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济:终生难忘的粽香
2020-07-24 11:29:18
作者:陈广济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中红网、白洋淀文化苑网、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网2020年7月24日电(陈广济)

    白洋淀的圈头村建村早人口多,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浓重的风俗习惯流传了几百年。俗语说的好:“三里不同俗”,素有礼仪之乡的圈头村确实没有端午节吃粽子的习惯。但是母亲不一样,因为我姥姥家是素有小天津卫之称的古镇端村。

    五十年代初,当时圈头村的人们生活很苦,经常是糠菜半年粮。一天母亲翻箱倒柜找出来一兜儿红枣,洗了洗泡在了水里。这一兜儿红枣我记的很清楚,是父亲外出看朋友时朋友家送的,当时没舍的吃。一直放到现在。母亲又从瓦罐里㨤出两碗高粮米,泡在水里。我在一旁傻傻地望着不知道母亲要干什麽。母亲见我这个样子笑着说:“怎麽?记不得了?明天就是五月当五了,这是给你们包粽子吃呀!咱们没有黏米只好用高梁米了。”但我一听包粽子高兴的跳了起来。母亲说:“去到你大妈家让你广智哥到淀里擗点苇叶子来。”从广智哥家回来还没有站稳,母亲又吩咐我说:“你到老太爷小摊上买两角钱的花生粘,回来拍碎了放在粽子里,没有糖就凑合了。”我拿上钱就走了。

    母亲说的老太爷就是大街上张景新的父亲(张大旺的老爷),因为老人岁数大辈行也大,所以人们都尊称“老太爷”。老太爷听说我买两角钱的花生粘就笑着说:“今天是五月当五,要不你娘舍不得给你买糖吃.”“哪是给我买的是包粽子用,家里没有糖呢?”我说。老太爷正用纸包花生粘,听我这麽一说两只手停顿了一下,急忙包好转身进了屋子,我正纳闷时老太爷拿着两个包出来了,他把包儿递到我手上说:“这是一包红糖,拿回去包粽子吧!”我望着老太爷慈祥的面容,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激。

    母亲手里捧着老太爷给的红糖,脸上也乐开了花说:“老太爷把他吃的红糖给了咱们,等你爹回来再去谢他老人家吧!”这时候广智哥送来了苇叶子。母亲在锅里煮了一部份,等冷却了以后就和大姐包起了粽子。望着母亲熟练的手法就对大姐说:“咱娘包粽子又快又好,看来跟着姥姥没少吃粽子。”“你姥爷死的早,我和你姥姥一天织个蓆免强糊口,五月当五那有钱买黏米包粽子吃呀!”母亲说。

    傍晚时分,当满屋子里弥漫着诱人的粽香的时候,当我们大口大口吞咽着口水望眼欲穿的时候,我们仿拂看见粽子在沸水中翻腾的时候,热腾腾的粽子终于出锅了,我迫不急待地夹了一个放在碗里,一边用嘴吹着气使之迅速气降温,一边忍着烫手的巨痛剥开被开水煮黄了的苇叶,刹时间一股扑鼻的粽香直入心肺,我的鼻孔反复地呼吸着,浑身顿时觉得那个爽啊!眼前的粽子虽然没有了粘米的雪白和油亮,确多了几分高梁米纯厚的浓香,花生米的幽香加上红枣的甘甜,一个掌股之间的粽子满足了甘、甜。香、爽、滑的的味觉,我一口一口地吃着品着,我觉得这是我吃的最好最美的一顿乡间节令食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端午节粽子的制作和用料也在不断地翻新,各种口味应有尽有,充分满足了人们节日的需求。但是吃起来无论怎样,比起童年时期粽子似乎缺少了点什麽,那个年代,那种思绪、那种倦恋、那种情怀是永远也抹不掉的。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金圈头”的由来
·下一篇:无
·“金圈头”的由来
·白洋淀边的琴弦声
·白洋淀边的一把大火
·白洋淀之旅(组图)
·海河工地亲历记
·白洋淀的闲散农活儿——拧苲菜
·白洋淀水区圈头村的广播
·徐光耀嘎子村畅谈《小兵张嘎》(组图)
·《徐光耀文学馆》开馆仪式暨白洋淀文化苑第二届荷花节开幕式隆重举行(组图)
·《徐光耀文学馆》开馆仪式暨白洋淀文化苑第二届荷花节开幕式隆重举行(组图)
白洋淀文化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白洋淀文化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白洋淀文化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白洋淀文化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E-mail:js88@vip.sina.com
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中国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