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时,阵地上响了两声炮,许副团长说:“这是我们迫击炮在试射,连长担心敌人的炮火会还击,让巴金进坑道去。”
巴金刚坐在小油灯下,掏出本子就写。……
果然,美军的炮很快打了过来。炮弹炸起的硝烟、尘土、砂石一下子扑到洞口,剧烈响声和震动仿佛把整个山吞下去。巴金的头顶、背后都砂土落下来,他把眼镜推上额头,手里的黑杆钢笔仍在不停的写着,像是捕捉到了什么新东西,目光更加专注。
敌炮停了,战士们冲出坑道修整被炸坏的工事,巴金想到阵地上看看,到了洞口看到迎门的“钢铁战士洞”两旁有对联,写的是:
出枪林入弹雨不怕流血牺牲,
为正义反侵略保卫世界和平,
横批是:一人吃苦万人享福。
巴金正要把对联抄在本子上,旁边洞里出来个性格豪爽的老战士,向巴金打招呼,巴金愣了一下。原来这位战士是团里侦察员。他把挖的美制地雷拆掉撞针,抱了几个雷管,往桌子上叮叮咣咣一放,绘声绘色地向巴金和黄谷柳、王莘同志等讲了他和几个同志侦察地形情景。
巴金来到在廖川洞指挥所。20多岁的年轻团长兼政委张振川在山下迎接:“欢迎作家首长!”巴金微笑着对张团长说:“我是来向你们学习的。”
张团长向他介绍:红山包原是敌前哨阵地。由于敌我激烈地争夺,不断遭到炮火轰击,青山变成红山,因此战士们叫它“红包山”。我团连着三次攻打红山包。前两次歼灭敌后就撤回来。第三次歼灭敌人后顽强坚守阵地上,敌人连续五昼夜猛攻,我们坚决扼守,6连副指导员赵先友指挥固守阵地。敌在喷火坦克支援下,进攻十分猖狂。6连顽强拼搏,最后只剩下赵先友和通信员刘顺武两人。赵先友命令通信员用步话机向我报告:“团长,敌人已上阵地,向我开炮!”我观察到赵先友俩人与敌拼杀的身影,他俩退守防炮洞后。我命令炮群向阵地上敌人猛烈齐射,掩护反击小分队冲上阵地。
当我们夺回阵地后,发现防炮洞里,静静躺着已牺牲的赵先友,通信员刘顺武牺牲后,手中仍紧紧握着冲锋枪。十多个敌人尸体倒在他们面前。
战后,志愿军19兵团批准2营荣立一等功,一营1连、二营5连立一等功,2营6连荣立特等功。被授予“英勇顽强守如泰山的钢铁连”光荣称号。赵先友追记特等功。
巴金听了张团长的简短介绍,很受感动,决定到六连去采访……。
这年他从初春到暮秋,在三八线上跑遍了一线阵地。1954年第二次又入朝半年采访无数指战员的英雄事迹。
根据巴金创作的小说《团圆》改编的电影《英雄儿女》,生动的反映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事迹,影片中王成则是英雄赵先友的真实写照。
1991年夏天,英雄所在部队为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决定在部队营区建立一座三米多高的英雄赵先友塑像,敬请近百岁的巴金题词,请老团长张振川撰写碑文。巴金不顾年事已高题写了下面的文字:
王成式的战斗英雄——特等功臣赵先友。
巴金 一九九二年八月二十日
编者按:人民作家巴金,曾两次赴朝鲜前线慰问、采访志愿军将士,他以崇高的敬意和责任感,冒着生命危险,穿过封锁线,到过硝烟弥漫的三八线,走进坑道,前线高炮阵地,阵地最前沿,亲自采访一线的指战员,了解体验他们的战斗事迹,在坑道外炮弹的爆炸声中,创作了许多震撼人心的作品,鼓舞了志愿军的斗志,让全国人民了解了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其中,他创作的小说《团圆》后来改变成脍炙人口的电影《英雄儿女》,家喻户晓,代代流传,经久不衰。巴金,不愧为人民的作家,作家的楷模。作者满怀深情和敬意,人物、事件生动感人,是一篇优秀的爱国主义教材。推荐阅读。编辑:柴英
作者简介:侯炳茂,1951年1月入伍,参加抗美援朝,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四军军医院一所任卫生员。1953年7月27日停战后回国。在某野战部队医院任卫生排长、军医、所长、院长。荣立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撰写回忆抗美援朝散文,获第六届冰心散文奖。现为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