(现巢湖市)和含山县进行转移。谭希林则带领担任阻击的指战员们,在夜色下,向前行进阻击敌伪军,掩护向后撤退的部队。他带领阻击部队在三水涧村外面,立即构建好阻击阵地。谭希林在能够较为清晰的看清日伪军的身影时,随即下令,打,战士们手里的武器迅速射向急行军的日伪军,阻止日伪军偷袭的步伐,使之很难向前推进。在激烈的战斗中,谭希林号召战士们必须坚持到天亮,才能撤退,因为第7师机关和根据地机关同时转移,必须销毁大量的机密文件。如果不能把文件销毁,一旦落入敌人之手,无疑会对活跃在长江南岸,隶属于第7师领导的地下组织带来灭顶之灾。谭希林和战士一起阻击敌人,紧靠前沿指挥,无形中增加了战士们战斗信心。纷纷表示就是死也要在死在战场上,为第7师机关和根据地机关人员的安全撤退争取时间。艰苦的阻击战打了大半夜,直到谭希林又一次打退日伪军的进攻,阻击已过去5个小时了,他判断第7师机关应该基本撤出了三水涧村。谭希林这才带领阻击部队,按照撤退计划,迅速撤出战场向含山与和县一带转移。谭希林在率部向含山和县撤退途中,以皖江军区司令员兼第7师代师长的双重职务,下达命令,要求在这一地区的隶属于第7师指挥的部队、地方武装、沿途民兵组织和第7师师部,都要抓住时机对这股日伪军不断进行骚扰,想法设法拖住敌人。同时,他带领阻击部队,充分利用对当地地形的熟悉和老百姓的大力支持,在含山县广阔的丘陵地带伏击日伪军,带着日伪军在茂密的丘陵中转圈圈。已经突出日伪军重围的第7师各部,陆续集中到了一起,利用各种方式和日伪军战斗。此次战斗共消灭日伪军300多人,毙伤无数,使日伪军弹药消耗殆尽,更没有吃的。无奈之下,日伪军只好仓促撤回铜陵。第7师在谭希林的领导下,经过连续两天在大雨里和日伪军战斗,破解日伪军的偷袭计划,彻底打破了日伪军的图谋,粉碎了日伪军的大扫荡。
四、狠狠打击敌伪顽
1943年9月,谭希林奉命率二师六旅16团,从淮南津浦路西广兴集、长山等一带出发,10月中下旬抵达皖中,就任新四军七师代师长,师长,指挥无为与和含巢地区的战斗。1944年夏季击溃顽军176师的进攻;同年10月日、伪、顽军各三千余人,在飞机配合下,分多路进攻包围和含根据地,妄图消灭我新四军七师主力。谭希林带领七师部队主动跳出日伪军的包围,进攻敌人后方据点,取得反扫荡的胜利;11月乘胜追击,在磨盘山地区,组织三天两夜激战,击溃顽军第八游击纵队,从而领导皖中根据地军民在艰苦的战争中发展壮大。1945年谭师长指挥皖江军区部队向日伪军发起全面反攻。先后攻克了无为县城、望城岗、凤凰、襄安;含山运漕、陶厂、和县白渡桥、雍家镇等40多座日伪据点。长江以北日伪据点全部攻克收复。消灭日伪军近万人,俘掳五千多人。主力部队迅速扩大,皖江军区所属部队从1943年六千多人,发展到三万多人,同时解放了大片国土,皖中皖南根据地连成一片,人口三百多万,皖江解放区成为全国19块解放区之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中旬开始,新四军七师兼皖江军区奉命组织所属部队,向淮南铁路沿线及大江南北的重要城镇日、伪据点发动进攻。8月22日,七师代师长谭希林率55团、56团、含和独立团及部分地方武装,对拒不投降的和县雍家镇伪军发起攻击,毙、伤、俘伪军1200余人。雍家镇被攻克,裕溪口之敌闻风逃窜,我军一举收复裕溪口、铜城闸、沈家巷、林头、东关等地,和含地区内的日、伪据点全部解放。
五、服从命令当大使
1949年隆冬,时任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谭希林正准备落实军区党委计划,加强刚刚解放的长山列岛的建设和防务,巩固从莱州湾到胶州湾整个山东半岛的海防,保卫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安全。这时,中央军委的命令和中央组织部的调令传来,让他迅速交出手中的工作,到北京外交部报到,另有任用。谭希林有点茫然,听说调他到外交部时,他连忙对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和政委康生如实说:“我看自己搞外交并不合适,还是喜欢舞枪弄炮。”而许世友劝说道:“你这个谭司令,好歹也是黄埔军校毕业的,不管懂不懂外交,起码还懂得一点社交上的事情,像我们这些山大王,不要说外交,对社交也是一窍不通啊!”康生也劝说:“中央能亲自点你谭希林同志的将,说明是对你的高度重视。这外交工作不是什么人都能搞的,是要优中选优的。据说,周恩来总理在全军范围内抽点了不到15位兵团级领导到外交部,这可是不得了的。我看,你去外交部,是我们山东军区的光荣。”经过军区两位主官的一番谈话,谭希林向许、康两位首长表示:“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尽快奔赴新的工作岗位。” 随后他打点行装,立即去外交部报到。周恩来一见到比自己小整整10岁的谭希林,幽默地对谭希林说:“你作为新中国首批驻外使节,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将被称为‘将军大使’!” 谭希林等将军们到外交部报到后,立即进入角色,参加外交部培训班,学习外交知识和礼仪,提高外交工作素质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